一种人棉强捻渐变提花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799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2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棉强捻渐变提花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纱支选用上,使用R9.8tex强捻纱;确定纱线捻度为经向1600捻/米,纬向1800捻/米,经纬纱密度确定为:经密352根/10cm、纬密316.5根/10cm;组织选择上,采用3/1左斜纹为地的小提花组织,提花部分的组织选用2/2方平,并按一定的变化规律从大到小进行渐变,渐变循环长度约0.5米。其加工工艺在上浆、织造及印染等工序中采用了的优选的最佳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该面料除了拥有人棉面料本身吸湿透气性好的特征外,纱线经过追加一定的捻度,具有持久的回弹性、垂坠感、爽滑感,同时,面料的渐变循环长度约0.5米,使得面料可以在服装剪裁中定位应用,发挥面料的独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领域的织物及其加工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人棉强捻渐变提花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近几年,由于原棉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使得棉纺织面料的开发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转而考虑使用价格相对低廉,性能上又能保留天然纤维素纤维舒适性的原料,开发适合市场的产品是我们的重要方向。在这种开发方向的指导下,我们设计开发了高支人棉强捻渐变提花面料。它除拥有人棉面料本身吸湿透气性好的特征外,纱线经过追加一定的捻度,具有持久的回弹性、垂坠感、爽滑感,风格独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人棉强捻渐变提花面料及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方案的人棉强捻渐变提花面料,其特征是:在纱支选用上,使用R9.8tex强捻纱;确定纱线捻度为经向1600捻/米,纬向1800捻/米,经纬纱密度确定为:经密352根/10cm、纬密316.5根/10cm;组织选择上,采用3/1左斜纹为地的小提花组织,提花部分的组织选用2/2方平,并按一定的变化规律从大到小进行渐变, 渐变循环长度约0.5米,可以在服装剪裁中定位应用,发挥面料的独特效果。本方案的一种人棉强捻渐变提花面料的加工工艺,其技术要点在于以下步骤:1、纺纱工艺纺纱采取缩短生产流程,在细纱直接加捻,减少对纱线强力、毛羽等指标的破坏,尽可能提高成纱质量,满足织造要求。2、整经工艺2.1整经工序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纱线的捻度大,整经时纱线退绕气圈随着车速的升起而来不及打开,形成小辫子。为杜绝此问题,整经前必须对筒子纱进行蒸纱定型。定型工艺考虑到人棉纤维不耐高温,蒸纱温度与纯棉强捻纱比应适当降低,时间上也比纯棉强捻纱适当减少。具体工艺为:温度95-105℃,蒸纱时间时间为30分钟。2.2选用贝宁格整经机,采用小张力,较低车速的整经工艺。3、浆纱工艺3.1使用低粘淀粉浆料,降低浆膜的强度,使干分绞分纱变的轻快,减少断头。具体配方工艺参数如下:南皮-8:50KG,100%,SQ-1:4KG,8%,固体量:11%,粘度5.5〞。3.2采用低温上浆,低温烘燥,适当增加浆槽入口张力,严格控制各区张力,使纱线一直保持绷直状态。4、织造工艺织造采用了毕加诺多臂织机,根据人棉强捻纱特点和织物组织特点来进行调整。5、印染工艺染整工艺流程:烧毛→溢流炼→溢流染色→松烘上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    产品设计本产品设计用途是春夏季女装,面料质地比较轻薄,在纱支选用上,使用R9.8tex强捻纱,并综合考虑面料设计要达到的风格和生产实际的可操作性,经对人棉强捻纱捻度大小和断裂强力关系的试验研究,在断裂强力能满足织造的情况下,确定纱线捻度为经向1600捻/米,纬向1800捻/米。经纬纱密度确定为:经密352根/10cm、纬密316.5根/10cm。具体规格:R9.8tex(1600捻Z)/ R9.8tex(1800捻Z)352/316.5根/10cm   162.5cm。组织选择上,为使面料达到悬垂性好,采用3/1左斜纹为地的小提花组织,提花部分的组织选用2/2方平,并按一定的变化规律从大到小进行渐变, 风格清新活泼, 强捻纱的微绉效果和渐变的小提花相互辉映,面料风格独特。渐变循环长度约0.5米,可以在服装剪裁中定位应用,发挥面料的独特效果。二、生产工艺与技术要点1、该产品主要技术难点:1.1高支人棉强捻纱强力低,相对于同规格的纯棉高支纱,人棉纱的断裂强度平均要低5—8cn/tex,这是由于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人棉纤维的断裂强度比棉纤维低,尤其对比长绒棉纤维强度约低30%--35%;其次是人棉纤维的抱和性较差,对人棉纤维断裂强度有较大的影响。第三是加捻对纱线强力的影响,因为要突出面料的效果,在捻度选择上已超出了临界捻系数,强力随着捻度的增加而降低。1.2人棉强捻纱浆纱难度大,浆纱过程中纱线在浆槽中遇到浆液后相邻纱线相互并绞在一起,造成干分绞很难分纱,容易在干分绞区造成断头。2、纺纱工艺2.1针对此品种的生产工艺难点,在生产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纱线的质量,纺纱采取缩短生产流程,在细纱直接加捻,减少对纱线强力、毛羽等指标的破坏,尽可能提高成纱质量,满足织造要求。3、浆纱工艺经纱采用的是人棉强捻纱,由于人棉纱线湿伸长比较大,加上是强捻,浆纱过程中纱线在浆槽中遇到浆液会产生湿伸长,相邻纱线相互并绞在一起,造成干分绞很难分纱,容易在干分绞区造成断头,车头撞筘齿断头较多。为了解决干分绞的困难,我们对目前使用的浆料的理化性能做了分析研究,采用低粘淀粉,取消PVA浆料的使用,原因是PVA浆料浆膜强度大,干分绞阻力大,会造成干分绞时断头多,浆轴粘并线较多。而使用低粘淀粉浆料,降低了浆膜的强度,使干分绞分纱变的轻快,减少了断头。具体配方工艺参数如下:南皮-8:50KG,100%,SQ-1:4KG,8%,固体量:11%,粘度5.5〞。浆纱工艺主要针对人棉强捻纱在遇到浆液后并绞造成断头等问题,采用低温上浆,低温烘燥,适当增加浆槽入口张力,严格控制各区张力,使纱线一直保持绷直状态。4、织造工艺织造上机工艺主要根据人棉强捻纱特点和织物组织特点来进行调整,织造采用毕加诺多臂织机。由于人棉纤维无论是原纱还是浆纱强力都偏低,在织造过程中张力要偏小掌握,上机边撑状态要良好,撑幅力要适当调大,以免造成边撑断疵. 由于此品种组织为格类织物,且纬循环大,在格型变化交界处,部分组织浮点变化大,断纬机率较大,开车时易出现稀纹的情况,通过调整开口,引纬及张力过滤值等工艺,得到解决。优选工艺如下,后梁高低6,前后4,经停架高低0前后 最后,开口时间322度,入纬80,到达250,布机转速450转/分,上机张力1.8KN,动程1—10页依次为127mm.110mm.97mm.82mm.73mm.108mm.97mm.85mm.75mm.66mm,综高1.2.4.5.6.8.9片125mm,3.7.10片135mm。5、印染工艺染整工艺流程:烧毛→溢流炼→溢流染色→松烘上料人棉纤维截面呈锯齿形皮芯结构,纵向平直有沟横。有良好的吸湿性,吸湿后显著膨胀,直径增加可达50%,织物收缩率大。人棉纤维的化学组成与棉相似,所以较耐碱而不耐酸,但耐碱耐酸性均较棉差,因此不能进行丝光;并因为人棉强力低,不能采用长车大张力加工工艺。故我们采用纯碱进行松式前处理,松式染色加工工艺,这种工艺也使得纱线强捻得到充分回缩,布面褶皱自然。6、产品评价该产品在试验过程中解决了人棉高支强捻纱生产的技术难题,并克服了高支人棉强捻纱相对强力低、浆纱易并绞、断头等难题,突破高支人棉强捻纱产品的浆纱技术课题。在面料设计上通过对高支人棉纱线进行加捻,使面料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和干爽的手感,达到设计目的。面料质地轻薄、悬垂,微皱的强捻纱效果与渐变的提花组织相辉映,自然活泼,是一款极佳的春夏女装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棉强捻渐变提花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本专利技术在纱支选用上,使用R9.8tex强捻纱;确定纱线捻度为经向1600捻/米,纬向1800捻/米,经纬纱密度确定为:经密352根/10cm、纬密316.5根/10cm;组织选择上,采用3/1左斜纹为地的小提花组织,提花部分的组织选用2/2方平,并按一定的变化规律从大到小进行渐变, 渐变循环长度约0.5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棉强捻渐变提花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本发明在纱支选用上,使用R9.8tex强捻纱;确定纱线捻度为经向1600捻/米,纬向1800捻/米,经纬纱密度确定为:经密352根/10cm、纬密316.5根/10cm;组织选择上,采用3/1左斜纹为地的小提花组织,提花部分的组织选用2/2方平,并按一定的变化规律从大到小进行渐变, 渐变循环长度约0.5米。
2.一种人棉强捻渐变提花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该工艺的技术要点在于以下步骤:
1、纺纱工艺
纺纱采取缩短生产流程,在细纱直接加捻,减少对纱线强力、毛羽等指标的破坏,尽可能提高成纱质量,满足织造要求;
 2、整经工艺
2.1整经工序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纱线的捻度大,整经时纱线退绕气圈随着车速的升起而来不及打开,形成小辫子,为杜绝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梅葛晓华熊森杨耀武王学森王爱军许家银高志永陈超王代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