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扫车用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96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洗扫车用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包括前输入法兰、差速器前壳体、差速器后壳体、圆柱齿轮、过渡圆柱齿轮、拨叉、啮合套、贯通轴、后输入法兰、挡圈、滚针轴承、主动锥齿轮、挡油罩,差速器前、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前输入法兰装配在差速器前壳体前端,圆柱齿轮装配在差速器后壳体后端,过渡圆柱齿轮与主动锥齿轮通过花键联接,贯通轴前端通过滚针轴承与圆柱齿轮联接,其后端通过花键与后输入法兰联接;贯通轴上设有拨叉和啮合套,拨叉可由驾驶室控制装置及驱动桥气动装置推动拨叉作轴向移动,拨叉推动啮合套左右滑动实现与圆柱齿轮的啮合与脱离,挡油罩为滚针轴承提供润滑。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现匀速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扫车用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扫车用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尤其涉及一种洗扫车用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属于汽车传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路面保洁作业车市场将保持高速的增长,路面保洁车的有效使用年限通常是七年,据推算路面保洁车将保持年23%的速度递增,所以洗扫车市场广阔;现阶段,我国环卫整体水平还较低,现阶段环卫车的两台发动机分别给底盘和清扫系统提供动力既不环保又不经济,如何在清扫作业中保持匀速行驶,并且能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也是评价环卫车优良的一个重要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洗扫车用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洗扫车用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包括前输入法兰、差速器前壳体、差速器后壳体、圆柱齿轮、过渡圆柱齿轮、拨叉、啮合套、贯通轴、后输入法兰、挡圈、滚针轴承、主动锥齿轮、挡油罩等,差速器前壳体和差速器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前输入法兰通过花键装配在差速器前壳体前端,圆柱齿轮通过花键装配在差速器后壳体后端,过渡圆柱齿轮与主动锥齿轮通过花键联接,贯通轴前端通过滚针轴承与圆柱齿轮联接,其后端通过花键与后输入法兰联接;贯通轴上设有拨叉和啮合套,拨叉可由驾驶室里的控制装置及驱动桥的气动装置推动拨叉作轴向移动,拨叉推动啮合套左右滑动实现与圆柱齿轮的啮合与脱离,挡油罩是为滚针轴承提供润滑的装置。当啮合套与圆柱齿轮处于脱离状态时,由发动机直接提供动力;扭矩传递顺序是:前输入法兰→差速器前壳体→差速器后壳体→圆柱齿轮→过渡圆柱齿轮→主动锥齿轮。当啮合套与圆柱齿轮处于啮合状态时,由液压马达提供动力;扭矩传递顺序是:后输入法兰→贯通轴→圆柱齿轮→过渡圆柱齿轮→主动锥齿轮。所述贯通轴与圆柱齿轮之间设有滚针轴承,挡油罩固定在差速器后壳体上,为滚针轴承提供润滑的装置,挡圈对滚针轴承进行限位。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满足单发洗扫车的需要,能让洗扫车由一台发动机提供动力实现在非作业路面由常规动力的传动轴输入动力,在作业路面由液压马达输入动力,实现两种动力的切换,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解决了在非作业路面时实现以常规汽车行驶速度快速到达作业区,在作业模式下,由液压马达输入动力,实现匀速作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啮合套与圆柱齿轮处于脱离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啮合套与圆柱齿轮处于啮合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挡油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前输入法兰1、差速器前壳体2、差速器后壳体3、圆柱齿轮4、拨叉5、啮合套6、贯通轴7、后输入法兰8、挡圈9、滚针轴承10、过渡圆柱齿轮11、主动锥齿轮12、挡油罩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具体描述。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洗扫车用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包括前输入法兰1、差速器前壳体2、差速器后壳体3、圆柱齿轮4、拨叉5、啮合套6、贯通轴7、后输入法兰8、挡圈9、滚针轴承10、过渡圆柱齿轮11、主动锥齿轮12、挡油罩13。所述差速器前壳体2和差速器后壳体3通过螺栓连接,前输入法兰1通过花键装配在差速器前壳体2前端,圆柱齿轮4通过花键装配在差速器后壳体3后端;过渡圆柱齿轮11与主动锥齿轮12通过花键联接,贯通轴7前端通过滚针轴承10与圆柱齿轮4联接,其后端通过花键与后输入法兰8联接。贯通轴7与滚针轴承10之间设有挡圈9,进行限位。圆柱齿轮4后端的贯通轴7上设有拨叉5和啮合套6,拨叉5可由驾驶室里的控制装置及驱动桥的气动装置推动拨叉5作轴向移动,拨叉5推动啮合套6左右滑动实现与圆柱齿轮4的啮合与脱离。一般情况下,驱动桥的气动装置处于断气状态,拨叉5在右端,此时,啮合套6与圆柱齿轮4处于脱离状态(如图2所示),发动机动力通过传动轴及前输入法兰1传递扭矩,即汽车常规状态行驶;扭矩传递顺序是:前输入法兰1→差速器前壳体2→差速器后壳体3→圆柱齿轮4→过渡圆柱齿轮11→主动锥齿轮12。当需要匀速清扫作业时,驾驶员通过控制装置使拨叉5向左滑动,此时啮合套6与圆柱齿轮4处于啮合状态时(如图3所示),驾驶员通过控制装置使液压马达开始工作,由液压马达提供动力,实现动力的转换;扭矩传递顺序是:后输入法兰8→贯通轴7→啮合套6→圆柱齿轮4→过渡圆柱齿轮11→主动圆锥齿轮12。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挡油罩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差速器后壳体3上设有挡油罩12挡油罩12随差速器后壳体3旋转,差速器前壳体2与差速器后壳体3组成的空腔内有润滑油,挡油罩13在旋转的过程中使部分润滑油飞溅到滚针轴承10上,保证滚针轴承10的润滑。本专利技术可满足单发洗扫车的需要,能让洗扫车由一台发动机提供动力实现在非作业路面由常规动力的传动轴输入动力,在作业路面由液压马达输入动力,实现两种动力的切换,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解决了在非作业路面时实现以常规汽车行驶速度快速到达作业区,在作业模式下,由液压马达输入动力,实现匀速作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等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扫车用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输入法兰(1)、差速器前壳体(2)、差速器后壳体(3)、圆柱齿轮(4)、拨叉(5)、啮合套(6)、贯通轴(7)、后输入法兰(8)、挡圈(9)、滚针轴承(10)、过渡圆柱齿轮(11)、主动锥齿轮(12)和挡油罩(13),所述差速器前壳体(2)和差速器后壳体(3)通过螺栓连接,前输入法兰(1)通过花键装配在差速器前壳体(2)前端,圆柱齿轮(4)通过花键装配在差速器后壳体(3)后端;过渡圆柱齿轮(11)与主动锥齿轮(12)通过花键联接,所述贯通轴(7)前端通过滚针轴承(10)与圆柱齿轮(4)联接,其后端通过花键与后输入法兰(8)联接;贯通轴(7)上设有拨叉(5)和啮合套(6),拨叉(5)可由驾驶室里的控制装置及驱动桥的气动装置推动拨叉(5)作轴向移动,拨叉(5)推动啮合套(6)左右滑动实现与圆柱齿轮(4)的啮合与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扫车用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输入法兰(1)、差速器前壳体(2)、差速器后壳体(3)、圆柱齿轮(4)、拨叉(5)、啮合套(6)、贯通轴(7)、后输入法兰(8)、挡圈(9)、滚针轴承(10)、过渡圆柱齿轮(11)、主动锥齿轮(12)和挡油罩(13),所述差速器前壳体(2)和差速器后壳体(3)通过螺栓连接,前输入法兰(1)通过花键装配在差速器前壳体(2)前端,圆柱齿轮(4)通过花键装配在差速器后壳体(3)后端;过渡圆柱齿轮(11)与主动锥齿轮(12)通过花键联接,所述贯通轴(7)前端通过滚针轴承(10)与圆柱齿轮(4)联接,其后端通过花键与后输入法兰(8)联接;贯通轴(7)上设有拨叉(5)和啮合套(6),拨叉(5)可由驾驶室里的控制装置及驱动桥的气动装置推动拨叉(5)作轴向移动,拨叉(5)推动啮合套(6)左右滑动实现与圆柱齿轮(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辉秦厚明许电波葛洪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