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及水面辅助推进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辅助推进器
,涉及一种水下及水面辅助推进器,更具体是涉及一种矢量推进的水下及水面辅助推进器。
技术介绍
辅助推进器实际上是一种潜水器,分为带脐带缆和不带脐带缆两种。本专利技术属于不带脐带缆的推进装置。辅助推进器可以牵引潜水员游动,实现水下观光、摄影等功能。目前,辅助推进器的螺旋桨多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或采用复杂的机构实现倾转,倾转使用电机驱动,马力小且不能有效在某一角度位置固定。因此,使用起来不方便也不灵活。专利号为CN101513926B、名称为“用于水下推进器的倾转旋翼矢量推进装置”的专利,公开的水下推进器的缺点是推进器不能实现左右方向的倾转,无法解决转弯的问题;专利号为CN106741791A、名称为“全回转式的水下推进器”的专利,公开的水下推进器的缺点是使用电机驱动倾转,不能有效的固定于某一角度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主要针对优化矢量推进以及推进装置在某一倾转角度位置固定的问题,实现灵活方便的全回转推进以及有效的实现推进装置在某一角度位置的固定,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及水面辅助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舱室,所述主舱室外壳呈流线型,在主舱室前方安装有摄像头;所述主舱室上方安装有两个把手,所述把手位于主舱室流线型外壳中后部,并对称分布,且把手的角度与来流方向呈一定夹角;在主舱室内部中间位置还安装有一块电池,用于对推进器进行供电;连接翼,所述连接翼外壳呈流线型分布,且连接翼对称设置在主舱室的两侧;所述连接翼与主舱室水平方向呈夹角α设置,使两侧连接翼呈“倒V字型”分布;矢量推进机构,所述矢量推进机构固定连接在各连接翼的外端,且矢量推进机构低于主舱室;所述主舱室与两组矢量推进机构内安装有一套液压循环系统,液压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主舱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及水面辅助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舱室,所述主舱室外壳呈流线型,在主舱室前方安装有摄像头;所述主舱室上方安装有两个把手,所述把手位于主舱室流线型外壳中后部,并对称分布,且把手的角度与来流方向呈一定夹角;在主舱室内部中间位置还安装有一块电池,用于对推进器进行供电;连接翼,所述连接翼外壳呈流线型分布,且连接翼对称设置在主舱室的两侧;所述连接翼与主舱室水平方向呈夹角α设置,使两侧连接翼呈“倒V字型”分布;矢量推进机构,所述矢量推进机构固定连接在各连接翼的外端,且矢量推进机构低于主舱室;所述主舱室与两组矢量推进机构内安装有一套液压循环系统,液压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主舱室内的一电机、一双向液压齿轮泵、一套液压锁和若干软油管,还包括设置在矢量推进机构内的双向液压马达;所述矢量推进机构包括圆柱形外壳,在圆柱形外壳前侧设置有LED灯,在圆柱形外壳内设置有一套三节式矢量倾转装置,在圆柱形外壳后侧依次设置有波形管及导管螺旋桨;所述三节式矢量倾转装置整体呈变截面管道状,由三节管道组成,第一节管道固定在圆柱形外壳内部前侧,每两节管道之间的连接面呈圆形,并与管道横截面呈一夹角β;在管道外壳的连接处设有凸缘,并通过“C型圈”在外部扣住,且第二节管道及第三节管道的内侧一端分布有内啮合齿轮,内啮合齿轮与管道一体成型,并分别通过一个双向液压马达进行驱动;所述第三节管道的另一端与导管螺旋桨连接,且导管螺旋桨中轴处分布有驱动电机;所述波形管呈圆台型壳体状,开口较大一端密封连接在圆柱形外壳后侧,开口较小一端密封连接于导管螺旋桨中轴处驱动电机上;波浪能推进机构,所述波浪能推进机构固定设置在主舱室的正下方;所述波浪能推进机构由竖直连接杆、水平连接杆、前翼及尾翼组成,所述竖直连接杆位于主舱室正下方,竖直连接杆的一端与主舱室连接,竖直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前翼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震球,孙硕,姚潇,刘传艺,刘雯玉,汤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