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继电器的压差调节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107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领域,尤其涉及充电继电器的压差调节电路,包括:滤波整流电路、变压电路、开关电路、检测控制电路、电压调节反馈电路、PWM驱动电路以及电池管理电路,变压电路连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以及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开关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池管理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池管理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池以及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检测控制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电压调节反馈电路的输入端;电压调节反馈电路连接PWM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以及变压电路的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在继电器RY1的打开瞬间,因为继电器RY1两端的电压差较大而导致在触点产生电弧现象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继电器的压差调节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充电领域,尤其涉及充电继电器的压差调节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电动工具,圆林工具类等锂电电池包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超过安全电压充电器输出端都会采用一个常开式继电器作开关控制,目前为了满足给不同节数或不同电压电池包充电且避免继电器两接触片之间打火电弧而造成损坏,会在充电器输出端或电池包内部添加一个类似MOSFET作开关,增加了充电器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充电继电器的压差调节电路。充电继电器的压差调节电路,包括:滤波整流电路、变压电路、开关电路、检测控制电路、电压调节反馈电路、PWM驱动电路以及电池管理电路,所述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的输出端;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以及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池管理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包括:继电器RY1,包括线圈、第一触点以及第二触点,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MOS管Q3的漏极,另一端连接检测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触点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触点连接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以及电池管理电路的输入端;MOS管Q3,其源极连接VSS端,其栅极连接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池管理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池以及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电压调节反馈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调节反馈电路连接PWM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以及变压电路的输出端。优选的,所述变压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输入主绕组、输出主绕组和输出辅助绕组,所述输入主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主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电压调节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以及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端连接VSS端所述输出辅助绕组的第一端连接VF端,第二端接地,第三端连接VS端,第四端连接VSS端。优选的,所述电池管理电路包括:稳压电源,其第一端连接电池的输入端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其第二端连接第一MCU的第一端,其第三端连接B-端;第一MCU,其第二端连接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三端连接B-端。优选的,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第二MCU,其第一端连接电池管理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端、第三端连接开关电路,第四端连接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第五端连接VSS端,第六端连接电压调节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优选的,所述电压调节反馈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R1连接VS端,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压基准源的阴极;电压基准源,其阳极连接VSS端,其参考端分别连接电阻R2、R3的一端;电阻R2、R3,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MOS管Q2的漏极;MOS管Q2,其栅极连接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其源极连接VSS端。优选的,所述PWM驱动电路包括:第三MCU,其第一端连接VF端,其第二端连接MOS管Q1的栅极,其第三端连接电压调节反馈电路的输出端,其第四端接地;MOS管Q1,其源极接地以及输出辅助绕组的第二端,其漏极连接输入主绕组的第二端。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以下效果:在充电器插入电池包时,根据电池实时电压参数控制输出电压,使得输出电压与电池实时电压相接近,然后控制继电器RY1导通,避免了在继电器RY1的打开瞬间因为继电器RY1两端的电压差较大而导致在触点产生电弧现象而损坏;根据电池实时电压参数调节其输出PWM信号占空比,最终使得变压电路的输出电压随着电池电压的升高而升高,避免了充电器始终以最大输出电压进行充电,在不增加充电时间的同时,节省了电能;当检测到电池的电压达到其饱和电压时,控制继电器RY1打开,充电器停止给电池充电,避免了电池过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继电器的压差调节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滤波整流电路、变压电路、开关电路、检测控制电路、电压调节反馈电路、PWM驱动电路以及电池管理电路。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的输出端;变压电路连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以及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开关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池管理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电池管理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池以及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检测控制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电压调节反馈电路的输入端;电压调节反馈电路连接PWM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以及变压电路的输出端。其中,滤波整流电路用于对电源的输出端的交流电进行滤波整流;检测控制电路通过电池管理电路获取电池饱和电压信号,并通过检测获取电池实时电压参数;电压调节反馈电路根据电池饱和电压信号以及电池实时电压参数输出反馈信号;PWM驱动电路根据反馈信号控制变压电路输出电压,以实现输出电压随着电池电压的升高而线性升高,且不超过其饱和电压,以实现在不延长充电时间的前提下,给不同饱和电压的电池充电,同时节省了能耗。此外,在充电器插入电池包时,根据电池实时电压参数控制变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使得变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与电池实时电压相接近,然后再打开开关电路,避免了在继电器RY1的打开瞬间因为继电器RY1两端的电压差较大而导致在触点产生电弧现象而损坏。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滤波整流电路、变压电路、开关电路、检测控制电路、电压调节反馈电路、PWM驱动电路以及电池管理电路的电路连接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滤波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D3、D4以及电容C1。二极管D1、D2、D3、D4组成整流电路对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整流,电容C1起到对整流后的电流滤波的作用。变压电路包括:变压器T1,作为优选还包括:二极管D5、D6、D7、电容C2、C3、C4、C5。变压器包括输入主绕组、输出主绕组和输出辅助绕组。输入主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主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电压调节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以及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端连接VSS端;输出辅助绕组的第一端连接VF端,用于给PWM驱动电路供电,第二端接地,第三端连接VS端,第四端连接VSS端。二极管D7正向连接在输出辅助绕组的第一端,二极管D6正向连接在输出辅助绕组的第三端,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VS公共端,VS公共端与电压调节反馈电路以及开关电路连接,用于给其供电。电容C2连接在输入主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电容C4连接在输出主绕组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之间,电容C3连接在输出辅助绕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电容C5连接在输出主绕组的第四端和二极管D6的负极之间。变压电路在输出电压Vout调节的同时,给电压调节反馈电路、PWM驱动电路以及开关电路供电。开关电路包括:继电器RY1、电阻R4、MOS管Q3。继电器RY1,包括线圈、第一触点以及第二触点,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MOS管Q3的漏极,另一端连接VS端以及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检测控制电路,MOS管Q3的源极连接VSS端,其栅极连接检测控制电路。MOS管Q3的是否导通受到检测控制电路的控制,在MOS管Q3导通的时候,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充电继电器的压差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整流电路、变压电路、开关电路、检测控制电路、电压调节反馈电路、PWM驱动电路以及电池管理电路,所述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的输出端;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以及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池管理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包括:继电器RY1,包括线圈、第一触点以及第二触点,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MOS管Q3的漏极,另一端连接检测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触点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触点连接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以及电池管理电路的输入端;MOS管Q3,其源极连接VSS端,其栅极连接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池管理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池以及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电压调节反馈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调节反馈电路连接PWM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以及变压电路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电继电器的压差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波整流电路、变压电路、开关电路、检测控制电路、电压调节反馈电路、PWM驱动电路以及电池管理电路,所述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的输出端;所述变压电路连接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以及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开关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池管理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包括:继电器RY1,包括线圈、第一触点以及第二触点,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MOS管Q3的漏极,另一端连接检测控制电路,所述第一触点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触点连接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以及电池管理电路的输入端;MOS管Q3,其源极连接VSS端,其栅极连接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池管理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池以及检测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连接变压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电压调节反馈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压调节反馈电路连接PWM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以及变压电路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继电器的压差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输入主绕组、输出主绕组和输出辅助绕组,所述输入主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主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电压调节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以及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第二端连接VSS端;所述输出辅助绕组的第一端连接VF端,第二端接地,第三端连接VS端,第四端连接VSS端。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璟何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特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