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989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相连接的基底、埋栅型复合电极、空穴/电子传输层、钙钛矿薄膜、电子/空穴传输层和背电极;所述基底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埋栅型复合电极包括金属栅线和透明导电薄膜层,所述金属栅线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基底上侧设有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且所述金属栅线与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模组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高导电性的金属栅线埋入基底并与透明导电薄膜相连,降低了透明电极的方块电阻,降低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提高电池效率;同时埋入式设计通过调节金属栅线宽高比来减少金属栅线的遮光面积,减少了电池光损失,进而提高了电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钙钛矿太阳能模组的
,尤其涉及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人们对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日益关注。传统的硅电池相对来说成本较高,生产制造过程中能耗大、污染大,而新一代的染料敏化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效率太低且稳定性很差,所以它们在工业化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自2009年第一次报道以来,以其超低材料成本、可溶液制备工艺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小面积(小于1cm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已经由最初的3.8%提升到了22.7%。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电池的效率极有可能超过目前发展成熟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在新一代光伏技术中,钙钛矿太阳能技术有可能率先实现产业化。虽然小尺寸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经可以与发展成熟的非晶硅太阳能器件媲美,但大尺寸的钙钛矿太阳能模组的效率远落后于小尺寸器件。而规模化应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首先需要实现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模组,钙钛矿太阳能模组效率的损失与透明电极的导电性和光透过率有很大关系。透明电极导电性的不足会显著增加模组的串联电阻,导致模组效率低下。在高导电金属栅线的辅助下,电极的导电性可以有效提高,但金属栅线会同时遮挡一部分光线,增加了模组的光损失,导致模组效率下降。此外,常用的高导电金属材料,如Al,Ag,Cu,Au等,与钙钛矿材料接触时会发生不良反应,可导致钙钛矿太阳能器件性能快速衰减。综上所述,需要采用合适的钙钛矿太阳能模组方案,实现高效稳定的大尺寸钙钛矿太阳能模组,使得钙钛矿太阳模组技术在成本、效率和寿命三者间达到更优的平衡,最终提高该技术的可应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该埋栅型钙钛矿模组通过将高导电性的金属栅线埋入基底并与透明导电薄膜相连,从而降低透明电极的方块电阻,降低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提高电池效率;同时,埋入式的设计可以通过调节金属栅线宽高比来减少金属栅线的遮光面积,减少电池光损失,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且依次相连接的基底、埋栅型复合电极、第一传输层、钙钛矿薄膜、第二传输层和背电极,所述第一传输层、第二传输层分别为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或所述第一传输层、第二传输层分别为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所述基底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埋栅型复合电极包括金属栅线和透明导电薄膜层,所述金属栅线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基底上侧设有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且所述金属栅线与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相连接,所述埋栅型复合电极的上侧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所述基底上设置凹槽;步骤2、在所述凹槽中填充金属栅线,并在所述基底上设置透明导电薄膜层,即得到埋栅型复合电极;步骤3、接着在所述埋栅型复合电极上方依次设置所述第一传输层、钙钛矿薄膜、第二传输层和背电极。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通过将高导电性的金属栅线埋入基底并与透明导电薄膜层相连,从而降低透明电极的方块电阻,降低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提高电池效率;同时,埋入式的设计可以通过调节金属栅线宽高比来减少金属栅线的遮光面积,减少电池光损失,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通过调节金属栅线的宽高比可使得栅线具有较高导电性和较少的遮光面积,与透明导电薄膜层组合,可以在不显著增加透明电极光损失的同时,大幅提升透明电极的导电性,使得模组的透明电极在方块电阻和透光率之间取得最优平衡;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所述金属栅线上侧设有栅线保护层,栅线保护层采用化学性质稳定且致密的薄膜材料,如SiO2,NiOx,MoO3,TiO2,SnO2,铟锡氧化物(ITO)、氟掺杂二氧化锡(FTO),金属铋(Bi),金属钼(Mo)等,将栅线与模组内层隔绝,避免栅线诱发模组的性能衰减,最终实现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模组,降低了钙钛矿太阳能模组的用电成本,有利于钙钛矿太阳能模组的产业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的结构图;其中1、基底;11、凹槽;2、埋栅型复合电极;21、金属栅线;22、透明导电薄膜层;3、第一传输层;4、钙钛矿薄膜;5、第二传输层;6、背电极;实施例1中的所述基底为普通玻璃基底;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的结构图;其中,其中1、基底;11、凹槽;2、埋栅型复合电极;21、金属栅线;22、透明导电薄膜层;3、第一传输层;4、钙钛矿薄膜;5、第二传输层;6、背电极;7、栅线保护层;所述基底1默认为普通玻璃基底;在本实施例2中基底1和透明导电薄膜层22连为一体共同组成透明导电玻璃基底;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的制备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的制备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的埋栅型复合电极的截面图;(a)利用Bi薄层保护Ag栅线;(b)利用溅射的ITO薄膜保护Cu栅线;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1提供的埋栅型复合电极与无栅线型电极的导电性测定结果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2提供的埋栅型与无栅线型钙钛矿太阳能模组效率的“光电流密度-电压”输出特性曲线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3提供的埋栅型与无栅线型钙钛矿太阳能模组抗腐蚀性能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且依次相连接的基底1、埋栅型复合电极2、第一传输层3、钙钛矿薄膜4、第二传输层5和背电极6,所述第一传输层3为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二传输层5为空穴传输层或电子传输层;所述基底1为普通玻璃基底,且所述基底1上设有多个凹槽11;所述埋栅型复合电极2包括金属栅线21和透明导电薄膜层22,所述金属栅线21设在所述凹槽11内,所述金属栅线21的上表面与所述基底1上表面平齐,所述基底1与金属栅线21的上表面设有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22,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22同时充当所述金属栅线的保护层;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22的上侧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通过将高导电性的金属栅线埋入基底并与透明导电薄膜层相连,从而降低透明电极的方块电阻,降低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提高电池效率;同时,埋入式的设计可以通过调节金属栅线宽高比来减少金属栅线的遮光面积,减少电池光损失,进一步提高电池效率;通过调节金属栅线的宽高比可使得栅线具有较高导电性和较少的遮光面积,与透明导电薄膜层组合,可以在不显著增加透明电极光损失的同时,大幅提升透明电极的导电性,使得模组的透明电极在方块电阻和透光率之间取得最优平衡;且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铟锡氧化物(ITO)、氟掺杂二氧化锡(FTO)]化学性质稳定且致密的薄膜材料,可同时充当所述金属栅线的保护层,将栅线与模组内层隔绝,避免栅线诱发模组的性能衰减,最终实现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模组,降低了钙钛矿太阳能模组的用电成本,有利于钙钛矿太阳能模组的产业化。优选地,所述金属栅线包括Ag栅线、Au栅线、Ni栅线、Ti栅线、Cu栅线、Al栅线和Mo栅线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且依次相连接的基底、埋栅型复合电极、第一传输层、钙钛矿薄膜、第二传输层和背电极,所述第一传输层、第二传输层分别为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或所述第一传输层、第二传输层分别为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所述基底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埋栅型复合电极包括金属栅线和透明导电薄膜层,所述金属栅线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基底上侧设有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且所述金属栅线与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相连接,所述埋栅型复合电极的上侧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且依次相连接的基底、埋栅型复合电极、第一传输层、钙钛矿薄膜、第二传输层和背电极,所述第一传输层、第二传输层分别为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或所述第一传输层、第二传输层分别为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所述基底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埋栅型复合电极包括金属栅线和透明导电薄膜层,所述金属栅线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基底上侧设有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且所述金属栅线与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相连接,所述埋栅型复合电极的上侧连接所述第一传输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栅线的上表面与所述基底上表面平齐,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覆盖所述基底及金属栅线的整个上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栅线的上表面与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上表面平齐,所述埋栅型复合电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栅线上侧用于使金属栅线与各层隔绝的栅线保护层,所述栅线保护层至少覆盖住所述金属栅线的上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线保护层包括SiO2、NiOx、MoO3、TiO2、SnO2、ITO、FTO、金属铋Bi和金属钼Mo中的任意一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埋栅型钙钛矿模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吴绍航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