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形成建筑物的墙面的耐力框架。
技术介绍
一般的耐力框架具有利用两根框架构件分别连结两根支柱构件的两 端部从而形成的大致矩形的形状,而且是两根支柱构件使用多根斜构件倾斜地连结而成的桁架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在此,在现有的 耐力框架中,配置在最上方及最下方的斜构件和支柱构件的连结点与框架 的角部是一致的。在该结构的耐力框架中,力被平稳地传递,另一方面, 在作用有过大的水平负荷时,由于在斜构件及连结部产生应力集中,因此, 存在斜构件的纵向弯曲及连结部的破坏过早发生、框架整体的变形能量小 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 一般的方法是增大斜构件的强度(断面特性) 及连结部的刚性。不过,由于在该情况下虽然最大耐力增加,但是框架整 体的变形能力(弹性能力)变小,因此,在达到最大载荷后框架整体会急 速地崩溃。另外,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解决方法, 一般是考虑将斜构 件和支柱构件上下隔离开来(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在该结构的耐力框架 中,在作用有水平负荷的情况下,由于斜构件在轴线方向产生塑性变形, 并且支柱构件也产生弯曲塑性变形,所以能够提高框架整体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力框架,其具有:第一支柱构件;第二支柱构件;连结所述第一支柱构件及所述第二支柱构件的各自的一端部的第一框架构件;连结所述第一支柱构件及所述第二支柱构件的各自另一端部的第二框架构件,其特征在于, 连结所述第一支柱构件的两端部以外的连结位置、和所述第二支柱构件的两端部以外的位置且比所述连结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二支柱构件的一端部侧的位置的第一斜构件,以及连结所述第一支柱构件的两端部以外的连结位置、和所述第二支柱构件的两端部以外的位置且比所述连结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二支柱构件的另一端部侧的位置的第二斜构件,被关联地设置在一个或者多个连结位置上, 配置在最靠近所述第二支柱构件的一端部侧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知和,畠中忠男,唐津敏一,日浦顺夫,玉田哲男,森井武志,菅建夫,渡边文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