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的称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17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05
一种叉车的称重结构,包括称重单元,称重单元设置在叉车挂板和货叉之间,称重单元包括前挂板、后挂板以及传感器,前挂板、后挂板分别位于薄型剪切梁传感器的前后两侧与薄型剪切梁传感器固定连接,其中后挂板挂置在叉车挂板的前侧,货叉挂置在前挂板上,在前挂板与后挂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传感器的弹性保护板。在叉车挂板和货叉之间设置称重单元,传感器采用薄型剪切梁传感器,并加装弹性保护板,避免传感器受到损伤;称重单元为二个,使得每个货叉都有一个独立的称重单元,确保称重准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既能实现叉车的实时称重,又不影响叉车的正常使用,同时能抵挡横向与侧向的冲击力对传感器的影响,称重准确且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的称重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称重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叉车的称重结构,是指一种安装在内燃叉车和蓄电叉车上的秤体。
技术介绍
叉车在现代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搬运岗位都要用到叉车。慢慢的,人们开始对叉车上货物的重量产生了兴趣,如果能测量叉车上每一次货物的重量,就能有效控制货架上货物的重量,不至于货架超过载荷而倒塌,也能知道一辆车一次装载的货物总重,从而保证货车超重行驶等等。因此,对叉车的称重要求慢慢被重视。经查,目前市场上有一款一体式的内燃叉车称重板,如专利申请号为200980113702.8的中国专利《叉车秤》,其利用两个拉力传感器测量重量,但是其存在两个严重的缺缺陷:一是称重装置自重非常重,二是当叉车司机用货叉挑、拨重物时,其传感器很容易损坏。因此需要设计出一款既能实时称重,又不影响叉车的正常工作的称重结构来满足叉车的称重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的叉车的称重结构,既能实现叉车的实时称重,又不影响叉车的正常工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叉车的称重结构,包括称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单元设置在叉车挂板和货叉之间,称重单元包括前挂板、后挂板以及传感器,前挂板、后挂板分别位于薄型剪切梁传感器的前后两侧与薄型剪切梁传感器固定连接,其中后挂板挂置在叉车挂板的前侧,货叉挂置在前挂板上,在前挂板与后挂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传感器的弹性保护板。作为改进,所述传感器为薄型剪切梁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前挂板与后挂板之间的中间位置,传感器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前挂板、后挂板固定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前挂板、后挂板为长条形的矩形板,后挂板与前挂板的宽度一致,后挂板的上下两端高出于前挂板,后挂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后设置有与叉车挂板配合的挂齿,前挂板的上下两端成型有供货叉的挂齿部配合挂置的挂槽。作为改进,所述挂齿的纵截面呈L形,挂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后挂板的上下两端。再改进,所述弹性保护板为四块,分别设置在前挂板与后挂板之间四角边缘的位置,弹性保护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挂板、后挂板的外侧,在弹性保护板上设置有用于抵挡冲击力的柔性过渡区域。再改进,所述柔性过渡区域设置在弹性保护板的中部与弹性保护板的前后两端之间,柔性过渡区域呈左右上下对称设置的弧形缺口。进一步,所述弹性保护板的前后两端与前挂板、后挂板的侧部通过螺栓连接、焊接或者铆接的方式连接。最后,所述称重单元为与叉车的二个货叉相对应的左右二个,二个称重单元分别设置在叉车挂板和货叉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叉车挂板和货叉之间设置称重单元,传感器采用薄型剪切梁传感器,并在称重单元周围加装弹性保护板,避免传感器受到损伤;称重单元为二个,使得每个货叉都有一个独立的称重单元,确保称重准确。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既能实现叉车的实时称重,又不影响叉车的正常使用,同时能抵挡横向与侧向的冲击力对传感器的影响,称重准确且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叉车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称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叉车的称重结构,包括二个称重单元10,二个称重单元10分别对应设置在叉车挂板20和左右货叉30之间,每个称重单元10包括前挂板2、后挂板3、传感器1和弹性保护板4,传感器1为薄型剪切梁传感器,前挂板2、后挂板3为长条形的矩形板,后挂板3与前挂板2的宽度一致,后挂板3的上下两端高出于前挂板2,传感器1设置在前挂板2与后挂板3之间的中间位置,传感器1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螺栓5与前挂板2、后挂板3固定在一起;后挂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后设置有与叉车挂板20配合的挂齿7,前挂板2的上下两端成型有供货叉30的挂齿部配合挂置的挂槽21,挂齿7的纵截面呈L形,挂齿7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后挂板3的上下两端,这样传感器1就通过后挂板3挂置在叉车挂板20的前侧,货叉30挂置在前挂板2上与传感器1相连接,通过传感器1可实现对货叉30上货物的称重;弹性保护板4为四块,分别设置在前挂板2与后挂板3之间四角边缘的位置,弹性保护板4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螺栓8固定在前挂板2、后挂板3的外侧,在弹性保护板4上设置有用于抵挡冲击力的柔性过渡区域41,柔性过渡区域41设置在弹性保护板4的中部与弹性保护板4的前后两端之间,柔性过渡区域41呈左右上下对称设置的弧形缺口,由于传感器1能承受如图2中竖直往下F1方向的力,任何其他方向的力比如F2和F3都将导致传感器损坏,而四个弹性保护板3的作用,就是当前侧的垂直冲击力F2和横向冲击力F3引入时(如图2、3),能够抵挡部分冲击力,使得叉车在工作时,货叉30正常碰撞和挑拨货物时,保护传感器1不受损坏,提高使用寿命,从而在实现称重的同时,叉车能正常工作。另外,弹性保护板4与前挂板2、后挂板4的侧部的连接不局限于螺栓连接,还可以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连接;弹性保护板4的柔性过渡区域41不局限于弧形缺口的形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结构。传统的货叉30是直接挂在叉车挂板20上的,本技术安装时,将称重单元1通过后挂板3挂在叉车挂板20上,货叉30挂在前挂板2上,这样货叉30仍然能够和称重单元1一起,在叉车挂板20上左右移动,不影响叉车的正常工作,通过称重单元1可以对货叉30上的货物进行实时称重。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的称重结构,包括称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单元设置在叉车挂板和货叉之间,称重单元包括前挂板、后挂板以及传感器,前挂板、后挂板分别位于薄型剪切梁传感器的前后两侧与薄型剪切梁传感器固定连接,其中后挂板挂置在叉车挂板的前侧,货叉挂置在前挂板上,在前挂板与后挂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传感器的弹性保护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的称重结构,包括称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单元设置在叉车挂板和货叉之间,称重单元包括前挂板、后挂板以及传感器,前挂板、后挂板分别位于薄型剪切梁传感器的前后两侧与薄型剪切梁传感器固定连接,其中后挂板挂置在叉车挂板的前侧,货叉挂置在前挂板上,在前挂板与后挂板之间设有用于保护传感器的弹性保护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薄型剪切梁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前挂板与后挂板之间的中间位置,传感器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前挂板、后挂板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挂板、后挂板为长条形的矩形板,后挂板与前挂板的宽度一致,后挂板的上下两端高出于前挂板,后挂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后设置有与叉车挂板配合的挂齿,前挂板的上下两端成型有供货叉的挂齿部配合挂置的挂槽。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铁军胡文辉姚玉明柯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