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in particular to an inner and outer spiral coil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coil, intake manifold, intake manifold, outflow manifold and outflow manifold. The intake manifold divides the water flow in the intake manifold into a plurality of coil storage tanks, and the water in the storage tank is collected into the outflow manifold through the outflow manifol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by changing the coi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是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房间气温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随着电力、煤炭、石油等资源价格日渐走高,加上寒冷时节能源的供应日趋紧缺,传统的房间采暖方式难以满足高效、舒适的房间采暖要求,因而新的房间采暖技术和设备随之诞生,并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最终将成为建筑采暖的新方向。在多种制冷取暖一体的设备当中,与空调主机房连接的风机盘管是绝大多数空调系统的室内终端。风机盘管的能耗问题以及换热效率成为风机盘管的选型是关键问题。现有的盘管结构多种多样,针对盘管结构的改进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流体的流动出现湍流后既可以发生湍流传热,因流体的质点作不规则运动,流场中各种量随时间和空间坐标发生紊乱的变化,导致管中心处温度与管壁处的温度差较小,换热效率比层流传热得以提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湍流传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可以结合湍流的产生条件对盘管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外层螺旋式换热盘管利用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包括:盘管(1)、进水总管(2)、进水分管(3)、出水集管(4)、出水总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的数量有多个,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所述盘管(1)包括:储水管(11)、进水管(12)、出水管(13)、内翅片(14)、外翅片(15);所述储水管(11)的结构为外管(a)套内管(b),外管(a)与内管(b)之间设有腔体(c),腔体(c)两端设环状的板(d),外管(a)、内管(b)、腔体(c)、板(d)的旋转轴线重叠,形成一个密封的储水容器,气体从外管(a)外侧面、内管(b)内部流过实现热交换,储水管(11)外侧面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外层螺旋式盘管换热器,包括:盘管(1)、进水总管(2)、进水分管(3)、出水集管(4)、出水总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的数量有多个,间隔一定距离平行设置;所述盘管(1)包括:储水管(11)、进水管(12)、出水管(13)、内翅片(14)、外翅片(15);所述储水管(11)的结构为外管(a)套内管(b),外管(a)与内管(b)之间设有腔体(c),腔体(c)两端设环状的板(d),外管(a)、内管(b)、腔体(c)、板(d)的旋转轴线重叠,形成一个密封的储水容器,气体从外管(a)外侧面、内管(b)内部流过实现热交换,储水管(11)外侧面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12)与出水管(13);所述进水管(12)一端沿储水管(11)的外管(a)内侧壁面切线方向导入水流,水流呈螺旋状在储水管(11)内移动,并通过出水管(13)排出,另一端贯穿进水分管(3)侧面,进水管(12)将进水分管(3)内的水流导入储水管(11)内,并使得储水管(11)内的水产生湍流;所述出水管(13)一端切线贯穿储水管(11)外管(a)内侧壁面导出水流,另一端贯穿出水集管(4)侧面,所述出水管(13)将储水管(11)内的水流排至出水集管(4)内;所述内翅片(14)的数量有多个,其结构为螺旋片沿一个轴线盘旋设置,该轴线与储水管(11)的轴线重叠,内翅片(14)设置在储水管(11)的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忠,
申请(专利权)人:武城县冠智信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