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13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铣刀,其包括刀柄及与所述刀柄连接的铣削刀头,所述铣削刀头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所述第一切削部与所述刀柄相连接,所述第一切削部为左旋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部包括四个左旋刃,所述第二切削部设于所述第一切削部远离所述刀柄的一侧,所述第二切削部为右旋设置,所述第二切削部包括两个右旋刃。上述铣刀的第一切削部能够加工工件的钢件部,第二切削部能够加工工件的塑胶部,切削产生的碎屑可以及时排出,使得工件表面光整,避免了毛刺和刀纹的产生。

Milling cut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illing cutter, which comprises a cutter handle and a milling cutter head connected with the cutter handle. The milling cutter head comprises a first cutting part and a second cutting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cutter handle. The first cut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utter handle, the first cutting part is left-handed, and the first cutting part includes four left-handed edges. The second cutt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cutting part away from the tool handle, the second cutting part is right-handed, and the second cutting part includes two right-handed edges. The first cutting part of the milling cutter can process the steel part of the workpiece, and the second cutting part can process the plastic part of the workpiece. The debris generated by cutting can be discharged in time to make the workpiece surface smooth and avoid burrs and knife l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铣刀
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是一种铣刀。
技术介绍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然而,有些工件同时包括塑胶部与钢件部,若采用传统的铣刀,铣刀的侧刃在插铣钢件部时,铣刀容易缠屑,在加工塑胶部时,铣刀不够锋利,从而导致钢件部与塑胶部均存在严重的毛刺,且工件表面容易出现刀纹,影响了加工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不易产生毛刺和刀纹的铣刀,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铣刀,其包括刀柄及与所述刀柄连接的铣削刀头,所述铣削刀头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所述第一切削部与所述刀柄相连接,所述第一切削部为左旋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部包括四个左旋刃,所述第二切削部设于所述第一切削部远离所述刀柄的一侧,所述第二切削部为右旋设置,所述第二切削部包括两个右旋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削部的刃径与所述第二切削部的刃径的刃径差的范围为0.03~0.05毫米。进一步地,所述左旋刃与所述右旋刃交错的长度的范围为0.5~2.0毫米。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削部的槽芯部的直径为所述第一切削部的刃径的75%~9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切削部的槽芯部的直径为所述第一切削部的刃径的55%~66%。进一步地,所述左旋刃的刃长范围为4.5~4.8毫米,所述左旋刃的周齿前角的范围为5o~7o。进一步地,所述右旋刃的刃长范围为1.2~1.5毫米,所述右旋刃的周齿前角的范围为13o~15o。进一步地,所述铣削刀头由硬质合金制成。上述铣刀包括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分别为左旋和右旋设置,在铣削过程中,在铣刀径向方向的分力减小,切削较为锋利,同时,切削产生的碎屑可以及时排出,使得工件表面光整,避免了毛刺和刀纹的产生。上述铣刀的第一切削部能够加工工件的钢件部,第二切削部能够加工工件的塑胶部,因此,减少了工件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铣刀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铣刀沿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铣刀沿III-III线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通。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铣刀100,用于铣削工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件包括重叠设置的塑胶部与钢件部,所述铣刀100用于加工贯穿塑胶部与钢件部的通孔。铣刀100包括铣削刀头10与刀柄20,铣削刀头10与刀柄20相连接。铣削刀头10与刀柄20由硬质合金制成,但不限于此。刀柄20用于外接于一加工装置(图未示),以驱动铣削刀头10转动。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铣削刀头1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切削部11和第二切削部12,第一切削部11与刀柄20相连接,第二切削部12设于第一切削部11远离刀柄20的一侧。第一切削部11为左旋设置,第一切削部11包括四个左旋刃111。在本实施方式中,左旋刃111的刃长范围为4.5~4.8毫米,左旋刃111的周齿前角β1的范围为5°~7°。第一切削部11用于插铣工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切削部11用于加工钢件部。第二切削部12为右旋设置,第二切削部12包括两个右旋刃121。在本实施方式中,右旋刃121的刃长范围为1.2~1.5毫米,右旋刃121的周齿前角β2的范围为13°~15°。第二切削部12用于平面铣削工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切削部12用于加工塑胶部。较佳地,第一切削部11的刃径为D1,第二切削部12的刃径为D2,第一切削部11的刃径D1与第二切削部12的刃径D2的刃径差的范围为0.03~0.05毫米。较佳地,左旋刃111与右旋刃121交错的长度L的范围为0.5~2.0毫米。较佳地,第一切削部11的槽芯部的直径D3为第一切削部11的刃径D1的75%~90%。较佳地,第二切削部12的槽芯部的直径D4为第一切削部11的刃径D1的55%~66%。上述铣刀100包括第一切削部11和第二切削部12,第一切削部11和第二切削部12分别为左旋和右旋设置,在铣削过程中,在铣刀径向方向的分力减小,切削较为锋利,同时,切削产生的碎屑可以及时排出,不会堆积,使得工件表面光整,避免了毛刺和刀纹的产生,提升了加工的品质。上述铣刀100的第一切削部11能够加工工件的钢件部,第二切削部12能够加工工件的塑胶部,因此,减少了工件的加工成本。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刀,其包括刀柄及与所述刀柄连接的铣削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刀头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所述第一切削部与所述刀柄相连接,所述第一切削部为左旋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部包括四个左旋刃,所述第二切削部设于所述第一切削部远离所述刀柄的一侧,所述第二切削部为右旋设置,所述第二切削部包括两个右旋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刀,其包括刀柄及与所述刀柄连接的铣削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刀头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所述第一切削部与所述刀柄相连接,所述第一切削部为左旋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部包括四个左旋刃,所述第二切削部设于所述第一切削部远离所述刀柄的一侧,所述第二切削部为右旋设置,所述第二切削部包括两个右旋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部的刃径与所述第二切削部的刃径的刃径差的范围为0.03~0.05毫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刃与所述右旋刃交错的长度的范围为0.5~2.0毫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彦杰蒋益民徐龙李军旗邹淋合
申请(专利权)人:基准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