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38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7:02
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支撑轨道、移动座和感应加热圈,所述支撑轨道平行布置,所述移动座安装在支撑轨道上,能沿支撑轨道作往复运动,所述移动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液压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堵头上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通过管路与充气装置相连,所述移动座上设有升降支撑座,所述升降支撑座位于移动座两端的堵头之间,所述感应加热圈设在支撑轨道上方,所述移动座两端的堵头及堵头之间的铸铁管能在感应加热圈中作往复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加工范围广、生产效率高、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等特点。

Equipment for PE Pipe Lining in Cast Iron Pipe

The equipment of PE pipe lined with cast iron pipe includes feeding mechanism, feeding mechanism, supporting track, moving seat and induction heating ring. The supporting track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moving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supporting track and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supporting track. The two ends of the moving sea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plugs. The plug and the hydraulic drive machine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The structure is connected, and the plug is provided with an inflatable hol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flatable device through a pipeline. The movabl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support seat. The lifting support seat is between the plugs at both ends of the movable seat, the induction heating ring is arranged above the supporting track, and the plugs at both ends of the movable seat and the casting between the plugs are arranged. The iron pipe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in the induction heating rin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wide processing range,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large-sca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铸铁管内衬PE管的加热工艺是将拉入PE管的铸铁管至于加热池中加热,其存在的缺陷是:生产效率低下,不适宜于规模化生产,且不适宜于大口径管材加热等。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适宜于规模化生产,以及适宜于大口径管材加热的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适宜于规模化生产,以及适宜于大口径管材加热的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支撑轨道、移动座和感应加热圈,所述支撑轨道平行布置,所述移动座安装在支撑轨道上,能沿支撑轨道作往复运动,所述移动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液压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堵头上设有,所述充气孔通过管路与充气装置相连,所述移动座上设有升降支撑座,所述升降支撑座位于移动座两端的堵头之间,所述感应加热圈设在支撑轨道上方,所述移动座两端的堵头及堵头之间的铸铁管能在感应加热圈中作往复运动。进一步,所述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位于地面上,所述支撑轨道安装在基坑内。进一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与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的链条固定连接,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与第一动力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移动架通过驱动机构能在机座和移动座之间作往复运动;所述下料机构的结构与上料机构的结构相同。进一步,所述移动座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支撑轨道相连,其中,所述支撑轨道上设有齿条,所述移动座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传动轴与第二动力驱动机构相连。进一步,所述升降支撑座为气缸升降支撑座。进一步,所述感应加热圈安装在位于支撑轨道外的支架上。进一步,所述升降支撑座前后设有感应器,在移动座向前运行过程中,当升降支撑座前端感应器感应感应加热圈一侧支架时,升降支撑座下降,从感应加热圈下方穿过,当升降支撑座后端感应器感应感应加热圈一侧支架时,升降支撑座上升,继续支撑,所有升降支撑座依次如此工作。进一步,所述升降支撑座为四个,所述四个升降支撑座均匀间隔布置在移动座两端的堵头之间。进一步,所述感应加热圈设在支撑轨道中间位置上方。进一步,所述感应加热圈与移动座两端的堵头共中心线。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支撑轨道、移动座和感应加热圈,上下料可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非常简便,且通过控制移动座的速度和感应加热圈加热温度来控制加热过程,加热效果好,且节能环保。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加工大口径管材(≥2.6m),也可适用于承插式铸铁管和其他金属管的加工,加工范围广,生产效率高,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料机构,2、下料机构,3、支撑轨道,4、移动座,5、感应加热圈,6、堵头,7、液压驱动机构,8、升降支撑座,9、球墨铸铁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球墨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包括上料机构1、下料机构2、支撑轨道3、移动座4和感应加热圈5,所述支撑轨道3平行布置,所述移动座4安装在支撑轨道3上,能沿支撑轨道3作往复运动,所述移动座4的两端分别设有堵头6,所述堵头6与液压驱动机构7相连,所述堵头6上设有充气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充气孔通过管路与充气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所述移动座4上设有四个升降支撑座8,所述四个升降支撑座8位于移动座4两端的堵头之间,所述感应加热圈5设在支撑轨道6中间位置上方,所述感应加热圈5与移动座4两端的堵头6共中心线,所述移动座4两端的堵头6及堵头6之间的铸铁管能在感应加热圈5中作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1和下料机构2位于地面上,所述支撑轨道3安装在基坑内,在上料机构1的作用下,能将拉入PE管的球墨铸铁管9移至移动座4上的升降支撑座8上,在下料机构2的作用下,能将内衬PE管的球墨铸铁管9从移动座4上的升降支撑座8移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与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的链条固定连接,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与第一动力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移动架通过驱动机构能在机座和移动座4之间作往复运动。所述下料机构2的结构与上料机构1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座4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支撑轨道3相连,其中,所述支撑轨道3上设有齿条,所述移动座4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传动轴与第二动力驱动机构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支撑座8为气缸升降支撑座。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加热圈5安装在位于支撑轨道3外的支架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支撑座8前后设有感应器,当升降支撑座8前端感应器感应感应加热圈5一侧支架时,升降支撑座8下降,从感应加热圈5下方穿过,当升降支撑座8后端感应器感应感应加热圈5一侧支架时,升降支撑座8上升,继续支撑装有PE管的球墨铸铁管9,所有升降支撑座8依次如此工作,完成整个加热过程。本实施例中,所述四个升降支撑座8均匀间隔布置在移动座4两端的堵头之间。本实施例中,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上料机构1和下料机构2的第一动力驱动机构、移动座4的第二动力驱动机构、液压驱动机构7、充气装置、升降支撑座8相连,从而控制上料机构1和下料机构2、移动座4、液压驱动机构7、充气装置、升降支撑座8执行相应动作。工作过程:首先,将拉入PE管的球墨铸铁管9放置在上料机构1上,在上料机构1的作用下,装有PE管的球墨铸铁管9被移至移动座4上的升降支撑座8上,上料机构1的移动架回位;然后启动升降支撑座8,使装有PE管的球墨铸铁管9上升到一定高度,在液压驱动机构7的作用下,使移动座4两端的堵头6封住装有PE管的球墨铸铁管9,接着向装有PE管的球墨铸铁管9内充气,充完气后,启动感应加热圈5,启动移动座4的动力机构,移动座4沿支撑轨道3靠近感应加热圈5,当升降支撑座8前端感应器触发感应加热圈一侧支架时,升降支撑座8下降,装有PE管的球墨铸铁管9穿过感应加热圈5被加热,当升降支撑座8移到感应加热圈5的另一边后(从感应加热圈5下方穿过),升降支撑座8后端感应器触发感应加热圈一侧支架后,升降支撑座8回位,后面的升降支撑座8依次如此工作,直至整个装有PE管的球墨铸铁管9穿过感应加热圈5完成加热过程,接着放气、堵头松开收回,升降支撑座8下降,在下料机构2的作用下,将内衬PE管的球墨铸铁管9移出移动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支撑轨道、移动座和感应加热圈,所述支撑轨道平行布置,所述移动座安装在支撑轨道上,能沿支撑轨道作往复运动,所述移动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液压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堵头上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通过管路与充气装置相连,所述移动座上设有升降支撑座,所述升降支撑座位于移动座两端的堵头之间,所述感应加热圈设在支撑轨道上方,所述移动座两端的堵头及堵头之间的铸铁管能在感应加热圈中作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支撑轨道、移动座和感应加热圈,所述支撑轨道平行布置,所述移动座安装在支撑轨道上,能沿支撑轨道作往复运动,所述移动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液压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堵头上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孔通过管路与充气装置相连,所述移动座上设有升降支撑座,所述升降支撑座位于移动座两端的堵头之间,所述感应加热圈设在支撑轨道上方,所述移动座两端的堵头及堵头之间的铸铁管能在感应加热圈中作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位于地面上,所述支撑轨道安装在基坑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与链轮链条传动机构的链条固定连接,所述链轮链条传动机构与第一动力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移动架通过驱动机构能在机座和移动座之间作往复运动,所述下料机构的结构与上料机构的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铸铁管内衬PE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支撑轨道相连,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和飞尹希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振辉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