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32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该推车送餐机器人,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机器人本体,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套接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套,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左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该推车送餐机器人,通过设置了支撑杆、轴承、金属管和橡胶套,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有效地减少碰撞,当有人碰到机器人的表面时,通过轴承的作用,使得支撑杆会进行转动,然后支撑杆表面的金属管发生转动,使得人的位置发生偏离,不会与机器人直接碰撞,然后通过设置有转轮,使得机器人不会与墙面发生碰撞。

A Bullet Delivery Robo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art feeding robo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bots. The trolley feeding robot includes a base and a box body. The top of the base is welded with a robot body. The left side of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bearing. The inner ring of the bearing is inserted with a support rod.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 rod is socketed with a metal pipe. The surface of the metal pipe is bonded with a rubber sleeve.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welded on the left side. The trolley feeding robo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collision when it is used by setting support rod, bearing, metal tube and rubber sleeve. When someone touches the surface of the robot, the support rod will rotate through the action of bearing, and then the metal tube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pport rod will rotate, so that the collision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Man's position deviates from that of the robot and does not collide directly with it. Then, by setting up a runner, the robot will not collide with th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
技术介绍
传菜机器人,也称为送餐机器人,主要目的是减轻餐厅服务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餐厅的工作效率以及盈利状况,传菜机器人可以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路线,按指令端盘送餐到指定桌台,发出语音提示后由顾客或者服务员将餐盘转移到餐桌。也可以加挂推车,完成餐厅中的简单重复的体力工作。现有的一些机器人餐厅,往往顾客比较多,由于顾客较多,难免会有一些顾客不小心与机器人发生碰撞,可能会导致机器人所送的餐品遭到破坏,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装置能够有效地减少顾客与机器人发生碰撞,同时能够减少顾客与机器人发生碰撞时的冲击力,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餐品不会发生损坏,避免与顾客之间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解决了现有的机器人餐厅中顾客较多时,顾客不小心与机器人发生碰撞导致机器人所推送的餐饮发生损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包括底座和箱体,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机器人本体,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套接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套,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左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机器人本体的一端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支撑杆顶端的表面套接,所述底座的左侧且位于轴承的下方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轮,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机器人本体的一端焊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部插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右侧与箱体的左侧焊接,所述箱体的右侧焊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右侧粘接有缓冲垫。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左侧焊接有条形块,条形块的内部开设有槽体,所述轴承镶嵌在槽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固定环的上方,且限位块的底部与固定环的顶部搭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下两侧的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有销轴,所述转轮与销轴的表面套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焊接有轮座,所述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脚轮。优选的,所述U形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脚轮的内部与转轴的表面套接。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焊接有轮座,所述轮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脚轮。(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推车送餐机器人,通过设置了支撑杆、轴承、金属管和橡胶套,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有效地减少碰撞,当有人碰到机器人的表面时,通过轴承的作用,使得支撑杆会进行转动,然后支撑杆表面的金属管发生转动,使得人的位置发生偏离,不会与机器人直接碰撞,然后通过设置有转轮,使得机器人不会与墙面发生碰撞,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会由于碰撞而导致机器人在送餐过程中出现意外。2、该推车送餐机器人,通过设置有挡块和缓冲垫,增大了箱体与人之间缓冲,使得人不会直接与箱体接触,从而防止了人直接与箱体发生碰撞而导致机器人在送餐过程中出现意外,然后通过机器人的面部为笑脸设置,能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有效提高了顾客的兴趣,再通过设置有箱体,使得餐品可以放入箱体的内部,使得餐品不会暴露在箱体表面,防止由于剧烈碰撞而导致餐品发生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的机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底座、2箱体、3机器人本体、4支撑杆、5轴承、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圆环、9插块、10金属管、11橡胶套、12固定环、13限位块、14连接块、15凹槽、16销轴、17转轮、18轮座、19U形板、20脚轮、21挡块、22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包括底座1和箱体2,底座1的底部焊接有轮座18,轮座1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U形板19,U形板1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脚轮20,U形板1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脚轮20的内部与转轴的表面套接,箱体2的底部焊接有轮座18,轮座1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U形板19,U形板1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脚轮20,通过脚轮20的作用,使得机器人本体3和箱体2能够通过脚轮20进行移动,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机器人本体3,机器人本体3的表面为笑脸设置,有效地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力,底座1的左侧焊接有条形块,条形块的内部开设有槽体,轴承5镶嵌在槽体的内部,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轴承5,轴承5的内圈插接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顶端焊接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位于固定环12的上方,且限位块13的底部与固定环12的顶部搭接,支撑杆4的表面套接有金属管10,金属管10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套11,设置了支撑杆4、轴承5、金属管10和橡胶套11,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有效地减少碰撞,当有人碰到机器人的表面时,通过轴承5的作用,使得支撑杆4会进行转动,然后支撑杆4表面的金属管10发生转动,使得人的位置发生偏离,不会与机器人直接碰撞,机器人本体3的左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远离机器人本体3的一端焊接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与支撑杆4顶端的表面套接,底座1的左侧且位于轴承5的下方焊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轮17,连接块14的左侧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上下两侧的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有销轴16,转轮17与销轴16的表面套接,通过设置有转轮17,使得机器人不会与墙面发生碰撞,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会由于碰撞而导致机器人在送餐过程中出现意外机器人本体3的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7远离机器人本体3的一端焊接有圆环8,圆环8的内部插接有插块9,插块9的右侧与箱体2的左侧焊接,箱体2的右侧焊接有挡块21,挡块21的右侧粘接有缓冲垫22。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餐具放入箱体2的内部,启动机器人本体3,机器人本体3开始工作,带动脚轮20进行转动,使得该装置在地面进行移动,然后推动箱体2,使得箱体2通过脚轮20在地面进行移动,将箱体2推动到餐桌附近的位置,当有客人不小心与该装置发生碰撞时,支撑杆4会通过轴承5的作用进行转动,然后带动金属管10和橡胶套11进行转动,减少了人体与装置之间的冲击力,当机器人本体3移动到墙体附近时,转轮17会先与墙面接触,然后转轮17在墙面进行滚动,使得装置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会与墙面直接发生碰撞。综上所述,该推车送餐机器人,通过设置了支撑杆4、轴承5、金属管10和橡胶套11,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能够有效地减少碰撞,当有人碰到机器人的表面时,通过轴承5的作用,使得支撑杆4会进行转动,然后支撑杆4表面的金属管10发生转动,使得人的位置发生偏离,不会与机器人直接碰撞,然后通过设置有转轮17,使得机器人不会与墙面发生碰撞,从而使得该装置不会由于碰撞而导致机器人在送餐过程中出现意外,通过设置有挡块21和缓冲垫22,增大了箱体2与人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包括底座(1)和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机器人本体(3),所述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轴承(5),所述轴承(5)的内圈插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表面套接有金属管(10),所述金属管(10)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套(11),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左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远离机器人本体(3)的一端焊接有固定环(12),所述固定环(12)与支撑杆(4)顶端的表面套接,所述底座(1)的左侧且位于轴承(5)的下方焊接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轮(17),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二连接杆(7)远离机器人本体(3)的一端焊接有圆环(8),所述圆环(8)的内部插接有插块(9),所述插块(9)的右侧与箱体(2)的左侧焊接,所述箱体(2)的右侧焊接有挡块(21),所述挡块(21)的右侧粘接有缓冲垫(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包括底座(1)和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机器人本体(3),所述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轴承(5),所述轴承(5)的内圈插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表面套接有金属管(10),所述金属管(10)的表面粘接有橡胶套(11),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左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远离机器人本体(3)的一端焊接有固定环(12),所述固定环(12)与支撑杆(4)顶端的表面套接,所述底座(1)的左侧且位于轴承(5)的下方焊接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轮(17),所述机器人本体(3)的右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二连接杆(7)远离机器人本体(3)的一端焊接有圆环(8),所述圆环(8)的内部插接有插块(9),所述插块(9)的右侧与箱体(2)的左侧焊接,所述箱体(2)的右侧焊接有挡块(21),所述挡块(21)的右侧粘接有缓冲垫(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车送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侧焊接有条形块,条形块的内部开设有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胜松叶桂如吴胜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星宇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