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弹跳手把行李箱防摔弹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21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弹跳手把行李箱防摔弹出装置,包括有一握把,该握把上设有一按钮容室;一按钮,该按钮是设于该按钮容室内,并抵设有一按钮弹簧;一拉杆装置,该拉杆装置是包括有一连结该握把的第一管体和与该第一管体相枢设套接而呈管径渐宽的复数管体,该拉杆装置内并设有一闭锁装置及弹跳装置,该闭锁装置至少包括有一固设于该第一管体底端的第一闭锁机构,该第一闭锁机构包括有一第一闭锁座及第一推杆,该第一推杆是设于该第一闭锁座内,该第一推杆上方是设有一制动件,该制动件是设有一抵部;一弹簧,该弹簧设于该第一闭锁座顶端与该制动件的该抵部之间;一供该按钮按压连动的连动杆,该连动杆是设于该按钮与该制动件之间;藉此,以达到具有防止行李箱的拉杆、握把因行李箱摔落自动弹出的功能,从而增加行李箱使用操作上的安全性、牢固性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李箱拉杆架构,尤指一种当行李箱摔落时可防止拉杆突然被弹出的具弹跳手把行李箱防摔弹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行李箱为了使用的方便,乃于拉杆管体内设有一弹跳装置,当行李箱握把欲行握持时,按压行李箱握把上端的按钮,即可藉该弹跳装置的弹性推抵而使拉杆、握把弹跳出某一适当高度,以便利供握取使用,相关现有技术有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95827号等。如图11所示,用以简易说明此类具有弹跳装置的行李箱拉杆作动状态,其技术手段大体上是在握把90上的一按钮91下方容设有一连动杆92,而该按钮91并受一弹簧93的抵顶,用以提供该按钮91按压后的复位功能,当按压该按钮91时,该连动杆92也被按压连动向下,该连动杆92的向下作动将解除管体94的扣锁,并同时激活一弹跳装置(未图标),藉该弹跳装置的弹力可将已解除扣锁的管体94往上顶推,如此该管体94、握把90将会被顶升起某一高度,以便利使用者的握持及后续管体94(拉杆)的拉伸操作。前述该现有技术虽能藉按钮的按压操作以达到拉杆、握把的自动弹跳功能,但仍有缺失极待改善。例如,行李箱在托运过程中,常会有摔落的情形,而当行李箱正向摔落时,该连动杆会因重力关系而向下作动,此一向下作动也将会同时解除管体的扣锁和激活该弹跳装置,进而使得该管体、握把自动弹跳出,此一突然或非预期的管体、握把弹出动作,将使得行李箱的搬运过程中徒增不便,且极易造成损坏,不但会产生使用者后续使用操作上的困扰,也会造成行李箱托运处理中的纠纷事件。因此,如何克服前述行李箱使用上的缺失问题,诚是业界或有智之士应再加以研发、突破的重点方向。本技术专利技术人基于现有具有自动弹跳装置的行李箱其使用上的缺点及其架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本技术专利技术人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安全性和牢固性的具弹跳手把行李箱防摔弹出装置以促进产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改善上述现有行李箱拉杆装置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具弹跳手把行李箱防摔弹出装置,其具有防止行李箱的拉杆、握把因行李箱摔落自动弹出的功能,从而增加行李箱使用操作上的安全性和牢固性。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弹跳手把行李箱防摔弹出装置,其可透过简易、确实可行的技术来达到解决现有行李箱拉杆、握把非预期弹出的缺点,并且更可适用于现有单拉杆或双拉杆的机构配合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有一握把,该握把上设有一按钮容室;一按钮,该按钮是设于该按钮容室内,并抵设有一按钮弹簧;一拉杆装置,该拉杆装置是包括有一连结该握把的第一管体和与该第一管体相枢设套接而呈管径渐宽的复数管体,该拉杆装置内并设有一闭锁装置及弹跳装置,该闭锁装置至少包括有一固设于该第一管体底端的第一闭锁机构,该第一闭锁机构包括有一第一闭锁座及第一推杆,该第一推杆是设于该第一闭锁座内,该第一推杆上方是设有一制动件,该制动件是设有一抵部;一弹簧,该弹簧设于该第一闭锁座顶端与该制动件的该抵部之间;一供该按钮按压连动的连动杆,该连动杆是设于该按钮与该制动件之间。基于前述架构,该制动件与该第一推杆是呈一体的连结。基于前述架构,该制动件与该第一推杆是呈分离的设置。基于前述架构,该制动件是进一步包括有一用以容设该连动杆的容槽。基于前述架构,该连动杆是与该制动件以螺接、卡固或其它固结模式设置。基于前述架构,该抵部是呈一用以容设该弹簧的容室。基于前述架构,该第一闭锁座下方两侧设有二穿孔容室,该二穿孔容室用以分别抵设有一第一抵件和第二抵件;该第一推杆上并设有长形枢槽及下方一推杆部,该推杆部是设有分别对应抵顶该第一抵件及第二抵件的第一推斜面及第二推斜面。基于前述架构,其中该握把设有中央一齿状通孔,该齿状通孔是对应设有一齿状护管,该齿状护管并设有一供该连动杆穿设的通孔。基于前述架构,其中该按钮底缘两侧凸设有用以抵顶于该握把而防止该按钮向上脱出的抵块,而该连动杆的顶端是插设于该按钮下方的一容室内。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有效防止该拉杆装置、握把非预期或突然的因行李箱率落而产生弹跳。以下结合附图,透过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跳操作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拉伸操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连动杆与第一推杆的组合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按压时连动杆与第一推杆的作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行李箱摔落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防止产生弹跳状态的局部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现有行李箱结构弹跳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及图6所示,为本技术具弹跳手把行李箱防摔弹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有一握把装置10、拉杆装置20、闭锁装置30及弹跳装置40,该握把装置10包括有一握把11,该握把11是由上壳座12及下壳座13组固而成,该上壳座12上设有一按钮容室121,该下壳座13设有底缘一基管131及中央一齿状通孔132,该齿状通孔132是用以对应设置一齿状护管14,该齿状护管14设有一通孔141;该握把11内并设有一按钮15及弹簧17,该按钮15是设于该按钮容室121内,其底缘两侧凸设有抵块151,用以抵顶于上壳座12,防止该按钮15向上脱出,该按钮15内侧是设有一弹簧凹槽153;该弹簧17的顶端是定位设于该按钮15的弹簧凹槽153内,而其下方是抵设于该齿状护管14(或其它适当部位)上,用以对该按钮15提供弹性抵顶力;再者,该按钮15的下方是设有一连动杆18,该连动杆18是活动穿设于该齿状护管14的通孔141内,而该连动杆18的顶端是插设于该按钮15下方的容室152内,用以被该按钮15所按压连动。该拉杆装置20包括有相枢设套接而呈管径渐宽的第一管体21、第二管体22及第三管体23,其中该第一管体21套设固结于该基管131,而该第二、三管体22、23的顶缘是套设梢接有一管套头221、231。该闭锁装置30包括有一第一闭锁机构31及第二闭锁机构32,该第一闭锁机构31是固设于该第一管体21底端,包括有一第一闭锁座33及第一推杆34,该第一闭锁座33是梢接设于该第一管体21的下端,其下方两侧设有二穿孔容室331、332,该穿孔容室331、332用以分别设有一弹簧335、第一抵件333及弹簧336、第二抵件334,该第一抵件333及第二抵件334上是分别设有用以产生推顶作用的第一斜面337及第二斜面338;该第一推杆34是设于该第一闭锁座33内,用以连动该第一抵件333及第二抵件334,该第一推杆34顶端是设有一制动部340(或制动件,请一并参阅图6),该制动部340是进一步形成有一抵部341及容部342,该抵部341是较该第一推杆34的本体下方为宽,而该容部342是用以形成一容槽343,该容槽343可供该连动杆18的底端插设其中,并使该第一推杆34可被该连动杆18所向下连动,也就是说,该制动部340或第一推杆34是设于该连动杆18可向下连动的后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弹跳手把行李箱防摔弹出装置,其包括有一握把(10),该握把上设有一可复归的按钮(15);一拉杆装置(20),该拉杆装置(20)包括一连结该握把(10)的第一管体(21)和与该第一管体(21)相套接而呈管径渐宽的复数外管体(22)、(23),该拉杆装置(20)内并设有一闭锁装置(30)及一弹跳装置(40),其特征在于:该闭锁装置(30)至少包括有一固设于该第一管体(21)底端的第一闭锁机构该第一闭锁机构(31)包括有一第一闭锁座及第一推杆(34),该第一推杆(34)是设于该第一闭锁座(33)内,该第一推杆(34)上方是设有一制动件(340),该制动件(340)是设有一抵部(341);一弹簧(35),该弹簧(35)设于该第一闭锁座(33)顶端与该制动件(340)的该抵部之间;及一供该按钮(15)按压连动的连动杆(18),该连动杆(18)是设于该按钮(15)与该制动件(34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哲宏
申请(专利权)人: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