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60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3:0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包括:轮轴;机轮,所述机轮安装在所述轮轴的右端;弹性杆,所述弹性杆倾斜连接在机身的起落架拔叉与所述轮轴的之间;柔性支撑杆,所述柔性支撑杆倾斜连接在所述弹性杆与所述轮轴的左端之间;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倾斜连接在所述柔性支撑杆与所述轮轴之间。本申请提供的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在弹性杆和柔性支撑杆的双重弹性形变的作用下来实现着陆时的缓冲,有效减小着陆时模型飞机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模型飞机。

A Model Aircraft Electric Retractable Landing Gear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odel aircraft electric retractable landing gear, which includes: a wheel axle; a wheel, the wheel is installed at the right end of the wheel axle; an elastic rod, the elastic rod is inclined to be connected between the landing gear pulling fork of the fuselage and the wheel axle; and a flexible support rod, the flexible support rod is inclined to be connected with the elastic rod and the wheel axle. The left end of the wheel axle is between the left end of the wheel axle, and the buffer is inclined connected between the flexible support rod and the wheel axle. The electric retractable landing gear of the model aircraft provided in this application can realize the buffer during landing under the doubl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elastic rod and the flexible support ro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mpact force on the model aircraft during landing, thus protecting the model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
技术介绍
模型飞机是指可以飞行且可以通过遥控等方式实现对飞机的控制的一种玩具,随着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仿真模型飞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模型飞机无论是外形还是布局都要尽可能地逼真。已公开专利CN200910041370.9公开了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旨在一种安装简易、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本专利技术包括支架、起落架拔叉,所述支架内设有线路板、电机、齿轮组、传动轴承、传动螺杆、制动杆,所述电机与线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所述传动螺杆的一端部与所述传动轴承相配合,并穿过所述传动轴承与所述齿轮组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传动螺杆与所述制动杆活动配合,所述起落架拔叉开有配合槽,所述制动杆与所述配合槽相适配。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机轮组件的缓冲性能不佳,模型飞机在着陆时易受到冲击,产生损伤。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机轮组件的缓冲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解决了机轮组件的缓冲性能不佳,模型飞机在着陆时易受到冲击,产生损伤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包括:轮轴;机轮,所述机轮安装在所述轮轴的右端;弹性杆,所述弹性杆倾斜连接在机身的起落架拔叉与所述轮轴的之间;柔性支撑杆,所述柔性支撑杆倾斜连接在所述弹性杆与所述轮轴的左端之间;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倾斜连接在所述柔性支撑杆与所述轮轴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杆具有直杆部、螺旋部和上连接杆,所述直杆部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轮轴的中轴段上,所述螺旋部连接在所述直杆部的上端,所述螺旋部的轴线与所述轮轴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上连接杆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螺旋部的右端,所述上连接杆的上端连接在所述起落架拔叉上。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部的轴线与所述轮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B为12°~16°。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部的轴线与所述轮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B为14°。更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杆的轴线与所述直杆部的轴线之间的夹角H为0°~1.5°。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旋部具有若干个螺旋。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支撑杆具有圆柱部、上扁平部、折弯部和下扁平部,所述圆柱部的上端枢接在所述弹性杆的直杆部上部的固定支架上,所述上扁平部连接在所述圆柱部的下端,所述折弯部连接在所述上扁平部的下端,所述下扁平部连接在所述折弯部的下端,所述下扁平部的下端具有一弯曲部,所述弯曲部抵触在所述轮轴的左轴段的凹腔内。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器具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左端设有球头,所述球头活动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右上端的球状头部内,所述连杆的右端通过弹性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轮轴的中轴段的凸耳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部具有钢轴,所述钢轴的右端具有镶嵌轴段,所述镶嵌轴段上具有弹性体,所述连杆的右端套设在所述弹性体的定位轴的右段,所述定位轴的左段安装在所述凸耳的内孔内。更进一步地,所述折弯部具有若干个折弯,所述折弯呈V型。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弹性杆在模型飞机着陆受到冲击时产生形变起到缓冲的作用,柔性支撑杆可产生形变以缓冲模型飞机着陆时受到的冲击,在弹性杆和柔性支撑杆的双重弹性形变的作用下来实现着陆时的缓冲,有效减小着陆时模型飞机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模型飞机,同时,弹性杆和柔性支撑杆共同作用,相对于单独作用的弹性杆或单独作用的柔性支撑杆承受的冲击力较小,有效地延长了起落架的使用寿命;弹性体具有弹性,在柔性支撑杆受到冲击产生形变拉动缓冲器时,弹性体产生形变,对缓冲器与轮轴的连接处进行保护,减小了冲击对缓冲器与轮轴连接处造成的损伤,使得缓冲器将柔性支撑杆与轮轴弹性的连接在一起,避免了受到冲击时柔性支撑杆与轮轴之间产生损伤,延长了起落架的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弹性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弹性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弹性杆10,直杆部11,螺旋部12,螺旋121,上连接杆13,轮轴20,右轴段21,中轴段22,凸耳221,倾斜孔222,固定螺钉223左轴段23,凹腔231,机轮30,柔性支撑杆40,圆柱部41,上扁平部42,折弯部43,折弯431,下扁平部44,弯曲部45,球状头部46,球窝461,缓冲器50,连杆51,球头52,弹性连接部53,钢轴531,镶嵌轴段5311,环形凸起53111,螺纹轴段5312,弹性体532,定位轴533,弧形凹槽5331,凸缘5332,肩部534,固定支架60,橡胶垫70,锁紧螺母8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下面参考图1至图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包括:弹性杆10、轮轴20、机轮30、柔性支撑杆40和缓冲器50,弹性杆10倾斜连接在机身的起落架拔叉与轮轴20的之间,在模型飞机着陆受到冲击时产生形变起到缓冲的作用,机轮30安装在轮轴20的右端,柔性支撑杆40倾斜连接在弹性杆10与轮轴20的左端之间,可产生形变以缓冲模型飞机着陆时受到的冲击,缓冲器50倾斜连接在柔性支撑杆40与轮轴20之间,起缓冲的作用,在弹性杆10和柔性支撑杆40的双重弹性形变的作用下来实现着陆时的缓冲,有效减小着陆时模型飞机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模型飞机,同时,弹性杆10和柔性支撑杆40共同作用,相对于单独作用的弹性杆10或单独作用的柔性支撑杆40承担的冲击力较小,有效地延长了起落架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弹性杆10具有直杆部11、螺旋部12和上连接杆13,直杆部11的下端连接在轮轴20的中轴段22上,螺旋部12连接在直杆部11的上端,螺旋部12的轴线与轮轴20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上连接杆13的下端连接在螺旋部12的右端,上连接杆13的上端连接在起落架拔叉上,螺旋部12具有若干个螺旋121,弹性杆10由弹簧钢制成,在模型飞机着陆受到冲击时可产生形变来达到缓冲的效果。优选地,螺旋部12的轴线与轮轴2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B为12°~16°,本实施例中,螺旋部12的轴线与轮轴2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B为14°,使得弹性杆10受的冲击力减小,缓冲效果更佳。优选地,上连接杆13的轴线与直杆部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H为0°~1.5°,使得上连接杆13与直杆部11受到的冲击力得到分解和减缓,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所示,轮轴20具有右轴段21、中轴段22和左轴段23,右轴段21、中轴段22和左轴段23从右到左依次连接,机轮30安装在轮轴20的右轴段21上,中轴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轴(20);机轮(30),所述机轮(30)安装在所述轮轴(20)的右端;弹性杆(10),所述弹性杆(10)倾斜连接在机身的起落架拔叉与所述轮轴(20)的之间;柔性支撑杆(40),所述柔性支撑杆(40)倾斜连接在所述弹性杆(10)与所述轮轴(20)的左端之间;缓冲器(50),所述缓冲器(50)倾斜连接在所述柔性支撑杆(40)与所述轮轴(2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轴(20);机轮(30),所述机轮(30)安装在所述轮轴(20)的右端;弹性杆(10),所述弹性杆(10)倾斜连接在机身的起落架拔叉与所述轮轴(20)的之间;柔性支撑杆(40),所述柔性支撑杆(40)倾斜连接在所述弹性杆(10)与所述轮轴(20)的左端之间;缓冲器(50),所述缓冲器(50)倾斜连接在所述柔性支撑杆(40)与所述轮轴(2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10)具有直杆部(11)、螺旋部(12)和上连接杆(13),所述直杆部(11)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轮轴(20)的中轴段(22)上,所述螺旋部(12)连接在所述直杆部(11)的上端,所述螺旋部(12)的轴线与所述轮轴(20)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上连接杆(13)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螺旋部(12)的右端,所述上连接杆(13)的上端连接在所述起落架拔叉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部(12)的轴线与所述轮轴(2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B为12°~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部(12)的轴线与所述轮轴(2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B为1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13)的轴线与所述直杆部(1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H为0°~1.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飞机电动收放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部(12)具有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津研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