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06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接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板,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侧对称设有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所述底板的上侧对称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放置板的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对现有的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进行改进,在装置上加设多个用于不同状态基质混合的搅拌桶,通过搅拌轴对搅拌桶内的基质进行搅拌,可以生产不同状态的基质,不需要购买其他设备,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A Mixing Devic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Powder and Mushroom Culture Matri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xing device of Chinese medicine powder and mushroom culture medium,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he upper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connected with it,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sleeved with a limit plate connected with it slid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placing plate fixed with the placing plate. The upper side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stirring barrel and a second stirring barrel,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screw rod connected with its rotation. The screw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front side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late connected with it, and the fixed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rear side of the plac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he existing mixing devic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powder and mushroom culture medium, adding several stirring barrels for mixing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the device, stirring the substrates in the stirring barrel through the stirring shaft, and producing substrates in different states without purchasing other equipment. It greatly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培养基生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菌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元素,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降血脂、抗肿瘤、抗放射性和预防肝硬化等作用。在春夏之交呼吸道疾病流行时,它的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的作用更为人们所看中。中药材与菌菇类的培养需要用到培养基质,在培养基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混合装置,但是现有的混合装置只能对单种状态的培养基质进行混合,当混合不种状态的基质时,需要购买其其他设备,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混合装置只能对单种状态的培养基质进行混合,当混合不种状态的基质时,需要购买其其他设备,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而提出的一种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接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板,所述转动轴的上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侧对称设有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所述底板的上侧对称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放置板的后侧,所述固定板的竖直方向上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搅拌轴,所述固定板的上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桶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水箱,所述水箱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插设上再第二搅拌桶内,所述水箱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推板,所述推板的左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另一端贯穿水箱的一端侧壁并与其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下侧设有多个与其固定连接的插杆,所述底板的上侧设有多个与插杆卡接的插槽。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侧对称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下端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上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电动机,所述电三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竖直方向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插设在螺纹孔中并与其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均与放置板卡接,所述第一搅拌桶和第二搅拌桶的上侧设有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现有的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进行改进,在装置上加设多个可用于不同状态基质混合的搅拌桶,通过搅拌轴对搅拌桶内的基质进行搅拌,可以生产不同状态的基质,不需要购买其他设备,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顶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转动轴、3放置板、4限位板、5插杆、6第一搅拌桶、7第二搅拌桶、8螺纹杆、9连接块、10固定板、11搅拌轴、12连接座、13水箱、14推板、15齿条、16齿轮、17注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2,转动轴2上套接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板4,限位板4的下侧设有多个与其固定连接的插杆5,底板1的上侧设有多个与插杆5卡接的插槽,向下推动限位板4,通过限位板4上的插杆5与底板1上的插槽卡接对转动轴2限位,防止在搅拌轴11工作时,转动轴2转动,限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选取不同的搅拌桶,转动轴2的上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放置板3,放置板3的上侧对称设有第一搅拌桶6和第二搅拌桶7,第一搅拌桶6和第二搅拌桶7均与放置板3卡接,第一搅拌桶6和第二搅拌桶7的上侧设有开口,底板1的上侧对称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螺纹杆8,底板1的上侧对称设有凹槽,凹槽中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8的下端连接,螺纹杆8上设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竖直方向上设有螺纹孔,螺纹杆8插设在螺纹孔中并与其螺纹连接,通过螺纹杆8与连接块9螺纹连接传动,方便调节搅拌轴11的高度,连接块9的前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0,固定板10位于放置板3的后侧,固定板10的竖直方向上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搅拌轴11,固定板10的上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11连接,第二搅拌桶7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座12,连接座12的上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水箱13,水箱13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注水管17,注水管17的另一端插设上再第二搅拌桶7内,水箱13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推板14,推板14的左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齿条15,齿条15的另一端贯穿水箱13的一端侧壁并与其滑动连接,连接座12的上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电动机,电三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齿条15啮合连接的齿轮16,由于齿轮16与齿条15啮合连接传动,所以齿轮16转动,将带动与齿条15连接的推板14向着第二搅拌桶7的方向运动,使得水箱13内的水通过注水管17进入到第二搅拌桶7内,从而生产半固体基质。实施例1:本技术中,当需要对固体培养基质进行混合装置时,首先将培养基质倒入第一搅拌桶6内,再转动转动轴2,使得第一搅拌轴6转动至搅拌轴11的下方,然后启动第二电动机,通过第二电动机带动螺纹杆8转动,由于螺纹杆8与连接块9螺纹连接传动,所以螺纹杆8转动,将使得固定板10下降,搅拌轴11运动至第一搅拌桶6内,再向下推动限位板4,通过限位板4上的插杆5与底板1上的插槽卡接对转动轴2限位,最后启动第一电动机,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搅拌轴11转动,通过搅拌轴11对第一搅拌桶6内的培养基质进行搅拌混合;实施例2:当需要对半固体培养基质进行混合装置时,首先将培养基质倒入第二搅拌桶7内,再转动转动轴2,使得第二搅拌轴7转动至搅拌轴11的下方,然后启动第二电动机,通过第二电动机带动螺纹杆8转动,由于螺纹杆8与连接块9螺纹连接传动,所以螺纹杆8转动,将使得固定板10下降,搅拌轴11运动至第二搅拌桶7内,再向下推动限位板4,通过限位板4上的插杆5与底板1上的插槽卡接对转动轴2限位,启动第三电动机,通过第三电动机带动齿轮16转动,由于齿轮16与齿条15啮合连接传动,所以齿轮16转动,将带动与齿条15连接的推板14向着第二搅拌桶7的方向运动,使得水箱13内的水通过注水管17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上套接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板(4),所述转动轴(2)的上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上侧对称设有第一搅拌桶(6)和第二搅拌桶(7),所述底板(1)的上侧对称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上设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前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位于放置板(3)的后侧,所述固定板(10)的竖直方向上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搅拌轴(11),所述固定板(10)的上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11)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桶(7)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的上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水箱(13),所述水箱(13)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注水管(17),所述注水管(17)的另一端插设上再第二搅拌桶(7)内,所述水箱(13)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推板(14),所述推板(14)的左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齿条(15),所述齿条(15)的另一端贯穿水箱(13)的一端侧壁并与其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材粉末与菌菇培养基质混合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上套接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板(4),所述转动轴(2)的上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上侧对称设有第一搅拌桶(6)和第二搅拌桶(7),所述底板(1)的上侧对称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上设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前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位于放置板(3)的后侧,所述固定板(10)的竖直方向上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搅拌轴(11),所述固定板(10)的上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11)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桶(7)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12)的上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水箱(13),所述水箱(13)的一端设有与其连通的注水管(17),所述注水管(17)的另一端插设上再第二搅拌桶(7)内,所述水箱(13)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推板(14),所述推板(14)的左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齿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张红瑞于婷婷魏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永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