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纺集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55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环锭纺集束器,属于纺纱技术领域,解决支撑翼沿支撑轴发生横向窜动致使纤维丝束脱离集束器甚至支撑翼从支撑轴上脱落导致集束器报废的情况,本案的环锭纺集束器包括支撑轴、安装在支撑轴两端部上的一对支撑翼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轴上的集束头,各个支撑翼包括穿设在支撑轴上的一对支脚、连接在支脚上的翼板,一对支脚之间具有间距,支撑轴上套设有用于限制支撑翼沿支撑轴的轴向窜动的定位圈,定位圈位于间距内,本案通过定位圈与支撑轴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限制支撑翼沿支撑轴横向移动,有效避免支撑翼在支撑轴上发生横向窜动甚至出现集束器发生报废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锭纺集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
,特别涉及一种环锭纺集束器。
技术介绍
集束器通常包括一支撑轴、安装在支撑轴两端部上的一对支撑翼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轴上的集束头,集束头具有供多股纤维引入其中的集束槽。纤维纱在纺纱过程中,通常通过罗拉牵引纤维行进,牵引罗拉的外表面上一部分设有花纹或沟槽,一部分为光滑壁面,在牵引纤维移动行进时,通过其上的花纹或沟槽对纤维施加摩擦力以带动纤维行进,支撑翼与牵引罗拉的光滑壁面滚动摩擦接触,多股纤维通过集束头拧成一股纤维丝束。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支撑翼与支撑轴之间通常为间隙配合,这是为了方便调节两支撑翼之间的间距,但是这样一来,支撑翼在支撑轴上容易发生松动情况,进而出现两支撑翼中的一个发生横向窜动,即支撑翼从牵引罗拉的光滑壁面窜动至带有花纹或沟槽的壁面上,致使纤维丝束脱离集束槽,影响集束器的正常使用,甚至出现支撑翼从支撑轴的端部脱落致使集束器报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支撑翼在支撑轴上发生横向窜动的环锭纺集束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锭纺集束器,包括支撑轴、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两端部上的一对支撑翼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的集束头,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的支撑翼包括穿设在所述支撑轴上的一对支脚、连接在所述支脚上的翼板,一对所述的支脚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支撑轴上套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支撑翼沿所述支撑轴的轴向窜动的定位圈,所述的定位圈位于所述的间距内。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圈由橡胶材质制成。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圈的内表面开设有多条沿周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的支撑轴上对应该定位圈的位置设有滚花。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轴的直径为3㎜~5㎜,所述支撑轴的长度为300~40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翼的长度为80㎜~12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集束头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的集束头均匀布置在所述的支撑轴上。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的集束头之间的间距为100㎜~15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轴的一端部具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的支撑轴的另一端部具有第二连接头,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环锭纺集束器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能够拆卸的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头上具有插孔,所述的第二连接头上具有可插入在所述的插孔内的插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案通过在支撑轴上安装定位圈,通过该定位圈与支撑轴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限制支撑翼沿支撑轴横向移动,有效避免支撑翼在支撑轴上发生横向窜动甚至出现集束器发生报废的情况。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环锭纺集束器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环锭纺集束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100、环锭纺集束器;200、纤维;300、纤维丝束;400、牵引罗拉;1、支撑轴;11、第一连接头;12、第二连接头;2、支撑翼;21、支脚;22、翼板;23、定位圈;3、集束头。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与附图2中所示的环锭纺集束器的位置关系相对应。根据附图1所示,环锭纺集束器100,它包括支撑轴1、安装在支撑轴1两端部上的一对支撑翼2以及安装在支撑轴1上的集束头3,支撑翼2包括穿设在支撑轴1上的一对支脚21、连接在支脚21上的翼板22,一对支脚21之间具有间距。本例中,支撑轴1的直径为3㎜~5㎜,优选为5㎜,支撑轴1的长度为300~400㎜,优选为400㎜。支撑翼2的长度为80㎜~120㎜,优选为120㎜。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支撑轴1上安装有两个集束头3,这两个集束头3之间的间距为100㎜~150㎜,优选为150㎜。当然,一个支撑轴上也可安装多个集束头,且这些集束头均匀布置在支撑轴上。本案的环锭纺集束器100在使用时,为了便于将多个环锭纺集束器100串接起来,支撑轴1的一端部具有第一连接头11,支撑轴1的另一端部具有第二连接头12,相邻两个环锭纺集束器100的第一连接头11与第二连接头12可拆卸的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头11上具有插孔,第二连接头12上具有与此插孔相匹配的插针。通过其中一个环锭纺集束器的第二连接头12上的插针插入另一个环锭纺集束器的第一连接头11的插孔内,从而将相邻两个环锭纺集束器串接在一起。为了限制支撑翼2沿支撑轴1的轴向窜动,支撑轴1上套设有定位圈23,该定位圈23由橡胶材质制成,其夹紧在支撑轴1的外表面上。为了增大定位圈23与支撑轴1之间的摩擦力,定位圈23的内表面开设有多条沿周向延伸的凹槽,支撑轴1上对应该定位圈23的位置设有滚花。根据附图2所示,本案的环锭纺集束器100在使用时,其设置在前后两个牵引罗拉400之间,支撑翼2的下表面与两牵引罗拉400的光滑壁面滚动摩擦接触,多股纤维200被引入集束头3并形成一股纤维丝束300,定位圈23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支撑翼2沿支撑轴1轴向窜动,避免支撑翼2从光滑壁面移动至粗糙壁面,甚至从支撑轴1上脱落,影响集束器正常使用,避免集束器报废的情况。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锭纺集束器,包括支撑轴(1)、安装在所述支撑轴(1)两端部上的一对支撑翼(2)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轴(1)上的集束头(3),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的支撑翼(2)包括穿设在所述支撑轴(1)上的一对支脚(21)、连接在所述支脚(21)上的翼板(22),一对所述的支脚(21)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支撑轴(1)上套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支撑翼(2)沿所述支撑轴(1)的轴向窜动的定位圈(23),所述的定位圈(23)位于所述的间距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锭纺集束器,包括支撑轴(1)、安装在所述支撑轴(1)两端部上的一对支撑翼(2)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轴(1)上的集束头(3),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的支撑翼(2)包括穿设在所述支撑轴(1)上的一对支脚(21)、连接在所述支脚(21)上的翼板(22),一对所述的支脚(21)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支撑轴(1)上套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支撑翼(2)沿所述支撑轴(1)的轴向窜动的定位圈(23),所述的定位圈(23)位于所述的间距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纺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圈(23)由橡胶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锭纺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圈(23)的内表面开设有多条沿周向延伸的凹槽,所述的支撑轴(1)上对应该定位圈(23)的位置设有滚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纺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轴(1)的直径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耀华章宇罗亚铃黄建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