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77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结构,自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通风筒、第二通风筒和第三通风筒,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条和第三导向条相互配合的在第二通道中形成上消音通道和下消音通道;第一导向条上向第一通道延伸的设有一个主轴,主轴与第一通道同轴设置,主轴的前端设有风扇,风扇将风自第一通道分成上下两股进入第二通道,再经过上消音通道和下消音通道消音后汇集在第三通道中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幅提高了消音效果。

A Noise-muffling Ventilation Structure for Ships

The invention proposes a marine muffling ventila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the first ventilator, the second ventilator and the third ventilator in turn from front to back. The first guiding plate, the second guiding plate, the second guiding strip and the third guiding strip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n upper muffling passage and a lower muffling passage in the second passage. There is a spindle extending upward to the first passage of the guide strip. The spindle is coaxially arranged with the first passage. The front end of the spindle is equipped with a fan. The fan divides the fan from the first passage into two upper and lower strands and enters the second passage. After the upper and lower silencing passages are silenced, the fan is collected and discharged in the third passage. The invention greatly improves. The noise reduc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音通风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船舶工程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对船舶内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来说,船舱位于船舶内部,需要风机将空气从设置在甲板上的通风筒通入船舱内,以维护船舱内的空气循环,提高环境质量。目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通风筒以实现舱内换气,外部空气经通风筒进入船舱内。风机运转将空气送入通风筒的过程中噪声较大,尤其在风浪较大时,自通风筒内通过的气流噪声更为明显,传统的通风筒并没有设置消音设备,导致舱内环境质量较差,影响船员的工作及生活。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传统通风筒噪声大的问题选择在通风筒内壁上设置消音结构以减小气流噪音,但是传统的消音结构需要在通风筒内壁上包覆玻璃丝布并配合消音孔板使用。专利CN201720783900.7公开了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筒,通过在筒体进风口处设置消音百叶窗,在正常通风时即起到消音的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风筒内噪声较大的问题。而且合成橡胶吸音板为超静吸音板,与传统的吸音棉相比不需包覆玻璃丝布及孔板,安装操作方便,成本低,可进一步提高消音效果。通过设置消音弯头,可实现气流流动过程中的不断换向,进一步降低噪音,增加消音效果,以减少船厂对舱内的消音处理。专利CN201520236511.3公开了一种自动式涡轮通风器,包括通风器本体,通风器本体一侧为进气口,另一侧为排气口,在所述通风器本体的排气口一侧设置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内设置有消声板和消声块,且在所述消声板和消声块分别开设有第一消音孔和第二消音孔,所述第一消音孔和第二消音孔沿着所述消音器的轴线方向设置。但是上述结构的通风结构应用到船舶运行环境中时,消音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结构,大幅提高了消音效果。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结构,自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通风筒、第二通风筒和第三通风筒,第一通风筒内设有圆柱体结构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风筒中设有截面为正方形结构的第二通道,第三通风筒中设有前大后小的圆台形结构的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的内径为d1,第二通道的边长为L1,第三通道与第二通道连接端的内径为d2,d2=L1=2*d1,第一通道通过位于第二通风筒前壁中部的第一开口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通过两个第二开口与第三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的前端设有第一分隔条,第一分隔条垂直的固定在第二通道其中的两个侧壁之间,且第一分隔条的前端向第一开口中延伸的设有第一导向条,第一导向条将第一开口分隔成第一上开口和第一下开口,第一导向条的截面形状为前小后大的等腰梯形结构;第一分隔条的上下两侧分别倾斜向后的设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镜像设置,第一导向板与第二通道的上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渡通道、第二导向板与第二通道的下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渡通道;第二通道的上壁和下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导向条,第二导向条与第一分隔条相平行的固定在第二通道中、且两个第二导向条分别位于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的后方,第二导向条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结构;第二通道的后壁上设有第三导向条,第三导向条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第三导向条的底边固定在第二通道后壁的中部,第三导向条的顶角向前设置且与固定在第一分隔条后端的第一固定条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条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结构;两个第二开口分别位于第三导向条的上下两端;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条和第三导向条相互配合的在第二通道中形成上消音通道和下消音通道;第一导向条上向第一通道延伸的设有一个主轴,主轴与第一通道同轴设置,主轴的前端设有风扇,风扇将风自第一通道分成上下两股进入第二通道,再经过上消音通道和下消音通道消音后汇集在第三通道中排出。进一步的,第一导向条与第二通风筒前壁之间的夹角a为20°。进一步的,第三导向条截面所呈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顶角b为37°。进一步的,第三导向条中设有消音腔,消音腔中填充消音棉。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条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条固定一个截面为圆弧形结构的第三导向板,第三导向板上设有多个消音孔,第三导向板与第一固定条之间的空腔中填充消音棉。进一步的,第三通风筒的后端设有一圈导向通道,导向通道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的,第一通道的前端和导向通道的后端分别设有一个滤网。进一步的,第一通道中自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滤风板、第二滤风板、第三滤风板、第三滤风板、第二滤风板和第一滤风板,第一滤风板上设有一圈第一通孔,第二滤风板上同轴的设有两圈第二通孔,第三滤风板上同轴的设有三圈第三通孔,第一通孔的孔径为d3、第二通孔的孔径为d4、第三通孔的孔径为d5,d5:d4:d3=1:2: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消音通风结构设置在船舶的舱壁上,风扇将风自第一通道过滤消能后,分成上下两股进入第二通道,再经过上消音通道和下消音通道消音后汇集在第三通道中排出;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多级消音,大幅的提高了消音效果,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3为第一通风筒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第一通风筒1、第二通风筒2、第三通风筒3,、第一通道4、第二通道5、第三通道6、第一分隔条7、第一导向条8、第一导向板9、第二导向板10、第一过渡通道11、第二过渡通道12、第二导向条13、第三导向条14、第一固定条15、第一开口16、第二开口17、上消音通道18、下消音通道19、主轴20、风扇21、消音腔22、连接条23、第三导向板24、消音孔25、空腔26、导向通道27、滤网28、第一滤风板29、第二滤风板30、第三滤风板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第三通孔34。如图所示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结构,自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通风筒1、第二通风筒2和第三通风筒3,第一通风筒内设有圆柱体结构的第一通道4,第二通风筒中设有截面为正方形结构的第二通道5,第三通风筒中设有前大后小的圆台形结构的第三通道6,第一通道的内径为d1,第二通道的边长为L1,第三通道与第二通道连接端的内径为d2,d2=L1=2*d1,第一通道通过位于第二通风筒前壁中部的第一开口16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通过两个第二开口与第三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的前端设有第一分隔条7,第一分隔条垂直的固定在第二通道其中的两个侧壁之间,且第一分隔条的前端向第一开口中延伸的设有第一导向条8,第一导向条将第一开口分隔成第一上开口和第一下开口,第一导向条的截面形状为前小后大的等腰梯形结构;第一分隔条的上下两侧分别倾斜向后的设有第一导向板9和第二导向板10,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镜像设置,第一导向板与第二通道的上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渡通道11、第二导向板与第二通道的下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渡通道12;第二通道的上壁和下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导向条13,第二导向条与第一分隔条相平行的固定在第二通道中、且两个第二导向条分别位于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的后方,第二导向条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结构;第二通道的后壁上设有第三导向条14,第三导向条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第三导向条的底边固定在第二通道后壁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结构,其特征为,自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通风筒、第二通风筒和第三通风筒,第一通风筒内设有圆柱体结构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风筒中设有截面为正方形结构的第二通道,第三通风筒中设有前大后小的圆台形结构的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的内径为d1,第二通道的边长为L1,第三通道与第二通道连接端的内径为d2,d2=L1=2*d1,第一通道通过位于第二通风筒前壁中部的第一开口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通过两个第二开口与第三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的前端设有第一分隔条,第一分隔条垂直的固定在第二通道其中的两个侧壁之间,且第一分隔条的前端向第一开口中延伸的设有第一导向条,第一导向条将第一开口分隔成第一上开口和第一下开口,第一导向条的截面形状为前小后大的等腰梯形结构;第一分隔条的上下两侧分别倾斜向后的设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镜像设置,第一导向板与第二通道的上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渡通道、第二导向板与第二通道的下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渡通道;第二通道的上壁和下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导向条,第二导向条与第一分隔条相平行的固定在第二通道中、且两个第二导向条分别位于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的后方,第二导向条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结构;第二通道的后壁上设有第三导向条,第三导向条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第三导向条的底边固定在第二通道后壁的中部,第三导向条的顶角向前设置且与固定在第一分隔条后端的第一固定条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条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结构;两个第二开口分别位于第三导向条的上下两端;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条和第三导向条相互配合的在第二通道中形成上消音通道和下消音通道;第一导向条上向第一通道延伸的设有一个主轴,主轴与第一通道同轴设置,主轴的前端设有风扇,风扇将风自第一通道分成上下两股进入第二通道,再经过上消音通道和下消音通道消音后汇集在第三通道中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结构,其特征为,自前向后依次包括第一通风筒、第二通风筒和第三通风筒,第一通风筒内设有圆柱体结构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风筒中设有截面为正方形结构的第二通道,第三通风筒中设有前大后小的圆台形结构的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的内径为d1,第二通道的边长为L1,第三通道与第二通道连接端的内径为d2,d2=L1=2*d1,第一通道通过位于第二通风筒前壁中部的第一开口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通过两个第二开口与第三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的前端设有第一分隔条,第一分隔条垂直的固定在第二通道其中的两个侧壁之间,且第一分隔条的前端向第一开口中延伸的设有第一导向条,第一导向条将第一开口分隔成第一上开口和第一下开口,第一导向条的截面形状为前小后大的等腰梯形结构;第一分隔条的上下两侧分别倾斜向后的设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镜像设置,第一导向板与第二通道的上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渡通道、第二导向板与第二通道的下壁之间形成第二过渡通道;第二通道的上壁和下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导向条,第二导向条与第一分隔条相平行的固定在第二通道中、且两个第二导向条分别位于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的后方,第二导向条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结构;第二通道的后壁上设有第三导向条,第三导向条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第三导向条的底边固定在第二通道后壁的中部,第三导向条的顶角向前设置且与固定在第一分隔条后端的第一固定条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条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结构;两个第二开口分别位于第三导向条的上下两端;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条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虎艾万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