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姜黄素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共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姜黄素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宝库,据统计,1981到2014年上市的1562种药物中有50%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天然产物。可是,天然产物直接成药的比例相当低,仅有4.3%,这是因为天然产物大多具有不利于成药的性质,如低水溶性和低生物利用度,这些不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成为阻碍高活性天然产物成药的重要限制因素。虽然可以通过化学修饰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但是,化学修饰改变了天然产物的共价结构,可能导致脱靶现象并带来毒副作用。药物共晶是近年来兴起一种新的药物固体形态改造方法,与化学修饰法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其不改变化合物的共价结构,因而不会对药物原有的作用方式产生影响。药物共晶通过氢键等非共晶键实现药物活性成分和共晶形成物的结合,适用于可电离和不可电离的分子,而且共晶形成物的选择范围广,克服了传统的改造方法适用范围小的缺点。药物共晶已经在药物的处方前研究和剂型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药物共晶用于药物改造已有不少实例,通过形成共晶改善天然来源的药物活性成分的实例尚不多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姜黄素‑2’‑羟基苯乙酮共晶,其特征在于:姜黄素和2’‑羟基苯乙酮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生成,在X‑射线粉末衍射图样中,共晶在衍射角2θ = 6.877°,8.813°,17.192°,17.533°,23.063°,24.662°,25.507°处有主要峰,在衍射角2θ = 12.215°,13.827°,14.521°,15.077°,15.879°,18.110°,18.769°,19.406°,21.113°,23.645°,26.671°,27.368°,28.214°,29.112°,30.183°处有次要峰,其中2θ值的误差范围为±0.3°;姜黄素‑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姜黄素-2’-羟基苯乙酮共晶,其特征在于:姜黄素和2’-羟基苯乙酮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生成,在X-射线粉末衍射图样中,共晶在衍射角2θ=6.877°,8.813°,17.192°,17.533°,23.063°,24.662°,25.507°处有主要峰,在衍射角2θ=12.215°,13.827°,14.521°,15.077°,15.879°,18.110°,18.769°,19.406°,21.113°,23.645°,26.671°,27.368°,28.214°,29.112°,30.183°处有次要峰,其中2θ值的误差范围为±0.3°;姜黄素-2’-羟基苯乙酮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康,姜柳,周娜,张欣茹,朱亚晴,张贤,吕梦雪,纪丽华,李润,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