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姜黄素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共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姜黄素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药物固体形态的不同会导致多种理化性质,如溶解度、溶出速度和稳定性的不同,进而对药效及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影响,对药物固体形态的选择与改造是药物研发过程的重要环节。目前,药物固体形态的改造主要采用成盐、晶型筛选、形成水合物及溶剂化物、形成共晶(cocrystal)的方法。虽然成盐法是目前采用最多的药物固体形态改造方法,但成盐法要求药物分子中存在可离子化位点,仅适用于可电离的药物。而药物共晶是药物活性成分(activepharmaceuticalingredient)与共晶形成物(cocrystalformer)以氢键等非共晶键形成的晶体,适用于可电离和不可电离的药物,同时,由于共晶形成物的选择范围很广,也克服了成盐法中成盐物质选择范围有限的问题。正因如此,药物共晶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固体形态,将对药物的处方前研究与剂型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关药物共晶的研究也逐渐增加(CrystalGrowthandDesign,9(6):2950),已经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姜黄素‑针枞酚药物共晶,其特征在于:姜黄素和针枞酚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生成,在X‑射线粉末衍射图样中,共晶在衍射角2θ = 8.757°,17.142°,20.304°,22.512°,23.227°,24.614°,26.028°处有主要峰,在衍射角2θ = 11.680°,12.141°,14.508°,15.771°,17.480°,18.051°,18.834°,21.100°,21.504°,23.582°,25.067°,25.631°,26.928°,27.763°处有次要峰,其中2θ值的误差范围为±0.3°;姜黄素‑针枞酚药物共晶属于三斜晶系,其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姜黄素-针枞酚药物共晶,其特征在于:姜黄素和针枞酚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生成,在X-射线粉末衍射图样中,共晶在衍射角2θ=8.757°,17.142°,20.304°,22.512°,23.227°,24.614°,26.028°处有主要峰,在衍射角2θ=11.680°,12.141°,14.508°,15.771°,17.480°,18.051°,18.834°,21.100°,21.504°,23.582°,25.067°,25.631°,26.928°,27.763°处有次要峰,其中2θ值的误差范围为±0.3°;姜黄素-针枞酚药物共晶属于三斜晶系,其轴长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康,张秀珍,吴韦韦,李奥,刘东武,邓洪宽,庞秋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