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萜烯合成酶TPS46基因在防治大螟方面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44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稻萜烯合成酶TPS46基因在防治大螟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大螟引诱剂,所述大螟引诱剂包含所述的水稻萜烯合成酶TPS46基因或其超表达之后的转基因水稻。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大螟引诱剂还包含(E)‑β‑法尼烯、甲基水杨酸、(E)‑α‑香柑油烯、(E)‑β‑石竹烯、α‑葎草烯、芳樟醇、α‑红没药烯及柠檬烯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鉴定出一种超表达于水稻植株上可以显著引诱大螟自然发生的水稻TPS46基因,田间的试验表明超表达该TPS46基因的水稻可以显著降低大螟对于非转基因对照水稻的危害,有益于大螟田间的诱集及综合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萜烯合成酶TPS46基因在防治大螟方面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水稻萜烯合成酶TPS46基因在防治大螟方面的应用,更具体涉及TPS46基因转基因超表达作物后及其调控混合物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为抵御害虫的取食危害,植物逐渐形成了一套复杂有效的防御体系。害虫为害后,植物会增强释放特异性虫害诱导挥发物(Herbivore-InducedPlantVolatiles,HIPVs),这些HIPVs一方面能够直接抵御害虫,包括毒杀或驱避作用,另一方面又能够作为植物的“求救”信号,被天敌识别和利用,在植物的间接防御中挥重要作用。近年来,HIPVs在寄主植物-害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其应用潜力的发掘是害虫-天敌化学生态调控重要的研究方向。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及大螟(SesamiainferensWalker)等螟虫的危害一直是水稻生产上主要的虫害问题,严重影响水稻优质高产及稳产,并严重限制了水稻的增产潜能。目前,化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稻萜烯合成酶TPS46基因在防治大螟方面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萜烯合成酶TPS46基因在防治大螟方面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水稻萜烯合成酶TPS46基因在超表达水稻中所调控的特异性代谢产物在防治大螟方面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代谢产物为(E)-β-法尼烯、甲基水杨酸、(E)-α-香柑油烯、(E)-β-石竹烯、α-葎草烯、芳樟醇、α-红没药烯及柠檬烯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前期构建的TPS46转基因超表达水稻的基础上,筛选种植T2代TPS46转基因阳性水稻;(2)田间随机种植T2代TPS46转基因阳性水稻,确定不同品系水稻TPS46基因的表达量,并明晰TPS46超表达阳性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洋刘宝生方继朝姚晓敏张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