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应力集中系数的电机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78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应力集中系数的电机轴,包括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轴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左端设置有转子连接轴,所述转子连接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连接轴的外侧壁设置有条形块,所述条形块与所述转子连接轴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连接,且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的过渡处设置过渡弧面,由于截面尺寸变化越大,应力集中系数越大,故在阶梯轴截面的突变处采用圆弧过渡,可以显著减小应力集中系数,减小应力集中程度,从而避免出现断轴、弯轴等不利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应力集中系数的电机轴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减少应力集中系数的电机轴。
技术介绍
轴是穿在轴承中间或车轮中间或齿轮中间的圆柱形物件,但也有少部分是方型的。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在弹性力学的角度上看,零件形状急剧变化的地方往往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即其中的应力局部增高,这种现象往往会使得零件出现疲劳裂纹,从而导致静载断裂,所以在轴设计加工中,必须要考虑该现象的影响,否则会出现轴从过渡面断裂的情况,这对电机和机械设备来说,是很严重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应力集中系数的电机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在弹性力学的角度上看,零件形状急剧变化的地方往往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即其中的应力局部增高,这种现象往往会使得零件出现疲劳裂纹,从而导致静载断裂,所以在轴设计加工中,必须要考虑该现象的影响,否则会出现轴从过渡面断裂的情况,这对电机和机械设备来说,是很严重的事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应力集中系数的电机轴,包括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轴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左端设置有转子连接轴,所述转子连接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连接轴的外侧壁设置有条形块,所述条形块与所述转子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连接轴的左端设置有电机轴安装部,所述电机轴安装部与所述转子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安装部的内部开设有花键孔,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右端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轴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电机轴的左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左端设置有过渡弧面,所述过渡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外侧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轴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右侧壁设置有端壳,所述端壳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端壳的右侧壁设置有前壳,所述前壳与所述端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轴的直径为十毫米,且所述第一电机轴的径向跳动量为零点零零三毫米至零点零一毫米。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轴的直径为八毫米,且所述第二电机轴的径向跳动量为零至零点零一一毫米。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轴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过渡弧面,且所述过渡弧面的直径为一点五毫米。优选的,所述过渡弧面的右端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轴,所述过渡弧面的左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轴,且所述过渡弧面的形状为圆弧形。优选的,所述电机轴安装部还包括轴肩,且所述轴肩与所述电机轴安装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与所述电机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连接,且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的过渡处设置过渡弧面,由于截面尺寸变化越大,应力集中系数越大,故在阶梯轴截面的突变处采用圆弧过渡,可以显著减小应力集中系数,减小应力集中程度,从而避免出现断轴、弯轴等不利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过渡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电机轴、11-第一连接轴、12-转子连接轴、13-条形块、14-电机轴安装部、15-花键孔、2-第二电机轴、21-定位孔、22-第二连接轴、23-过渡弧面、3-电机、31-端壳、32-前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少应力集中系数的电机轴,包括第一电机轴1、第二电机轴2和电机3,第一电机轴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1,第一连接轴11与第一电机轴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轴1的左端设置有转子连接轴12,转子连接轴12与第一电机轴1固定连接,转子连接轴12的外侧壁设置有条形块13,条形块13与转子连接轴12固定连接,转子连接轴12的左端设置有电机轴安装部14,电机轴安装部14与转子连接轴12固定连接,电机轴安装部14的内部开设有花键孔15,第一电机轴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电机轴2,第二电机轴2与第一电机轴1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轴2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21,第二电机轴2的左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22,第二连接轴22与第二电机轴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22的左端设置有过渡弧面23,过渡弧面23与第二连接轴22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轴1的外侧设置有电机3,电机3与第一电机轴1转动连接,电机3的右侧壁设置有端壳31,端壳31与电机3固定连接,端壳31的右侧壁设置有前壳32,前壳32与端壳3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22,第一电机轴1和第二电机轴2通过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22连接,且在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22之间的过渡处设置过渡弧面23,由于截面尺寸变化越大,应力集中系数越大,故在阶梯轴截面的突变处采用圆弧过渡,可以显著减小应力集中系数,减小应力集中程度,从而避免出现断轴、弯轴等不利现象。进一步的,第一电机轴1的直径为十毫米,且第一电机轴1的径向跳动量为零点零零三毫米至零点零一毫米。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轴1的径向跳动量在零点零零三毫米至零点零一毫米之间。进一步的,第二电机轴2的直径为八毫米,且第二电机轴2的径向跳动量为零至零点零一一毫米。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轴2的径向跳动量在零至零点零一一毫米之间。进一步的,第一电机轴1与第二电机轴2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弧面23,且过渡弧面23的直径为一点五毫米。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过渡弧面23,且过渡弧面23的直径设置为一点五毫米,可以有效的减少截面尺寸的变化量。进一步的,过渡弧面23的右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22,过渡弧面23的左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1,且过渡弧面23的形状为圆弧形。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22通过过渡弧面23连接,结构简单。进一步的,电机轴安装部14还包括轴肩,且轴肩与电机轴安装部1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机轴安装部14处设置轴肩,方便电机轴的安装。进一步的,电机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轴1,第一电机轴1与电机3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轴1位于电机3的内部,方便电机3带动第一电机轴1的旋转。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电机3带动第一电机轴旋转,通过设置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22,第一电机轴1和第二电机轴2通过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22连接,且在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22之间的过渡处设置过渡弧面23,由于截面尺寸变化越大,应力集中系数越大,故在阶梯轴截面的突变处采用圆弧过渡,可以显著减小应力集中系数,减小应力集中程度,从而避免出现断轴、弯轴等不利现象。尽管已经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应力集中系数的电机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轴(1)、第二电机轴(2)和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轴(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1),所述第一连接轴(11)与所述第一电机轴(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轴(1)的左端设置有转子连接轴(12),所述转子连接轴(12)与所述第一电机轴(1)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连接轴(12)的外侧壁设置有条形块(13),所述条形块(13)与所述转子连接轴(12)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连接轴(12)的左端设置有电机轴安装部(14),所述电机轴安装部(14)与所述转子连接轴(1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安装部(14)的内部开设有花键孔(15),所述第一电机轴(1)的右端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轴(2),所述第二电机轴(2)与所述第一电机轴(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轴(2)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21),所述第二电机轴(2)的左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22),所述第二连接轴(22)与所述第二电机轴(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22)的左端设置有过渡弧面(23),所述过渡弧面(23)与所述第二连接轴(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轴(1)的外侧设置有所述电机(3),所述电机(3)与所述第一电机轴(1)转动连接,所述电机(3)的右侧壁设置有端壳(31),所述端壳(31)与所述电机(3)固定连接,所述端壳(31)的右侧壁设置有前壳(32),所述前壳(32)与所述端壳(3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应力集中系数的电机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轴(1)、第二电机轴(2)和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轴(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11),所述第一连接轴(11)与所述第一电机轴(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轴(1)的左端设置有转子连接轴(12),所述转子连接轴(12)与所述第一电机轴(1)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连接轴(12)的外侧壁设置有条形块(13),所述条形块(13)与所述转子连接轴(12)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连接轴(12)的左端设置有电机轴安装部(14),所述电机轴安装部(14)与所述转子连接轴(1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安装部(14)的内部开设有花键孔(15),所述第一电机轴(1)的右端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轴(2),所述第二电机轴(2)与所述第一电机轴(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轴(2)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21),所述第二电机轴(2)的左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22),所述第二连接轴(22)与所述第二电机轴(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22)的左端设置有过渡弧面(23),所述过渡弧面(23)与所述第二连接轴(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轴(1)的外侧设置有所述电机(3),所述电机(3)与所述第一电机轴(1)转动连接,所述电机(3)的右侧壁设置有端壳(31),所述端壳(31)与所述电机(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立丁旭红仝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旭泉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