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363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该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包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汽车的运动;行星齿轮机构,其输入轴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用于对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差速机构,其输入轴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汽车轮毂之间的转速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实现动力的减速处理,与现有技术中的圆柱齿轮机构相比,结构紧凑输出扭矩大,以便使得该动力输出结构的整体结构紧凑,以减小电动汽车动力传输的尺寸占用空间小,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输出的扭矩,进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加速性等运行性能即提高电动汽车的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低能耗、无污染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电动汽车油耗低、排放少,非常适合城市交通运输,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有着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所以国内外汽车公司和各大高校都在积极研究电动汽车技术。中国公开号为:CN105691177A,公开了一种同轴直驱式电动车桥一体化新结构,由驱动电机、齿轮减速机构、差速机构、驻车机构四大部件组成,连接差速器的右半轴从驱动电机的轴内孔穿过与车轮连接,形成将驱动电机、齿轮减速机构、差速机构三者同轴式安装于车桥上的一体化动力传递平衡式结构;驻车机构设置在齿轮减速机构的中间齿轮轴的轴伸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同轴直驱式电动车桥一体化新结构,齿轮减速机构利用多套圆柱齿轮进行减速,这种减速机构中存在中间轴和中间齿轮以便实现减速,而中间轴和中间齿轮的设置导致减速机构的尺寸较大,且圆柱齿轮传递扭矩小,致使电动汽车输出扭矩小,影响其加速性等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电动汽车通过齿轮减速机构进行减速致使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尺寸大、输出扭矩小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该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包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汽车的运动;行星齿轮机构,其输入轴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用于对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差速机构,其输入轴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汽车轮毂之间的转速差。进一步地,上述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多个与所述太阳轮外啮合的行星轮,其绕所述太阳轮的外周同步旋转以对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后传输给所述差速机构。进一步地,上述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各所述行星轮均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差速机构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各所述行星轮均与所述传动机构的主动轮与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的被动轮带动设置于所述被动轮上的差速机构转动。进一步地,上述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各所述行星轮均通过行星轮轴同步带动所述主动轮转动。进一步地,上述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所述太阳轮套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用于带动各所述行星轮上的主动轮转动。进一步地,上述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所述差速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上的差速壳体;设置于所述差速壳体内的行星轴,用于带动所述行星轴上的行星轮转动;与所述行星轮相啮合的至少两个半轴齿轮,用于分别驱动与其对应的所述汽车轮毂转动。进一步地,上述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各所述半轴齿轮均通过传动轴与其对应的所述汽车轮毂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所述差速机构还包括摩擦盘或差速锁,用于对所述汽车轮毂进行限滑差速。本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通过驱动机构与行星齿轮机构配合,实现动力的传动和减速;通过差速机构对汽车轮毂之间的转速差进行调节,以便在汽车转弯时调整不同汽车轮毂之间的转速差。尤其是,行星齿轮机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圆柱齿轮机构相比,结构紧凑输出扭矩大,以便使得该动力输出结构的整体结构紧凑,以减小电动汽车动力传输的尺寸占用空间小,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输出的扭矩,进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加速性等运行性能即提高电动汽车的运行性能。进一步地,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动力的传输并确保了行星轮的同步转动,传动机构不仅相当于将各行星轮连接以确保各行星轮同步绕太阳轮转动的行星架,也相当于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以便实现将减速处理后的动力传输给差速机构,进而满足该动力输出结构内零部件位置的设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其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该动力输出结构包括:驱动机构1、行星齿轮机构2、传动机构3和差速机构4;其中,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汽车的运动。具体而言,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是,该动力输出结构设置有壳体5,壳体5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驱动机构1可以为驱动电机,其设置于汽车轮毂(图中未示出)的一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定子(图中未示出)和电机转子(图中未示出),电机定子与壳体5相连接,以便确保电机转子转动的稳定性;驱动机构1通过电机转子的输出轴输送动力。继续参见图1,行星齿轮机构2的输入轴与所述驱动机构1的输出轴11相连接,用于对所述驱动机构1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具体而言,行星齿轮机构2的输入轴与电机转子的输出轴相连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对电机转子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以便满足汽车轮毂运动的要求;为提高该动力输出结构的紧凑型,行星齿轮机构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机构3,以便将行星齿轮机构2的输出转速传输至差速机构4上,实现动力的传输同时避免差速机构4与行星齿轮机构2之间结构和运动的干涉。继续参见图1,差速机构4的输入轴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轴相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汽车轮毂之间的转速差。具体而言,差速机构4的输入轴与传动机构3的输出轴相连接;优选地,差速机构4设置于传动机构3上,以便带动差速机构4转动;差速机构4的各个半轴齿轮44通过传动轴5与和半轴齿轮44相对应的汽车轮毂相连接,以便通过差速机构4在汽车转弯时调整汽车不同汽车轮毂之间的转速差。显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动力输出结构,通过驱动机构1与行星齿轮机构2配合,实现动力的传动和减速;通过差速机构4对汽车轮毂之间的转速差进行调节,以便在汽车转弯时调整不同汽车轮毂之间的转速差。尤其是,行星齿轮机构2与现有技术中的圆柱齿轮机构相比,结构紧凑输出扭矩大,以便使得该动力输出结构的整体结构紧凑,以减小电动汽车动力传输的尺寸占用空间小,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输出的扭矩,进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加速性等运行性能即提高电动汽车的运行性能。继续参见图1,行星齿轮机构2包括:太阳轮21和多个行星轮22;其中,太阳轮21与所述驱动机构1的输出轴11相连接。具体而言,太阳轮21套设于所述驱动机构1的输出轴11上,用于带动各所述行星轮22上的主动轮31转动,以便简化其结构设计,减少动力的传递;太阳轮21与驱动机构1的输出轴11即电机转子的输出轴的连接方式可为两种方式:一、太阳轮21与电机转子的输出轴通过花键相连接,以便提高行星齿轮机构2转动的稳定性且便于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汽车的运动;行星齿轮机构(2),其输入轴与所述驱动机构(1)的输出轴(11)相连接,用于对所述驱动机构(1)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差速机构(4),其输入轴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2)的输出轴相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汽车轮毂之间的转速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用于驱动汽车的运动;行星齿轮机构(2),其输入轴与所述驱动机构(1)的输出轴(11)相连接,用于对所述驱动机构(1)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差速机构(4),其输入轴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2)的输出轴相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汽车轮毂之间的转速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机构(2)包括:太阳轮(21),其与所述驱动机构(1)的输出轴(11)相连接;多个与所述太阳轮(21)外啮合的行星轮(22),其绕所述太阳轮(21)的外周同步旋转以对所述驱动机构(1)输出的转速进行减速处理后传输给所述差速机构(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行星轮(22)均通过传动机构(3)与所述差速机构(4)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为齿轮传动机构;各所述行星轮(22)均与所述传动机构(3)的主动轮(31)相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3)的被动轮(32)带动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祥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