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90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驱动系,至少包括:‑用于提供转矩的驱动单元;‑用于使所述驱动单元与锥盘缠绕变速器可通断地连接的第一离合器;‑锥盘缠绕变速器,其至少具有布置在第一轴上的第一锥盘对和布置在第二轴上的第二锥盘对;‑至少一个第三轴,所述第三轴能够与所述第二轴转矩锁合地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三轴能够将所述驱动单元的转矩传递到所述机动车的车轴上;其中,所述第三轴与所述第二轴的转矩锁合连接能够通过第二离合器接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驱动系,该驱动系至少包括:用于提供转矩的驱动单元;用于使驱动单元与锥盘缠绕变速器可通断地连接的第一离合器;锥盘缠绕变速器,该锥盘缠绕变速器至少具有布置在第一轴上的第一锥盘对和布置在第二轴上的第二锥盘对;至少一个第三轴,该第三轴能够与第二轴转矩锁合地连接;其中,通过该第三轴能够将驱动单元的转矩传递到机动车的车轴上。
技术介绍
锥盘缠绕变速器尤其是CVT变速器(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优选地用于机动车。安装所述锥盘缠绕变速器与内燃机或者用于驱动机动车的其它驱动单元连接。这种锥盘缠绕变速器通常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锥盘对和至少一个第二锥盘对,所述锥盘对分别具有能够沿着轴线移位的第一锥盘和在轴线方向上固定的第二锥盘,并且所述锥盘对具有在锥盘对之间布置的用于转矩传递的缠绕器件。长期以来已知这种锥盘缠绕变速器。在锥盘缠绕变速器运行时,缠绕器件在锥盘对上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在内部位置和外部位置之间移位。存在着降低驱动系在机动车的运行期间的能耗的持续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本专利技术基于下述任务: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已知的问题。尤其应提出一种驱动系,所述驱动系实现机动车的尽可能有效的运行。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任务的解决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驱动系进行。所撰写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利构型。所撰写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单独地列举的特征能够以在技术上有意义的方式相互组合并且能够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构型。此外,在说明书中详细地准确说明和解释在权利要求中所说明的特征,其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选构型。提出一种机动车的驱动系,其中,该驱动系至少包括以下部件:-用于提供转矩的驱动单元;-用于使驱动单元与锥盘缠绕变速器可通断地连接的第一离合器;-锥盘缠绕变速器,至少具有布置在第一轴上的第一锥盘对和布置在第二轴上的第二锥盘对,所述锥盘对分别具有能够沿着轴线移位的第一锥盘和在轴线方向上固定的第二锥盘,并且所述锥盘对具有在所述锥盘对之间布置的用于转矩传递的缠绕器件,其中,缠绕器件在每个锥盘对上能够在径向方向上沿着锥盘的贴靠面在内部位置和外部位置之间移位;-至少一个第三轴,所述第三轴能够与第二轴转矩锁合地连接;其中,通过该第三轴能够将驱动单元的转矩传递到机动车的车轴上;其中,第三轴与第二轴的转矩锁合连接能够通过第二离合器通断。尤其在第二轴上布置有第一齿轮并且在第三轴上布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一起构成第一传动装置。优选地,齿轮通过其齿部直接地相互啮合。优选地,通过第二离合器使第一齿轮能够可通断地与第二轴转矩锁合地连接,或者,使第二齿轮能够可通断地与第三轴转矩锁合地连接。第二离合器尤其是楔式离合器,其至少包括活塞以及至少一个楔式盘,该活塞能够沿着轴线移动,该楔式盘与该活塞的外周向面(直接或者间接地)相互作用,并且在操纵活塞时,所述楔式盘在径向方向上移位,使得通过楔式盘能够在第一齿轮和第二轴之间或者在第二齿轮和第三轴之间建立转矩锁合连接。第一离合器尤其是摩擦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尤其是楔式离合器,如其例如从DE102013220224A1或者WO2015/011571A2已知。为了降低具有手动换档变速器的机动车的CO2排放,已知用于摩擦离合器的操纵设备,所述操纵设备具有附加的致动器。该致动器实现所谓的“惰走功能”,借助于所述“惰走功能”,在机动车空档滑行(Ausrollen)期间能够通过打开摩擦离合器来关断机动车的驱动单元。在正常行驶时也能够例如借助关断驱动单元来引入惰走功能。为了操纵摩擦离合器,已知具有主动缸和从动缸的操纵设备,所述主动缸和从动缸通过压力管路相互连接。在具有手动换档变速器的机动车中,借助于离合器踏板使主动缸被机动车驾驶员操纵。由此使流体从主动缸经过压力管路移动至从动缸,所述从动缸分离和/或接合摩擦离合器。从动缸能够涉及例如中心分离器(同心从动缸,CSC-concentricslavecylinder)。在这里,使从动缸与主动缸和致动器连接,使得不但主动缸而且致动器能够操控从动缸并且因此能够操纵摩擦离合器。优选地使主动缸和致动器串联地布置,从而实现在致动器和主动缸之间的传递并且反之亦然。由此,当致动器操纵(常闭的)摩擦离合器时,那么驾驶员也还能够操纵摩擦离合器。从WO2015/149777A1已知一种具有行星滚动丝杠(PWG)的致动器。在此,由电动机产生的转动运动通过行星滚动变速器转化为沿着轴向方向的运动。由此,通过电动机能够使活塞沿着轴向方向移位,用于操纵从动缸和摩擦离合器。现在在这里提出,除了这种通过致动器使驱动单元脱离之外,必要时通过第二离合器也能够使(锥盘缠绕)变速器与机动车的车轴和车轮可通断地分离。尤其当没有通过驱动单元导入用于加速(即不用于制动)机动车的驱动转矩或者当通过车轴将制动力矩传递到(锥盘缠绕)变速器上时,应进行这种可通断的分离。由此,第二离合器实现:由车轮或者由车轴传递到驱动系上的转矩不作用到变速器或者驱动单元上。通过第二离合器(或者通过另外的第二离合器)也能够使被驱动的第二车轴与驱动系的变速器或者与驱动系的(第一)车轴分离。这种构型尤其对于全轮驱动的驱动系是有利的。尤其能够根据致动器的类型来操纵第二离合器。例如第二离合器能够电液压地操纵。为此,例如驱动系的控制装置能够操控电驱动装置,所述电驱动装置使主动缸中的主动活塞移位并且因此操纵第二离合器的(从动)活塞。尤其通过第三轴能够使差速器与第二轴可通断地连接;其中,通过差速器能够将驱动单元的转矩传递到机动车的车轴上。优选地,差速器布置在第四轴上,其中,在第三轴上布置有第三齿轮,并且,在第四轴上布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一起构成第二传动装置。替代地,差速器也能够布置在第三轴上,其中,该第三轴已经是机动车的车轴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地,提出一种具有以上所说明的驱动系的机动车。所述驱动系能够具有通过驱动单元驱动的一个车轴或者通过驱动单元驱动的两个车轴。通过第二离合器,或者仅仅能够使所述一个车轴与变速器脱耦,或者能够使两个车轴与变速器脱耦。尤其设置有另一个第二离合器,通过所述另一个第二离合器也能够使第二车轴与变速器脱耦或者与第一车轴脱耦。进一步地,提出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的驱动系的方法,其中,当没有通过驱动单元提供用于加速机动车的转矩或者通过制动力矩使与驱动单元转矩锁合地连接的车轴制动时,通过第二离合器使在该车轴和驱动单元之间的转矩锁合连接松脱。在此附加地,尤其通过第一离合器使在驱动单元和锥盘缠绕变速器之间的转矩锁合连接松脱。用于驱动系的实施方案同样适用于所述机动车和所述方法,并且反之亦然。预先要说明,在这里所使用的数词(“第一”、“第二”……)首先(仅仅)用于区分多个同类的对象、尺寸或者过程,即,尤其不强制性地预先给定这些物品、尺寸或者过程相对彼此的依赖关系和/或顺序。如果依赖关系和/或顺序是必需的,则这一点在这里详尽地指出,或者,在研究具体地说明的构型时对于专业人员而言是明显的。附图说明接下来根据附图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以及技术环境。要指出,本专利技术不应被所示出的实施例限制。尤其是,只要未明确地另行示出,也能够摘取在附图中解释的主题的部分方面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2)的驱动系(1),所述驱动系至少包括‑用于提供转矩的驱动单元(3);‑用于使所述驱动单元(3)与锥盘缠绕变速器(5)可通断地连接的第一离合器(4);‑锥盘缠绕变速器(5),所述锥盘缠绕变速器至少具有布置在第一轴(6)上的第一锥盘对(7)和布置在第二轴(8)上的第二锥盘对(9),所述锥盘对分别具有能够沿着轴线(10)移位的第一锥盘(11)和在所述轴线(10)的方向上固定的第二锥盘(12),并且所述锥盘对具有在所述锥盘对(7、9)之间布置的用于转矩传递的缠绕器件(13),其中,所述缠绕器件(13)在每个锥盘对(7、9)上能够在径向方向(14)上沿着所述锥盘(11、12)的贴靠面(15)在内部位置和外部位置之间移位;‑至少一个第三轴(16),所述第三轴能够与所述第二轴(8)转矩锁合地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三轴(16)能够将所述驱动单元(3)的转矩传递到所述机动车(2)的车轴(17)上;其中,所述第三轴(16)与所述第二轴(8)的转矩锁合连接(18)能够通过第二离合器(19)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27 DE 102017109093.21.一种机动车(2)的驱动系(1),所述驱动系至少包括-用于提供转矩的驱动单元(3);-用于使所述驱动单元(3)与锥盘缠绕变速器(5)可通断地连接的第一离合器(4);-锥盘缠绕变速器(5),所述锥盘缠绕变速器至少具有布置在第一轴(6)上的第一锥盘对(7)和布置在第二轴(8)上的第二锥盘对(9),所述锥盘对分别具有能够沿着轴线(10)移位的第一锥盘(11)和在所述轴线(10)的方向上固定的第二锥盘(12),并且所述锥盘对具有在所述锥盘对(7、9)之间布置的用于转矩传递的缠绕器件(13),其中,所述缠绕器件(13)在每个锥盘对(7、9)上能够在径向方向(14)上沿着所述锥盘(11、12)的贴靠面(15)在内部位置和外部位置之间移位;-至少一个第三轴(16),所述第三轴能够与所述第二轴(8)转矩锁合地连接;其中,通过所述第三轴(16)能够将所述驱动单元(3)的转矩传递到所述机动车(2)的车轴(17)上;其中,所述第三轴(16)与所述第二轴(8)的转矩锁合连接(18)能够通过第二离合器(19)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在所述第二轴(8)上布置有第一齿轮(20),并且在所述第三轴(16)上布置有第二齿轮(21),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一起构成第一传动装置(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系(1),其中,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19),使所述第一齿轮(20)能够可通断地与所述第二轴(8)转矩锁合地连接,或者,使所述第二齿轮(21)能够可通断地与所述第三轴(16)转矩锁合地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金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