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24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密封式盖板,由内盖(1)和框架(2)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盖(1)放入框架(2)上的接触面为加工面,表面为加工面。(*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下水道和电讯电缆沟的封闭盖板,尤其是常用于坑道口的封闭盖板
现有的坑道用盖板都是用铸铁浇注而成的铸坯产品,这种由内盖和框架组成的铸坯盖板经打磨毛刺既投入使用。但是,由于这种盖板是铸坯配合,当内盖放入框架中,两者侧面配合平均间隙达5--10mm(单边),内盖底面与框架台阶接触面积少而且粗糙不平。从盖板表面来看,内盖与框架下平度达3--8mm。当行人或车辆经过坑道盖板时,内盖就会产生位移和晃动,发出碰击声,同也会影响盖板的承压能力。由于内盖与框架配合间隙大,泥土和细小的杂物容易从缝隙中落入坑道内,天长日久的积累,对坑道清理和线路检修造成一定的困难。如果这样的盖板用于高等级公路上,对高速行驶的车辆来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盖板的目的为坑道口提供了一种具有稳定性和密封性好,安全可靠,承压能力强,平整美观的密封式盖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密封式盖板,它由铸铁浇注并对其配合处进行机械加工,以加工精度来保证。内盖做成近似梯形,即横截面尺寸为上大下小,构成内盖侧面斜度,框架做成″″形体,下面是台阶面。顶端与内盖侧面相配合,配合间隙控制在0.8mm以下。当内盖放入框架上,内盖底面与框架内台阶的接触面大于80%以上。内盖和框架配合后,表面不平度小于1.0mm。本技术对其所有接触面进行加工处理,虽然制造成本略有增加,但是性能明显提高。从而避免了内盖在盖板框内的位移。加强了盖板的密封性,从而盖板受力均匀,不产生晃动,提高了盖板的承受压力,有利于高速行驶的车辆通过盖板不会产生簸晃,明显的提高了安全性。密封式盖板由于接触面缝隙小,要橇动盖板很不容易,给偷盗盖板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密封式盖板经机械加工配合尺寸有公差控制,故内盖和框架有互换性,给更换内盖带来极大的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盖板作出进一步祥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配合的剖视图。内盖1与框架2配合后,构成了内盖1的侧面与″″形框架2顶斜面的接触、内盖1底面与框架2内台阶面的平面接触面;加工各接触面,使内盖1侧面与框架2顶斜面的配合间隙控制在0.8mm(单边)以下,内盖1底面与框架2内台阶面的接触面大于80%以上,加工内盖1和框架2表面、使内盖1和框架2装配后,两者的不平度小于1.0mm。当然,此机械切削加工方式不仅适用于方形,园形,及栅栏类等金属结构盖板,同时也适用于非金属类各形状盖板的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式盖板,由内盖(1)和框架(2)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盖(1)放入框架(2)上的接触面为加工面,表面为加工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盖板,其特征在于内盖(1)侧面与框架(2)顶端一斜面配合同隙控制在0.8m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盖板,其特征在于内盖(1)底面与框架(2)内台阶的接触面大于80%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盖板,其特征在于内盖(1)和框架(2)装配后,表面平度不小于1.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切屑加工的密封式盖板,克服了坯件盖板配合粗糙所带来的一系列不稳定因素。通过对其内盖1和框架2的各接触面进行加工,使其各接触面均为加工面。内盖1和框架2加工配合后,侧面间隙控制在0.8mm以下,底面与内台阶面的接触大于80%以上,盖板表面不平度小于1.0mm。其密封性好,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承压能力强。密封式盖板广泛用于道路,港口,码头,及公共设施等坑道的封闭,特别适用于机场,高速公路等受压力大,行驶速度高的场地使用。文档编号E03F5/00GK2355015SQ9825168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张敏, 赵林 申请人:昆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赵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