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piston with a shaft sleev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high manufacturing cost, poor reliability and complex structure existing in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consists of a piston body, a piston skirt, piston pin, connecting rod, clamping ring, sleeve, sealing cover, spiral vane motor, a rotary wheel; the hydraulic oil flows through the crankshaft, connecting rod, piston pin oil finally into the oil chamber, the oil chamber pressure increases, push forward or reverse vane motor, vane motor on the splin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crew driven screw rotation, screw rotation with the piston body with the piston body relative to the piston skirt or from the closure part, thereby changing the compression ratio of th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轴套的可变压缩比活塞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内燃机活塞,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带有轴套的可变压缩比活塞。
技术介绍
压缩比决定了汽油机压缩混合气的压力,汽油的燃烧特性导致了汽油发动机的混和气压力不能太高。如果气缸内的压力超过了临界值,汽油就会因为压缩而在点火之前被点燃,这种现象被称为爆燃,并产生爆震,会对发动机带来很大的伤害。对于现在广泛应用的增压发动机,当涡轮增压介入以后,燃烧室的温度和压力会大幅度升高,如果这个值过高,爆震就不可避免。这会对发动机造出巨大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动力输出。所以,固定压缩比的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发动机只能把压缩比设计得比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低一些。但是这种过低的压缩比设计,又会导致发动机在增压器(特别是涡轮增压)没有完全介入时(也就是说,发动机在低转速时),燃烧效率非常低,能产生的动力要比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所产生的动力要少的多。这个矛盾是促使设计师开发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重要原因。另外,这种技术可以让发动机在燃油适应性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现在新款的主流发动机的压缩比普遍设计在10:1以上,以获得更好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但是高压缩比的发动机需要使用较高标号的燃油,这种要求会降低汽车在偏远地方的适应性,影响到车辆的销售。采用可变压缩比技术能够:1.通过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来提高其动力性。2.降低爆震产生的概率。3.便于发动机小型化设计。4.发动机燃烧充分,减少CO2的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制造成本高、可靠性差、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轴套的可变压缩比活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轴套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包括活塞主体(1)、螺旋转轮(2)、密封盖板(3)、卡环(4)、活塞裙部(5)、花键(6)、叶片马达(7)、连杆(8)、活塞销(9)、轴套(10)、止动环(11);叶片马达(7)放置在活塞裙部(5)的中心座内,密封盖板(3)放置在中心座上端面处,并通过螺栓固定;花键(6)的上下部分别连接螺旋转轮(2)与叶片马达(7),螺旋转轮(2)的底座处于活塞裙部(5)的卡环槽下部,将卡环(4)放置在活塞裙部(5)的卡环槽内,把螺旋转轮(2)限制在绕活塞轴线转动的方向上;活塞主体(1)套在活塞裙部(5)上,活塞主体(1)与螺旋转轮(2)进行螺纹配合,并使得活塞主体(1)销孔的轴线与活塞裙部(5)销孔的轴线平行;将连杆(8)小端放置在活塞裙部(5)下方的空腔内,左、右轴套(10)放置在活塞销孔中,轴套(10)的油道口与活塞裙部(5)销孔的油孔正对,并将活塞销(9)插入连杆(8)小端、活塞主体(1)与左、右轴套(10)的销孔中,然后将内、外止动环(11)放置在活塞销(9)与活塞裙部(5)销孔的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轴套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活塞包括活塞主体(1)、螺旋转轮(2)、密封盖板(3)、卡环(4)、活塞裙部(5)、花键(6)、叶片马达(7)、连杆(8)、活塞销(9)、轴套(10)、止动环(11);叶片马达(7)放置在活塞裙部(5)的中心座内,密封盖板(3)放置在中心座上端面处,并通过螺栓固定;花键(6)的上下部分别连接螺旋转轮(2)与叶片马达(7),螺旋转轮(2)的底座处于活塞裙部(5)的卡环槽下部,将卡环(4)放置在活塞裙部(5)的卡环槽内,把螺旋转轮(2)限制在绕活塞轴线转动的方向上;活塞主体(1)套在活塞裙部(5)上,活塞主体(1)与螺旋转轮(2)进行螺纹配合,并使得活塞主体(1)销孔的轴线与活塞裙部(5)销孔的轴线平行;将连杆(8)小端放置在活塞裙部(5)下方的空腔内,左、右轴套(10)放置在活塞销孔中,轴套(10)的油道口与活塞裙部(5)销孔的油孔正对,并将活塞销(9)插入连杆(8)小端、活塞主体(1)与左、右轴套(10)的销孔中,然后将内、外止动环(11)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岩,朱振华,解方喜,洪伟,许允,李小平,姜北平,郭淑芳,邵珠杰,王耀东,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