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蓄电池正负极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169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蓄电池正负极保护套,包括分别套设于蓄电池正负极上的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均包括分别与电池外壁、电池电极以及导电片固定连接的共用固定结构,用于包裹连接蓄电池的线束的过线槽和设于共用固定结构上的上盖;所述过线槽分别与电池外壁和共用固定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正负极保护套能够保护蓄电池的正负极,绝缘且防尘,能够提高安全性,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蓄电池正负极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电源保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用性强,能够提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蓄电池正负极保护套。
技术介绍
目前,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将蓄电池放入一个空间中,或者直接将整个蓄电池通过导电片连接在线路中,裸露于空气中。不管什么形式,蓄电池的极柱都不存在保护装置,时间久了极柱处会有大量灰尘堆积,从而增大蓄电池内阻,影响蓄电池性能;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在一些突发情况下,容易产生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极柱处会有大量灰尘堆积,影响蓄电池性能,容易产生短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用性强,能够提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蓄电池正负极保护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蓄电池正负极保护套,包括分别套设于蓄电池正负极上的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均包括分别与电池外壁、电池电极以及导电片固定连接的共用固定结构,用于包裹连接蓄电池的线束的过线槽和设于共用固定结构上的上盖;所述过线槽分别与电池外壁和共用固定结构连接。本技术的电池电极和导电片均与共用固定结构固定连接,通过过线槽包裹连接电池的线束,使导电片不会与另一极直接连接,不会造成短路;同时,共用固定结构上设有上盖,能够防止灰尘的堆积。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上盖上的至少1个卡钩和设于共用固定结构上与卡钩的位置相对应的至少1个卡扣,上盖与共用固定结构通过卡钩与卡扣连接,连接牢固。作为优选,所述过线槽为两端开口的竖直中空结构,过线槽的上端与共用固定结构联通,这样使得线束包裹的更加严实可靠。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与共用固定结构转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共用固定结构上设有通孔,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均穿过通孔。作为优选,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均呈“L”型,这样使得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与蓄电池紧密贴合,通用性强。作为优选,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对称分布于蓄电池上。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正负极保护套能够保护蓄电池的正负极,绝缘且防尘,能够提高安全性,通用性强;本技术的共用固定结构为过孔式结构,能够使正极保护套或负极保护套与蓄电池紧密贴合牢固可靠;过线槽为两端开口的竖直中空结构;包裹线束严实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于蓄电池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蓄电池1、正极保护套2、负极保护套3、共用固定结构21、过线槽22、上盖23、卡钩24、卡扣25、通孔2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新型蓄电池正负极保护套,包括分别套设于蓄电池1正负极上的正极保护套2和负极保护套3;如图2所示,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均包括分别与电池外壁、电池电极以及导电片固定连接的共用固定结构21,用于包裹连接蓄电池的线束的过线槽22和设于共用固定结构上的上盖23;所述共用固定结构上设有通孔211,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均穿过通孔,共用固定结构为过孔式平面结构,能够使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与电池外壁紧密贴合牢固可靠;所述过线槽分别与电池外壁和共用固定结构连接;所述过线槽为两端开口的竖直中空结构,过线槽的上端与共用固定结构联通,能够使线束包裹的更加严实可靠;上盖与共用固定结构转动连接。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还包括设于上盖上的1个卡钩24和设于共用固定结构上与卡钩的位置相对应的1个卡扣25,通过卡钩和卡扣可以盖紧上盖;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均呈“L”型;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对称分布于蓄电池上。将正负极保护套固定安装在蓄电池上,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穿过通孔,过线槽包裹着连接电池的线束,盖上上盖,将卡钩扣进卡扣,就可以防止灰尘堆积在正负极处;同时,当出现突发状况时,导线(导电片)不会直接与另一极相连,造成短路,提高安全性能。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蓄电池正负极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套设于蓄电池(1)正负极上的正极保护套(2)和负极保护套(3);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均包括分别与电池外壁、电池电极以及导电片固定连接的共用固定结构(21),用于包裹连接蓄电池的线束的过线槽(22)和设于共用固定结构上的上盖(23);所述过线槽分别与电池外壁和共用固定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蓄电池正负极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套设于蓄电池(1)正负极上的正极保护套(2)和负极保护套(3);正极保护套和负极保护套均包括分别与电池外壁、电池电极以及导电片固定连接的共用固定结构(21),用于包裹连接蓄电池的线束的过线槽(22)和设于共用固定结构上的上盖(23);所述过线槽分别与电池外壁和共用固定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电池正负极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上盖上的至少1个卡钩(24)和设于共用固定结构上与卡钩的位置相对应的至少1个卡扣(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蓄电池正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张群彬刘朵李发李川江徐礼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普朗特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