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145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有绝缘支杆、恒流恒压装置、电线、灯泡、灯罩、电喇叭,其中电线的一端置于易发生漏电的危险源部位,电线的另一端与恒流恒压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恒流恒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灯泡,电喇叭与灯泡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易漏电部位进行漏电检测,发生漏电时能通过灯亮及鸣笛的方式进行提示,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能进行实时监测及警示,降低安全风险,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漏电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漏电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基坑内抽排水等复杂环境及用于进行交叉作业等情况的漏电监测与警示漏电检测装置,属于漏电检测装置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在水利行业相关标准与强制性条文中对安全用电有着明确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TN-S(三相五线)接零保护系统,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漏电措施保护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在到位的情况基本能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但多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且工程量较少,可能会导致安全漏电措施保护不到位的情况,部分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漏电措施失灵的情况下,都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故施工人员进场时对施工过程中易漏电部位进行漏电检测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漏电检测装置,本技术能进行漏电的实时监测及警示,降低安全风险,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漏电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有绝缘支杆、恒流恒压装置、电线、灯泡、灯罩、电喇叭,其中电线的一端置于易发生漏电的危险源部位,电线的另一端与恒流恒压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恒流恒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灯泡,电喇叭与灯泡并联。本技术的漏电检测装置,主要用于基坑抽排水及复杂环境下对易漏电部位进行漏电检测,也可以用于在其他施工过程中易漏电部位进行漏电检测,发生漏电时能通过灯亮及鸣笛的方式进行提示,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本技术是一种能进行实时监测及警示,降低安全风险,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漏电检测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有绝缘支杆1、恒流恒压装置2、电线3、灯泡4、灯罩5、电喇叭6,其中电线3的一端置于易发生漏电的危险源部位,电线3的另一端与恒流恒压装置2的输入端连接,恒流恒压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有灯泡4,电喇叭6与灯泡4并联。为了确保使用安全,上述灯泡4的外侧装设有灯罩5。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电线3的安装,上述电线3固定在绝缘支杆1上。上述电线3通过绑线7固定在绝缘支杆1上。本实施例中,上述绝缘支杆1是塑料支杆或木支杆。本实施例中,上述恒流恒压装置2是恒流恒压适配器。电线沿塑料支杠到达易漏电部位,电线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长短调节,不需要太长时,可盘于塑料支杆上。支杆可以直接放于易漏电部位,也可将电线放于漏电部位,支杆也可置于明显易于被别人发现的部位。本报警装置可以随时进行移动,可以对某一部位进行时间段的监测,也可以用于一次性监测警示。最大的特点是造价低廉,制作简单,反映问题结果直接,能及时引起重视。可以降低安全用电的漏电风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本装置置于易发生漏电的危险源部位,当该部位出现漏电情况时,电线3及时传导电流至恒电恒流装置2,通过恒电恒流装置2对电压和电流调节后,传导至灯泡4及电喇叭6上,灯泡4及电喇叭6并联,这是灯泡4会亮起,电喇叭6会自动鸣笛。恒电恒流装置2只要对电压电流进行调节,防止电压不够不预警及电压过强摧毁预警装置的问题。本技术的漏电检测装置能及时发现危险源,并通过灯泡4及电喇叭6进行警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支杆、恒流恒压装置、电线、灯泡、灯罩、电喇叭, 其中电线的一端置于易发生漏电的危险源部位,电线的另一端与恒流恒压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恒流恒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灯泡,电喇叭与灯泡并联;上述恒流恒压装置是恒流恒压适配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支杆、恒流恒压装置、电线、灯泡、灯罩、电喇叭,其中电线的一端置于易发生漏电的危险源部位,电线的另一端与恒流恒压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恒流恒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灯泡,电喇叭与灯泡并联;上述恒流恒压装置是恒流恒压适配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俊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西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