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筒式脱硫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47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筒式脱硫塔,其包括进气筒和排气筒,进气筒的顶部和排气筒的顶部经过渡段连接在一起,在进气筒的下部设置有进气道,在进气筒的内腔中设置有支持部,在支持部的顶部设置有旋流板,在进气筒的顶部设置有除雾器和清洗喷头;进气道沿切线方向连接在进气筒的筒体上;在旋流板的上侧安装有布液管;在进气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液管;在排气筒的下部设置有排气道,排气道与排气筒的下端面之间具有距离;双筒式脱硫塔还包括主喷淋管,主喷淋管位于溢流板的下方;主喷淋管的一端穿过进气筒的筒体后进入进气筒的内腔,在主喷淋管进入到进气筒的内腔的一端安装有脱硫喷头,脱硫喷头的喷口朝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地提高烟气的脱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筒式脱硫塔
本技术涉烟气脱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双筒式脱硫塔。技术背景由于环保的需要,烟气需要进行脱硫处理,以将烟气中的所含的大量二氧化硫等有害成分进行脱除。目前,烟气脱硫常用的湿法脱硫,采用喷淋塔,在喷淋塔内喷洒经过雾化的吸收液,对经过喷淋塔的烟气进行净化,但是单纯的喷淋无法有效提高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成分的吸收率,使采用喷淋塔净化烟气时,脱硫率无法有效地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脱硫塔,以提高脱硫效率,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筒式脱硫塔,其包括进气筒和排气筒,进气筒的顶部和排气筒的顶部经过渡段连接在一起,在进气筒的下部设置有连通进气筒的内腔的进气道,在进气筒的内腔中设置有外形呈柱状的支持部,在支持部的顶部设置有旋流板,在进气筒的顶部设置有除雾器,在除雾器的至少一侧设置安装有清洗喷头;进气道沿切线方向连接在进气筒的筒体上;在旋流板的上侧安装有用于向旋流板提供脱硫液的布液管;在进气筒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进气筒的内腔的排液管,在排液管内安装有溢流板;在排气筒的下部设置有排气道,排气道水平设置在排气筒的下部,排气道与排气筒的下端面之间具有距离;所述双筒式脱硫塔还包括主喷淋管,主喷淋管位于溢流板的下方;主喷淋管的一端穿过进气筒的筒体后进入进气筒的内腔,在主喷淋管进入到进气筒的内腔的一端安装有脱硫喷头,脱硫喷头的喷口朝下。优选地,进气筒和排气筒呈圆筒状,进气筒的顶部呈上小下大的圆锥状。在本申请中,设置了旋流板和主喷淋管两种布液方式,由进气道进入脱硫塔内的烟气首先经主喷淋管喷出的脱硫液进行净化,然后再经过旋流板进行二次净化,由于旋流板呈倾斜状,烟气在经过旋流板时,不但能够与经过旋流板的脱硫液进行接触,并且在旋流板的引导下,会形成螺旋气流,增大烟气在脱硫塔中的停留时间,由此增加与脱硫液的接触时间,在烟气进行旋转的同时,烟气中的水分会被甩出到进气筒的内壁上,减少烟气的带液量,减少除雾器的负荷。在经过主喷淋管与旋流板的双层布液后,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成分的脱除效率有效地提高。进一步,进气道沿向下倾斜的方向连接到进气筒上,其倾斜方向沿进气方向向下倾斜。该设置可以使烟气在进入到脱硫塔的进气筒时,烟气会首先向下撞击到进气筒的底部,使烟气所携带的部分粉尘能够顺利地掉落到进气筒的底部,并随脱硫液经排液管排出。进一步,在进气道上安装有预喷淋管。安装预喷淋管后,可预先对进入到脱硫塔内的烟气进行加湿,一方面可对烟气进行预净化,提高脱硫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降低烟气中粉尘含量的效果,在加湿后,烟气中的粉尘会形成较大的颗粒,进而掉落到进气筒的底部。进一步,在进气道上开设有观察口。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进入到脱硫塔内的烟气进行检测或观察,以掌握脱硫塔的允许效果,设置观察口后,可便于随时进行检测和观察,无需开设临时用孔洞。进一步,在支持部与进气筒的筒体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设置在进气道与主喷淋管之间。设置格栅后,可在格栅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液膜,而且还可增大对烟气的扰动,使烟气能够更加充分地接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和图2,一种双筒式脱硫塔,其包括进气筒10和排气筒20,进气筒10的顶部和排气筒120的顶部经过渡段15连接在一起。进气筒10和排气筒20呈圆筒状,进气筒10的顶部101呈上小下大的圆锥状。在进气筒10的下部设置有连通进气筒10的内腔16的进气道11,在进气筒10的内腔16中设置有外形呈柱状的支持部12,在支持部12的顶部设置有旋流板13,在进气筒10的顶部设置有除雾器14,在除雾器14的至少一侧设置安装有清洗管43,在清洗管43上安装有清洗喷头431。在本实施例中,沿上下方向安装有两层除雾器,在两层除雾器的中间安装有两层清洗管43,两层清洗管上的清洗喷头分别朝向一层除雾器,并在下层除雾器的下侧还设置了一层清洗管。进气道11沿切线方向连接在进气筒10的筒体17上,进气道11沿向下倾斜的方向连接到进气筒10上,其倾斜方向沿进气方向向下倾斜。在旋流板13的上侧安装有用于向旋流板提供脱硫液的布液管13。在进气筒10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进气筒10的内腔16的排液管31,在排液管31内安装有溢流板32,从进气筒内落下的液体经溢流板32与排液管31之间的溢流口33流出后,进入到与排液管连通的灰水沟34内,并从灰水沟进入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在排气筒20的下部设置有排气道21,排气道21水平设置在排气筒20的下部,排气道21与排气筒20的下端面之间具有距离,使排气道21与安装脱硫塔的基础100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22,由此在排气筒20的底部形成一个集灰腔23,用于收集少量的被脱硫后的烟气所带来的粉尘,在停产检修时,可将集灰腔23中所收集的粉尘进行清理。主喷淋管41的一端穿过进气筒的筒体后进入进气筒10的内腔,在主喷淋管41进入到进气筒的内腔的一端安装有脱硫喷头411,脱硫喷头411的喷口朝下,在本实施例中,主喷淋管41环绕支持部12进行设置,主喷淋管位于溢流板的下方。在支持部12与进气筒10的筒体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格栅35,格栅35设置在进气道11与主喷淋管41之间,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格栅35呈环状,并设置有两层。在进气道11上安装预喷淋管111,在预喷淋管111安装有喷头112,喷头112的喷口的朝向与烟气的流动方向相同。为方便检修和观察,在进气道11上开设有观察口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筒式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筒和排气筒,进气筒的顶部和排气筒的顶部经过渡段连接在一起,在进气筒的下部设置有连通进气筒的内腔的进气道,在进气筒的内腔中设置有外形呈柱状的支持部,在支持部的顶部设置有旋流板,在进气筒的顶部设置有除雾器,在除雾器的至少一侧设置安装有清洗喷头;进气道沿切线方向连接在进气筒的筒体上;在旋流板的上侧安装有用于向旋流板提供脱硫液的布液管;在进气筒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进气筒的内腔的排液管,在排液管内安装有溢流板;在排气筒的下部设置有排气道,排气道水平设置在排气筒的下部,排气道与排气筒的下端面之间具有距离;所述双筒式脱硫塔还包括主喷淋管,主喷淋管位于溢流板的下方;主喷淋管的一端穿过进气筒的筒体后进入进气筒的内腔,在主喷淋管进入到进气筒的内腔的一端安装有脱硫喷头,脱硫喷头的喷口朝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筒式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筒和排气筒,进气筒的顶部和排气筒的顶部经过渡段连接在一起,在进气筒的下部设置有连通进气筒的内腔的进气道,在进气筒的内腔中设置有外形呈柱状的支持部,在支持部的顶部设置有旋流板,在进气筒的顶部设置有除雾器,在除雾器的至少一侧设置安装有清洗喷头;进气道沿切线方向连接在进气筒的筒体上;在旋流板的上侧安装有用于向旋流板提供脱硫液的布液管;在进气筒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进气筒的内腔的排液管,在排液管内安装有溢流板;在排气筒的下部设置有排气道,排气道水平设置在排气筒的下部,排气道与排气筒的下端面之间具有距离;所述双筒式脱硫塔还包括主喷淋管,主喷淋管位于溢流板的下方;主喷淋管的一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世国林世强林柏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胜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