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的透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100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温室大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的透风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大棚本体和位于大棚本体顶部的大棚支撑结构,所述大棚本体的棚顶设有第一透风口,驱动控制机构可驱动第一盖板打开或闭合第一透风口,第二透风口设置在大棚本体的侧壁上,第二盖板可相对大棚本体侧壁滑动以打开或闭合第二透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通风效果,从而可更好的调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使其保持在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范围,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大棚本体的改造程度较低,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室大棚的透风结构
本技术属于温室大棚
,尤其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的透风结构。
技术介绍
温室大棚是一种蓄积和转化太阳能,将太阳的光能部分转化为热能,用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设施,但作物生长有一个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且作物处于不同的生长时期最适温湿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温室大棚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棚内的温湿度变化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调节棚内的温湿度,使之达到作物生长不同时期的最佳需要,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所以温室大棚的通风设计是事关塑料大棚作物栽培效率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通风良好的种植大棚[申请号:201610499081.3],该技术包括一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顶部设有一顶盖,所述顶盖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上固定有顶部固定膜和端部固定膜,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滑动连接于大棚本体的顶部两侧,位于大棚本体两端的支撑杆均由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驱动机构由一控制器控制。该技术可达到较好的通风的效果,但其对大棚整体的改造程度较高,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大棚的透风结构,包括大棚本体(1)和位于大棚本体(1)顶部的大棚支撑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棚顶设有第一透风口(2),驱动控制机构(3)可驱动第一盖板(4)打开或闭合第一透风口(2),第二透风口(5)设置在大棚本体(1)的侧壁上,第二盖板(6)可相对大棚本体(1)侧壁滑动以打开或闭合第二透风口(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的透风结构,包括大棚本体(1)和位于大棚本体(1)顶部的大棚支撑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棚顶设有第一透风口(2),驱动控制机构(3)可驱动第一盖板(4)打开或闭合第一透风口(2),第二透风口(5)设置在大棚本体(1)的侧壁上,第二盖板(6)可相对大棚本体(1)侧壁滑动以打开或闭合第二透风口(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大棚的透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大棚本体(1)外部的防虫网(7),所述防虫网(7)完全覆盖第一透风口(2)和第二透风口(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大棚的透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机构(3)包括控制台(31)和设置在控制台(31)上的驱动电机(32),卷线器(33)通过转轴(34)与驱动电机(32)驱动连接,还包括滑轮(35),所述滑轮(35)与固定杆(36)的一端转动连接,固定杆(36)的另一端与大棚支撑结构(8)固定连接,缠绕在卷线器(33)上的驱动带(37)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盖板(4)远离第一透风口(2)的一面上,另一端通过滑轮(35)固定连接在第一盖板(4)靠近第一透风口(2)的一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大棚的透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器(33)表面设有若干个防滑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亮姚娇郑雪良刘春荣叶先明刘丽丽陈骏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柯城区柴家柑桔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