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屋面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09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屋面温室大棚,包括内层棚和外层棚,所述的内层棚包括内层棚架和内层覆盖物,所述的外层棚包括外层棚架和外层覆盖物,所述的内层棚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所述的内层棚周向外侧与外层棚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所述的内层覆盖物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将内棚室与外棚室相连通,所述的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内的送风管道和位于外层棚外部并与送风管道相连的引风机,所述的外棚室内位于送风管道的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所述的出风管道上设置有风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保温通风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屋面温室大棚
本技术属于温室大棚
,尤其涉及一种双屋面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温室又称暖房,是指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单屋面日光温室是设施园艺生产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温室的典型代表,但是现有技术的温室存在结构不合理、采光蓄热能力差、保温效果不佳的同时通风降温效果也存在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申请号:CN201220560947.4],包括棚架以及覆盖物层,所述棚架分为内层棚架和外层棚架,相应的配有内层覆盖物和外层覆盖物,内外层棚架和相应的内外层覆盖物形成内外两个棚室,两个棚室之间产生一个空气相对不流通的保温夹层;所述内层覆盖物采用中间夹有透光保温棉的双层塑料膜;所述温室大棚配备有冷暖风调节系统、排气系统、微喷系统,其中:所述冷暖风调节系统包括位于棚架内层顶部中央纵向贯穿的冷风输送管道和设置于外棚室地表中央围绕温室大棚周遭贯穿的暖风输送管道,所述冷风输送管道从冷风输送入口到管道末端均匀分布有依次增大、向着地表的排风孔,所述冷风输送管道与设置于外棚室内的水冷降温装置相连,所述暖风输送管道向外连通棚外的取暖锅炉散热口,向内连接外棚室内设置的散热装置;所述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位于内室地表两侧,纵向贯穿,排气管道上均匀设置有通风口,所述排气管道末端安装有排气扇;所述微喷系统包括若干纵向均匀分布的喷头,所述微喷系统设置于外棚室棚顶中央的外层覆盖物外。上面方案采用了内层和外层结构的双屋面温室大棚,通过形成一个保温夹层提高了大棚的保温效果,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存在结构过于复杂,冷暖调节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的双屋面温室大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双屋面温室大棚,包括内层棚和外层棚,所述的内层棚包括内层棚架和内层覆盖物,所述的外层棚包括外层棚架和外层覆盖物,所述的内层棚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所述的内层棚周向外侧与外层棚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所述的内层覆盖物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将内棚室与外棚室相连通,所述的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内的送风管道和位于外层棚外部并与送风管道相连的引风机,所述的外棚室内位于送风管道的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所述的出风管道上设置有风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双层屋面提高了大棚的保温效果,直接采用自然环境中的空气对大棚进行降温,无需水冷装置,简化大棚结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并且能够在进行降温的同时通过内层覆盖物上的通孔实现通风保持内棚室内空气新鲜,而通过通孔的方式使流动的空气更加柔和,不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在上述的双层屋面温室大棚中,所述的内层棚与外层棚之间连接有能够将外棚室分为相互不连通的进风棚和回分棚的分隔棚,所述的分隔棚包括分别连接在内层棚架和外层棚架上的分隔棚架和覆盖在分隔棚架上的分隔覆盖物,所述的送风管道位于进风棚中,所述的出风管道位于出风棚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从送风管道进入进风棚中的空气能够完全经过内棚室后从出风棚离开大棚形成覆盖整个大棚的空气流动风使通风效果更好,大棚内空气更加新鲜且其质量更加均匀。在上述的双层屋面温室大棚中,所述的分隔棚横向设置使进风棚和出风棚的长宽比均比外层棚的长宽比小。在上述的双层屋面温室大棚中,所述的引风机连接有二氧化碳制造设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调节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在上述的双层屋面温室大棚中,所述的引风机还连接有空气温度控制装置,所述的空气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具有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的换热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选择地对大棚内进行升温控制或降温控制,在自然空气无法满足降温要求的时候选择制冷系统进行降温,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降温效果。在上述的双层屋面温室大棚中,所述的内层覆盖物的通孔孔径大小为1厘米-10厘米,所述的外层棚和内层棚的屋面均呈由中间向两边降低弧形结构,所述的外层棚的顶端纵向排列有朝向地面的出水管,所述的出水管连接至位于外层棚外部的水泵。在上述的双层屋面温室大棚中,所述的出风管道上连接有位于外层棚外部的排气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排气扇有利于提高空气流动强度大大增加通风效果、降温效果或升温效果。在上述的双层屋面温室大棚中,所述的外层覆盖物为中间夹有透光保温棉的双层塑料膜或玻璃膜;所述的内层覆盖物为透光保温塑料膜或玻璃膜。本技术双屋面温室大棚,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能源消耗和成本低;2、通过在内层覆盖物上开设通孔来进行通风,采用该内层覆盖物本身作为空气输送通道,免去了大量的管路排布,并且能够使空气输送效果更佳均匀;3、保温效果、空气循环效果好,提高通风和保鲜能力;4、同时通过通风和水泵向大棚内喷水,既能够用来调节大棚温度,又能够用来对大棚内农作物浇水,免去额外的浇水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横向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内层覆盖物的展开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横向剖面图。附图标记:内层棚1;内层棚架11;内层覆盖物12;内棚室13;通孔14;外层棚2;外层棚架21;外层覆盖物22;外棚室23;送风管道31;引风机32;出风管道33;排气扇34;分隔棚4;分隔棚架41;分隔覆盖物42;出风棚52;进风棚51;出水管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屋面温室大棚,包括内层棚1和外层棚2,其中内层棚1包括内层棚架11和内层覆盖物12,外层棚2包括外层棚架21和外层覆盖物22,内层棚1的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13,内层棚1周向外侧与外层棚2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23。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内层覆盖物1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4将内棚室13与外棚室23相连通,且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23内的送风管道31和位于外层棚2外部并与送风管道31相连的引风机32,外棚室23内位于送风管道31的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33,出风管道33上设置有风阀,通过风阀调节出风管道33的出风量,在投入使用时,农户可以通过对风阀和引风机进行调节使进风量大于出风量从而使调温更有效,换气更充分。优选地,外层覆盖物22采用中间夹有透光保温棉的双层塑料膜或玻璃膜;内层覆盖物12为透光保温塑料膜或玻璃膜,具体根据寿命和其他因素需要选择。此外,出风管道33上连接有位于外层棚2外部的排气扇34以加强通风换气等效果。本实施例在投入使用时,由于具有双层屋面,所以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但是大棚在使用时需要在保证能够保温的同时还能够进行通风降温,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连接于环境空气的引风机32,并且在内层覆盖物12上开设通孔14的方式直接采用自然环境中的空气对大棚内进行降温通风,具有较好的通风降温效果,同时由于直接利用环境温度进行降温,起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此外,本实施例通过先向外棚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屋面温室大棚,包括内层棚(1)和外层棚(2),所述的内层棚(1)包括内层棚架(11)和内层覆盖物(12),所述的外层棚(2)包括外层棚架(21)和外层覆盖物(22),所述的内层棚(1)的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13),所述的内层棚(1)周向外侧与外层棚(2)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覆盖物(1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4)将内棚室(13)与外棚室(23)相连通,所述的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23)内的送风管道(31)和位于外层棚(2)外部并与送风管道(31)相连的引风机(32),所述的外棚室(23)内位于送风管道(31)的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33),所述的出风管道(33)上设置有风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屋面温室大棚,包括内层棚(1)和外层棚(2),所述的内层棚(1)包括内层棚架(11)和内层覆盖物(12),所述的外层棚(2)包括外层棚架(21)和外层覆盖物(22),所述的内层棚(1)的周向内侧形成内棚室(13),所述的内层棚(1)周向外侧与外层棚(2)周向内侧之间形成外棚室(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覆盖物(1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4)将内棚室(13)与外棚室(23)相连通,所述的温室大棚配备有温度调节系统,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通入外棚室(23)内的送风管道(31)和位于外层棚(2)外部并与送风管道(31)相连的引风机(32),所述的外棚室(23)内位于送风管道(31)的相对侧具有出风管道(33),所述的出风管道(33)上设置有风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屋面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棚(1)与外层棚(2)之间连接有能够将外棚室(23)分为相互不连通的进风棚(51)和出风棚(52)的分隔棚(4),所述的分隔棚(4)包括分别连接在内层棚架(11)和外层棚架(21)上的分隔棚架(41)和覆盖在分隔棚架(41)上的分隔覆盖物(42),所述的送风管道(31)位于进风棚(51)中,所述的出风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亮郑雪良刘春荣叶先明刘丽丽陈骏姚娇郑桂霞郑倩悦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柯城区柴家柑桔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