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栋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09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栋温室大棚,包括大棚骨架和覆盖于大棚骨架上的保温膜,大棚骨架包括位于连栋温室大棚中间位置的中部骨架,以及分别位于中部骨架两侧且低于中部骨架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每个骨架均包括顶部弧形龙骨和位于顶部弧形龙骨两侧且竖直若干立柱,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靠近中部骨架的立柱上均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远离中部骨架的立柱上,以及中部骨架的立柱上均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件,且每个第二连接件均位于与之相连的第一连接件上方,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相互配合连接将各骨架相互连接以组成中间高两边低的连栋温室大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栋温室大棚
本技术属于温室大棚
,尤其涉及一种连栋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在实际运用中,不同的植物之间即使是同类的蔬菜类农作物因为温度、通风等要求的不同会有些许不同的高度需要,而目前为了安装方便等原因各个大棚之间的高度通常一致,导致效益降低;此外,现有技术的连栋温室大棚需要将各大棚相互连接,然后在各大棚之间安装天沟以用于排水,存在结构复杂,强度不高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型温室[申请号:CN201020545809.X],它由基础部分、架设在基础部分上的主体框架以及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的通风排水装置组成,其中:主体框架包括组合成套的外部前端山墙、外部侧墙、外部端墙、屋顶和内部支撑组件;所述的外部前端山墙设置有多根前端山墙柱和连续桁条A,所述的外部侧墙设置有多根侧墙柱和连续桁条B,所述的外部端墙上设置有山墙柱和连续桁条C,连续桁条A、连续桁条B连续桁条C分别安装在前端山墙柱、侧墙柱和山墙柱对应的安装槽内,前端山墙柱和连续桁条A、侧墙柱和连续桁条B,山墙柱和连续桁条C均形成内浮法玻璃安装区和外浮法玻璃安装区,内部支撑组件包括立柱、角柱、桁架、中间柱以及通风排水支撑架,立柱均匀分布在温室内侧四周,角柱分布于温室内侧的四角,中间柱均匀分布在温室内,桁架安装在中间柱上方且横向排列,屋顶包括多个屋架和位于屋架上方并覆盖温室的遮阳网,所述的屋架位于桁架的上方;通风排水装置包括安装在外部侧墙上的通风窗组件A、屋顶上的通风窗组件B、设置在桁架上的通风轨道、相邻屋架设置的天沟、前端山墙、外部侧墙和外部端墙设置有水槽和雨水倒流头以及设置在外部前端山墙上的绝缘门,所述的天沟上有水槽导口,水槽连接雨水倒流头。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使大棚的强度得到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例如,相邻大棚之间的高度仍然一致,结构仍然过于复杂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连栋温室大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连栋温室大棚,包括大棚骨架和覆盖于大棚骨架上的保温膜,所述的大棚骨架包括位于连栋温室大棚中间位置的中部骨架,以及分别位于中部骨架两侧且低于中部骨架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的中部骨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均包括顶部弧形龙骨和位于顶部弧形龙骨两侧且竖直向下设置并向骨架延伸方向排列的若干立柱,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靠近中部骨架的立柱上均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远离中部骨架的立柱上,以及中部骨架的立柱上均具有向外延伸且与第一连接件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且每个第二连接件均位于与之相连的第一连接件上方,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相互配合连接将第一骨架、中部骨架和第二骨架相互连接以组成中间高两边低的连栋温室大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部骨架位于中间位置,两边可以分别向两侧排列若干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且越靠近中部骨架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越高,中部骨架最高,使连栋温室大棚构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结构。在上述的连栋温室大棚中,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包括一侧固定在若干立柱外部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向上弯折有上弯折部,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包括一侧固定在若干立柱外部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侧向下弯折有下弯折部,且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上弯折部和下弯折部相互勾合连接。采用上弯折部和下弯折部相互勾合的方式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借用勾合的特性限制两个相邻骨架之间向两侧的张力,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强度高等优点。在上述的连栋温室大棚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与立柱的连接侧向下或向上延伸有固定条,所述的固定条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立柱上开设有与通孔相适应的连接孔,通过使用螺栓将连接孔和通孔贯穿连接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在相应的立柱上。在上述的连栋温室大棚中,所述的上弯折部和下弯折部上均具有螺栓孔,且相互连接的上弯折部和下弯折部的螺栓孔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螺栓同时穿过相互连接的上弯折部和下弯折部的螺栓孔将该上弯折部和下弯折部相固定连接。先将上弯折部和下弯折部勾合,然后将两者对应的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以加强连接。在上述的连栋温室大棚中,位于不同骨架上的相邻立柱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相邻立柱上的横向加强筋,通过横向加强筋进一步提高了连栋温室大棚的整体强度。在上述的连栋温室大棚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板沿其对应的骨架延伸方向从前侧向后侧厚度逐渐减少使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形成从前侧往后侧向下倾斜的斜坡,使雨水沿着斜坡向连栋温室大棚的后侧流。在上述的连栋温室大棚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的中央沿骨架延伸方向开设有过水槽使雨水能够顺着过水槽流向骨架的后侧,是雨水能够在过水槽内沿着斜坡向连栋温室大棚的后侧流动,避免积水现象,及时减小连栋温室大棚的顶端压力。在上述的连栋温室大棚中,所述的第二连接板向与之相连的第一连接板侧倾斜使雨水能够流入相邻骨架的第一连接板上。在上述的连栋温室大棚中,所述的大棚骨架的后侧设置有垂直于中部骨架以及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集水槽,该集水槽连接在各骨架之间第一连接板的后侧用于收集第一连接板上的雨水,通过集水槽将雨水统一收集排出,避免大棚顶部的雨水随意落下造成大棚所在地面的积水、飞溅等现象。在上述的连栋温室大棚中,所述的集水槽连接于储水箱的进水口,储水箱出水口连接有水泵,且该水泵连接于连栋温室大棚的灌溉系统,利用收集的雨水进行灌溉,就地取水,既节约了水资源,又避免了从远处运水过来造成能源消耗过多等问题。本技术连栋温室大棚,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将连栋大棚设置为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结构,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在不同高度的大棚内种植、培养不同的植物,提高种植效益;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3、连接件既能够将相邻的大棚相连接,又能够作为排水沟使用,简单结构;4、通过勾合螺栓连接等方式,并且将相邻立柱采用加强筋相连提高连栋温室大棚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栋温室大棚的大棚骨架主视图一;图2是本技术连栋温室大棚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连栋温室大棚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连栋温室大棚的大棚骨架主视图二;图5是本技术连栋温室大棚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连栋温室大棚的大棚骨架后视图。附图标记:大棚骨架1;中部骨架2;顶部弧形龙骨21;立柱22;第一连接件23;第二连接件24;第一骨架3;第一连接板31;上弯折部32;下弯折部33;固定条34;通孔35;螺栓孔36;过水槽37;第二连接板38;第二骨架4;集水槽5;横向加强筋6;斜向加强筋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栋温室大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栋温室大棚,包括大棚骨架(1)和覆盖于大棚骨架(1)上的保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骨架(1)包括位于连栋温室大棚中间位置的中部骨架(2),以及分别位于中部骨架(2)两侧且低于中部骨架(2)的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所述的中部骨架(2)、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均包括顶部弧形龙骨(21)和位于顶部弧形龙骨(21)两侧且竖直向下设置并向骨架延伸方向排列的若干立柱(22),所述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靠近中部骨架(2)的立柱(22)上均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件(23),所述的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远离中部骨架(2)的立柱(22)上,以及中部骨架(2)的立柱(22)上均具有向外延伸且与第一连接件(23)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24),且每个第二连接件(24)均位于与之相连的第一连接件(23)上方,通过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24)的相互配合连接将第一骨架(3)、中部骨架(2)和第二骨架(4)相互连接以组成中间高两边低的连栋温室大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栋温室大棚,包括大棚骨架(1)和覆盖于大棚骨架(1)上的保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棚骨架(1)包括位于连栋温室大棚中间位置的中部骨架(2),以及分别位于中部骨架(2)两侧且低于中部骨架(2)的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所述的中部骨架(2)、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均包括顶部弧形龙骨(21)和位于顶部弧形龙骨(21)两侧且竖直向下设置并向骨架延伸方向排列的若干立柱(22),所述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靠近中部骨架(2)的立柱(22)上均具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件(23),所述的第一骨架(3)和第二骨架(4)远离中部骨架(2)的立柱(22)上,以及中部骨架(2)的立柱(22)上均具有向外延伸且与第一连接件(23)相适配的第二连接件(24),且每个第二连接件(24)均位于与之相连的第一连接件(23)上方,通过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24)的相互配合连接将第一骨架(3)、中部骨架(2)和第二骨架(4)相互连接以组成中间高两边低的连栋温室大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栋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23)包括一侧固定在若干立柱(22)外部的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另一侧向上弯折有上弯折部(32),所述的第二连接件(24)包括一侧固定在若干立柱(22)外部的第二连接板(38),所述第二连接板(38)的另一侧向下弯折有下弯折部(33),且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件(23)和第二连接件(24)的上弯折部(32)和下弯折部(33)相互勾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栋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8)与立柱(22)的连接侧向下或向上延伸有固定条(34),所述的固定条(34)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5),所述的立柱(2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亮郑桂霞姚娇郑倩悦郑雪良刘春荣叶先明刘丽丽陈骏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柯城区柴家柑桔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