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框架搭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97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框架搭建机构,涉及建筑领域,包括支撑机构和设于支撑机构上的钢筋框架搭建机构,钢筋框架搭建机构由若干根支撑杆组成,支撑杆的两端安装在支撑座上,且支撑杆位于支撑座的上方并垂直于支撑座,支撑杆的上端面设有凹槽三,凹槽二和凹槽一,凹槽三沿着支撑杆的延伸方向分布,且凹槽三的两端与支撑杆的两端部的外部区域连通,凹槽二垂直于凹槽三,且凹槽二的两端与支撑杆的两侧壁的外侧区域连通,凹槽二的深度大于凹槽三的深度,凹槽一的两端与支撑杆的两侧壁的外侧区域连通,凹槽一的深度大于凹槽二的深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了钢筋框架搭建的规范性,提高了搭建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框架搭建机构
本专利技术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框架搭建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钢筋框架体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建筑行业,钢筋框架体是由多根钢筋纵横交错排列形成,在进行建筑建设的时候,将钢筋框架放置到组装的混凝土浇筑模中,并向其中注入混凝土等材料,带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形成支撑体,通过在支撑体的内部设置钢筋框架,可以使浇筑过凝固过后的支撑体的强度得到显著的提高,提高了其建筑的安全性能,因此在进行建筑建设之前,需要预先搭建钢筋框架,以供后续的建筑建设时使用。现有技术中,均是通过人工手动进行钢筋框架的搭建的,在进行框架搭建的过程中,由于钢筋具有一定的长度和一定的质量,相对于手动而言,在进行搭建时无法保证搭建的钢筋框架的规范性(譬如钢筋的之间平行度以及垂直度都得不到较好的控制),为后续的建筑建设造成不便和困扰,且工人在进行搭建的过程中不具有参照物,其搭建的效率较低,反而还造成了工人成本的提高。因此基于上述的这种情况,本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钢筋框架搭建机构,工人在使用时,以此为搭建平台,进行钢筋框架的搭建,旨在提高钢筋框架搭建的规范性,以及搭建的效率,提高搭建质量的同时也提高搭建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框架搭建机构,以提高建筑建设过程中搭建钢筋框架的规范性以及搭建效率。一种钢筋框架搭建机构,包括支撑机构和设于支撑机构上的钢筋框架搭建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两条平行分布的支撑座组成,所述钢筋框架搭建机构由若干根支撑杆组成,支撑杆的两端安装在支撑座上,且支撑杆位于支撑座的上方并垂直于支撑座,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设有凹槽三,凹槽二和凹槽一,所述凹槽三沿着支撑杆的延伸方向分布,凹槽三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凹槽三的两端与支撑杆的两端部的外部区域连通,所述凹槽二的两端与支撑杆的两侧壁的外侧区域连通,凹槽二的深度大于凹槽三的深度,且凹槽二与凹槽三呈十字分布,所述凹槽一与凹槽二之间倾斜分布,凹槽一的两端与支撑杆的两侧壁的外侧区域连通,凹槽一的深度大于凹槽二的深度,凹槽一、凹槽二以及凹槽三之间形成一交汇区域。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竖直的立柱,且通过立柱安装在支撑座的上方。优选的,所述凹槽一的延伸方向的延长线与凹槽二的延伸方向的延长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为30°-60°。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金属冲压件。优选的,所述凹槽三设有一条,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均设有多条,且凹槽一和凹槽二一一对应,凹槽一、凹槽二以及凹槽三之间形成多个交汇区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进行钢筋框架的搭建时,将需要将钢筋与钢筋之间的交汇点扎起来的金属丝放置在凹槽一中,然后先将钢筋放置在凹槽二中,待凹槽二中钢筋放置完毕后,再在凹槽三中放置钢筋,由于凹槽一、凹槽二、凹槽三的深度依次减小,所以当凹槽一中放置金属丝、凹槽二和凹槽三中放置钢筋后,金属丝会位于钢筋的下方,凹槽三中的钢筋会位于凹槽二中的钢筋的上方,且凹槽二中的钢筋与凹槽三中的钢筋的交汇点位于交汇区域中,操作工人挨个将凹槽一中的金属丝扎在钢筋的交汇点上即可完成对钢筋框架的搭建,由于支撑座以及支撑杆在进行钢筋框架搭建之前的形状就已确定,所述在搭建钢筋框架时以凹槽一、凹槽二以及凹槽三为参照点,以此来提高搭建的钢筋框架的规范性,工人只需将交接点利用金属丝扎起来即可,提高了效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了钢筋框架搭建的规范性,提高了搭建的效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支撑杆的示意图。其中:1—支撑座,2-支撑杆,3-凹槽一,4-凹槽二,5-凹槽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钢筋框架搭建机构,包括支撑机构和设于支撑机构上的钢筋框架搭建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两条平行分布的支撑座1组成,支撑座1紧固安装在水平面上,所述钢筋框架搭建机构由若干根支撑杆2组成,支撑杆2的两端安装在支撑座1上,支撑杆2与安装座1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紧固连接,且支撑杆2位于支撑座1的上方并垂直于支撑座1,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面设有凹槽三5,凹槽二和4凹槽一3,所述凹槽三5沿着支撑杆2的延伸方向分布,凹槽三5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杆2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凹槽三5的两端与支撑杆2的两端部的外部区域连通,所述凹槽二4的两端与支撑杆2的两侧壁的外侧区域连通,凹槽二4的深度大于凹槽三5的深度,且凹槽二4与凹槽三5呈十字分布,所述凹槽一3与凹槽二4之间倾斜分布,凹槽一3的两端与支撑杆2的两侧壁的外侧区域连通,凹槽一3的深度大于凹槽二4的深度,凹槽一3、凹槽二4以及凹槽三5之间形成一交汇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设有竖直的立柱,立柱可与支撑杆为一体件,也可以是焊接,且通过立柱安装在支撑座1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一3的延伸方向的延长线与凹槽二4的延伸方向的延长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为30°-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2为金属冲压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三5设有一条,所述凹槽一3和凹槽二4均设有多条,且凹槽一3和凹槽二4一一对应,凹槽一3、凹槽二4以及凹槽三5之间形成多个交汇区域。在进行钢筋框架的搭建时,将需要将钢筋与钢筋之间的交汇点扎起来的金属丝放置在凹槽一3中,然后先将钢筋放置在凹槽二4中,待凹槽二4中钢筋放置完毕后,再在凹槽三5中放置钢筋,由于凹槽一3、凹槽二4、凹槽三5的深度依次减小,所以当凹槽一3中放置金属丝、凹槽二4和凹槽三5中放置钢筋后,金属丝会位于钢筋的下方,凹槽三5中的钢筋会位于凹槽二4中的钢筋的上方,且凹槽二4中的钢筋与凹槽三5中的钢筋的交汇点位于交汇区域中,操作工人挨个将凹槽一3中的金属丝扎在钢筋的交汇点上即可完成对钢筋框架的搭建,由于支撑座1以及支撑杆2在进行钢筋框架搭建之前的形状就已确定,所述在搭建钢筋框架时以凹槽一3、凹槽二4以及凹槽三5为参照点,以此来提高搭建的钢筋框架的规范性,工人只需将交接点利用金属丝扎起来即可,提高了效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了钢筋框架搭建的规范性,提高了搭建的效率,降低了成本。由技术常识可知,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框架搭建机构,包括支撑机构和设于支撑机构上的钢筋框架搭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由两条平行分布的支撑座(1)组成,所述钢筋框架搭建机构由若干根支撑杆(2)组成,支撑杆(2)的两端安装在支撑座(1)上,且支撑杆(2)位于支撑座(1)的上方并垂直于支撑座(1),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面设有凹槽三(5),凹槽二(4)和凹槽一(3),所述凹槽三(5)沿着支撑杆(2)的延伸方向分布,凹槽三(5)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杆(2)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凹槽三(5)的两端与支撑杆(2)的两端部的外部区域连通,所述凹槽二(4)的两端与支撑杆(2)的两侧壁的外侧区域连通,凹槽二(4)的深度大于凹槽三(5)的深度,且凹槽二(4)与凹槽三(5)呈十字分布,所述凹槽一(3)与凹槽二(4)之间倾斜分布,凹槽一(3)的两端与支撑杆(2)的两侧壁的外侧区域连通,凹槽一(3)的深度大于凹槽二(4)的深度,凹槽一(3)、凹槽二(4)以及凹槽三(5)之间形成一交汇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框架搭建机构,包括支撑机构和设于支撑机构上的钢筋框架搭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由两条平行分布的支撑座(1)组成,所述钢筋框架搭建机构由若干根支撑杆(2)组成,支撑杆(2)的两端安装在支撑座(1)上,且支撑杆(2)位于支撑座(1)的上方并垂直于支撑座(1),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面设有凹槽三(5),凹槽二(4)和凹槽一(3),所述凹槽三(5)沿着支撑杆(2)的延伸方向分布,凹槽三(5)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杆(2)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凹槽三(5)的两端与支撑杆(2)的两端部的外部区域连通,所述凹槽二(4)的两端与支撑杆(2)的两侧壁的外侧区域连通,凹槽二(4)的深度大于凹槽三(5)的深度,且凹槽二(4)与凹槽三(5)呈十字分布,所述凹槽一(3)与凹槽二(4)之间倾斜分布,凹槽一(3)的两端与支撑杆(2)的两侧壁的外侧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