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温控系统的电池模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748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温控系统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上盖和电池包;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温度调节组件和温控控制组件,所述温控控制组件包括采集板和电源线束;所述电池模组上盖与所述电池包顶端结合形成腔体,所述采集板设置在腔体内并与所述电池包顶端固定相连;所述电池包内部设置有孔道,所述电源线束的一端穿过孔道与所述采集板相连,所述电源线束另一端与温度调节组件相连;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底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温控系统的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温控系统的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全球能源消耗与污染,新能源的推广已在各国积极推行,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但由于电池的续航里程短与充电时间长,抑制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在汽车想要大幅度缩短充电时间与大功率放电的情况下,对于电池包温度控制的要求大幅提高;由于市场上现有的电池包内部的冷却液是导电的,在极端情况下,电池包被破坏后,冷却液易使电芯短路,从而发生热失控爆炸等事故;同时电池包轻量化的趋势下,液冷系统的重量还是比较重的,增加了电池能量消耗。而且目前液冷系统的成本比较高,且当中零件快插接头的供应商可选择性也较小。又由于电池包内的液冷系统能量是由整车提供,在传输路径上,不可避免的存在能量损失,不管是加热还是冷却,都是需要把所有的冷冻液提升或降低温度,利用率低;现有的温控系统因为电池模组的布置与数量不同,每个电池包所需的液冷系统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不具备通用性;温控系统的冷却液进口端和出口端有温差,导致每个电芯的冷热程度也不一致,影响电池的寿命电池包需要进行大功率充放电,这也就意味着电池会放出更多的热量,会直接产生安全隐患甚至爆炸,且管路连接也会存在失效的风险。为了提供一种更加便于安装、成本更低的温控系统,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温控系统方案,可以缩小温控系统的体积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电池包内部的冷却液是导电的,在极端情况下,电池包被破坏后,冷却液易使电芯短路,从而发生热失控爆炸等事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带温控系统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上盖和电池包;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温度调节组件和温控控制组件,所述温控控制组件包括采集板和电源线束;所述电池模组上盖与所述电池包顶端结合形成腔体,所述采集板设置在腔体内并与所述电池包顶端固定相连;所述电池包内部设置有孔道,所述电源线束的一端穿过孔道与所述采集板相连,所述电源线束另一端与温度调节组件相连;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底端。优选的,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包括加热片、制冷片和安装片。优选的,所述安装片与电池包底端结合形成空腔,所述加热片和制冷片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片和制冷片均设置在安装片上。具体的,所述安装片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矩形板状结构两条长边位置设置有安装边条,所述安装片上与安装边条平行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隔断条。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片通过两条安装边条与电池包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隔断条用于隔开加热片和制冷片。具体的,所述线束由加热片电源线和制冷片电源线组成。具体的,所述加热片电源线和制冷片电源线组成的线束穿过电池包内设置的通孔并从电池包一端表面延伸出来。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片电源线和制冷片电源线延伸出来的一端分别与加热片和制冷片相连。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带温控系统的的电池模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不通过冷却液进行制冷,制冷过程中无液体短路风险,从而避免发生热失控爆炸等事故。2、利用加热片和制冷片进行温控,不需要液冷系统及相关配套组件,大大减轻了电池模组的重量。3、由于加热片和制冷片结构简单,设备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大幅降低。4、由于利用加热片和制冷片进行温控调不同于液冷等间接的调节模式,大大提高了温控系统的工作效率。5、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对于目前所提倡的VDA尺寸模组,只需开发一种对应尺寸的液冷系统即可。6、模组自带温控系统,组装方便,可以在模组组装端自动化,避免到后期pack端人工组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所述电池模组结构简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电池模组上盖,2-电池包,3-采集板,301-温度采集控制器,4-加热片,5-制冷片,6-安装片,601-安装边条,602-隔断条,7-加热片电源线,8-制冷片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自带温控系统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上盖1和电池包2;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温度调节组件和温控控制组件,所述温控控制组件包括采集板3和电源线束;所述电池模组上盖1与所述电池包2顶端结合形成腔体,所述采集板3设置在腔体内并与所述电池包2顶端固定相连;所述电池包2内部设置有孔道,所述电源线束的一端穿过孔道与所述采集板3相连,所述电源线束另一端与温度调节组件相连;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池包2底端。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包括加热片4、制冷片5和安装片6。所述安装片6与电池包2底端结合形成空腔,所述加热片4和制冷片5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加热片4和制冷片5均设置在安装片6上。所述安装片6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矩形板状结构两条长边位置设置有安装边条601,所述安装片6上与安装边条601平行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隔断条602。所述安装片6通过两条安装边条601与电池包2固定相连。所述隔断条602用于隔开加热片4和制冷片5。所述线束由加热片电源线7和制冷片电源线8组成。所述加热片电源线7和制冷片电源线8组成的线束穿过电池包2内设置的通孔并从电池包2一端表面延伸出来。所述加热片电源线7和制冷片电源线8延伸出来的一端分别与加热片4和制冷片5相连。实施例:电池合适的工作温度在15~35度,在这个温度之外工作,要么对电池寿命有影响,要么电池无法经过大电流。基于这个工作温度区间,当温度低于15度的时候,采集板3通过加热片电源线7给加热片4供电,加热片4开始工作,给电池加热。当温度高于35度的时候,采集板3通过制冷片电源线8给制冷片5供电,制冷片5开始工作,给电池降温,使得电池包2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合适的工作温度区间。实施例:所述制冷片为利用珀尔帖效应原理制成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不需要任何制冷剂,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没有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没有滑动部件是一种固体片件,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安装容易。且既能制冷,又能加热,因此使用一个片件就可以代替分立的加热系统和制冷系统。又因为半导体制冷片是电流换能型片件,通过输入电流的控制,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再加上温度检测和控制手段,很容易实现遥控、程控、计算机控制,便于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半导体制冷片热惯性非常小,制冷制热时间很快,在热端散热良好冷端空载的情况下,通电不到一分钟,制冷片就能达到最大温差。温差范围极大,从正温90℃到负温度130℃都可以实现。实施例:因为所述电池模组结构简单而具有更好的通用性高,对于目前所提倡的VDA尺寸模组,还可以开发一种对应尺寸的液冷系统与之搭配使用,大大提高温度调节的效率。实施例:所述采集板设置有温度采集控制器,所述温度采集控制器通过所述电源线束与加热片和制冷片相连,所述温度采集控制器用于采集温度信息和控制电源束线的电流大小,从而达到控制流经加热片和制冷片的电流大小实现精确地温度控制。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外部可设置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温控系统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上盖(1)和电池包(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温度调节组件,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包括加热片(4)、制冷片(5)和设置在采集板(3)上的温度采集控制器(301);所述电池模组上盖(1)与所述电池包(2)顶端结合形成腔体,所述采集板(3)设置在腔体内并与所述电池包(2)顶端固定相连;所述温度采集控制器(301)通过连接线束分别与加热片(4)和制冷片(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温控系统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上盖(1)和电池包(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温度调节组件,所述温度调节组件包括加热片(4)、制冷片(5)和设置在采集板(3)上的温度采集控制器(301);所述电池模组上盖(1)与所述电池包(2)顶端结合形成腔体,所述采集板(3)设置在腔体内并与所述电池包(2)顶端固定相连;所述温度采集控制器(301)通过连接线束分别与加热片(4)和制冷片(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与电池包(2)底端固定相连的安装片(6);所述安装片(6)与电池包(2)底端结合形成空腔,所述加热片(4)和制冷片(5)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4)和制冷片(5)均设置在安装片(6)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片(5)为矩形板状结构,所述矩形板状结构的两个端面在功能上可以分为吸热端面和放热端面;所述放热端面与安装片(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建占莉潘福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