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左右C柱内板拉延模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左右C柱内板拉延模。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由于人们审美要求不断提高,汽车的升级换代加速,汽车C柱内板生产用的成型模具的开发设计也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重视,众所周知,汽车C柱是汽车侧围立柱中贯穿与顶盖和下车体的第三根立柱,位于车身的后部,对车身顶盖和后门以及行李箱汽车支撑作用,而C柱内板是装配在车身上的一个重要部件,而现有的汽车C柱内板在使用成型模具成型时,常需要进行多步工序,其成形过程主要包括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工序,而拉延工序板件的成形质量将直接影响产品最终质量,例如,拉延成形时变薄率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起皱开裂等等。拉延模成形主要过程一般为上模向下运动凹模与压边圈将坯料周圈压紧,随后上模与压边圈共同向下运动并通过凸模成形,现有技术中的拉延模在冲压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机床的顶杆穿过下模且对于压边圈施加向上的支撑力,但是由于机床的顶杆一般设置为齐平的与压边圈的底部接触,因此在再其顶压压边圈时,拉延后的产品质量不仅受到顶杆的平整度和机床稳定性的影响,而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左右C柱内板拉延模,包括上模、下模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安装在所述下模座内适配左C柱内板和右C柱内板的凸模,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凸模相配合的凹模,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环设在所述凸模外侧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两组沿所述凸模中线对称分布的氮气缸组件,所述氮气缸组件包括至少三组顶升端最大高度依次递增的氮气缸组,所述氮气缸组包括至少两个内嵌在所述下模座内的安装槽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的氮气缸,所述氮气缸的顶升端朝向所述压边圈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左右C柱内板拉延模,包括上模、下模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之间的压边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安装在所述下模座内适配左C柱内板和右C柱内板的凸模,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所述凸模相配合的凹模,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环设在所述凸模外侧的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两组沿所述凸模中线对称分布的氮气缸组件,所述氮气缸组件包括至少三组顶升端最大高度依次递增的氮气缸组,所述氮气缸组包括至少两个内嵌在所述下模座内的安装槽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的氮气缸,所述氮气缸的顶升端朝向所述压边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右C柱内板拉延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缸组件中靠近所述凸模中线的所述氮气缸最大顶升端低于所述氮气缸组件中远离所述凸模中线的所述氮气缸最大顶升端,且所述氮气缸组件中靠近所述凸模中线的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氮气缸组件中远离所述凸模中线的所述安装槽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左右C柱内板拉延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缸组件包括七组顶升端最大高度依次递增的氮气缸组,且分别为第一氮气缸组、第二氮气缸组、第三氮气缸组、第四氮气缸组、第五氮气缸组、第六氮气缸组以及第七氮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林,王保平,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河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