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多级耗能抗冲击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19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46
改进型多级耗能抗冲击隔震支座,包括耗能隔震体和分别固定设置于耗能隔震体两端的下部连接钢板和上部连接钢板。下部连接钢板、上部连接钢板四周均设有螺栓安装口;通过螺栓安装口与预埋螺纹钢筋螺栓连接。耗能弹性体包括橡胶保护层、波浪形钢板层、波浪形橡胶层、记忆合金弹簧和记忆合金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传统隔震支座易造成环境污染,稳定性差,无法多级耗能,无法抵抗冲击荷载,阻尼分布不均匀,自恢复能力差等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多级耗能抗冲击隔震支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环保,稳定性强,阻尼分布均匀,耗能明显,自恢复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多级耗能抗冲击隔震支座
本技术涉及减震装置,具体涉及改进型多级耗能抗冲击隔震支座,本技术可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房屋,桥梁,医疗设备等减震防护领域。
技术介绍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安全的需求与我国广大城市所面临的严重地震灾害威胁产生了鲜明的矛盾,尤其是最近几次我国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鲁甸地震)更是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大地震中,医疗设备,建筑结构等设施的破坏,更进一步加剧了伤亡,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在诸多的减震隔震措施中,隔震技术以及减隔震技术的联合应用是最为有效的方法。隔震技术是将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用隔震装置隔开,通过隔震装置吸收能量,从而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从已知的试验成果来看,隔震装置可以达到60-90%的隔震率,效果非常明显。拱形结构可以将荷载均匀地分散开来,是一种理想的抗冲击材料,地震发生时,建筑物上部结构发生破坏,上部结构倒塌易对下部结构产生冲击荷载,而目前对地震引发冲击荷载造成建筑物损坏防护研究较少。地震发生时,主震过后往往会随之而来一系列的余震,以往减震隔震技术很少考虑主震过后,装置发生损坏,无法再余震中继续发挥作用的问题。因此多级减震隔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多级耗能抗冲击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耗能隔震体(1)和分别固定设置于耗能隔震体(1)两端的下部连接钢板(2)和上部连接钢板(3);下部连接钢板(2)为矩形钢板,上表面具有波浪形突出层,波浪形突出层可与波浪形橡胶层(7)完全贴合;波浪形突出层中部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中部设置内连接螺栓孔(10),中部圆形凹槽可固定记忆合金棒(9);波浪形突出层四周设有圆形凹槽,四周圆形凹槽可插接记忆合金弹簧(8)上的固定板;下部连接钢板(2)可通过内连接螺栓孔(10)与记忆合金棒(9)底面螺纹凹槽螺栓连接;上部连接钢板(3)为矩形钢板,下表面具有波浪形突出层,波浪形突出层可与波浪形橡胶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多级耗能抗冲击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耗能隔震体(1)和分别固定设置于耗能隔震体(1)两端的下部连接钢板(2)和上部连接钢板(3);下部连接钢板(2)为矩形钢板,上表面具有波浪形突出层,波浪形突出层可与波浪形橡胶层(7)完全贴合;波浪形突出层中部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中部设置内连接螺栓孔(10),中部圆形凹槽可固定记忆合金棒(9);波浪形突出层四周设有圆形凹槽,四周圆形凹槽可插接记忆合金弹簧(8)上的固定板;下部连接钢板(2)可通过内连接螺栓孔(10)与记忆合金棒(9)底面螺纹凹槽螺栓连接;上部连接钢板(3)为矩形钢板,下表面具有波浪形突出层,波浪形突出层可与波浪形橡胶层(7)完全贴合;波浪形突出层中部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中部设置内连接螺栓孔(10),中部圆形凹槽可固定记忆合金棒(9);波浪形突出层四周设有圆形凹槽,四周圆形凹槽可插接记忆合金弹簧(8)上的固定板;上部连接钢板(3)可通过内连接螺栓孔(10)与记忆合金棒(9)顶面螺纹凹槽螺栓连接;下部连接钢板(2)、上部连接钢板(3)四周均设有螺栓安装口(4);通过螺栓安装口(4)与预埋螺纹钢筋螺栓连接;耗能隔震体(1)包括橡胶保护层(5)、波浪形钢板层(6)、波浪形橡胶层(7)、记忆合金弹簧(8)和记忆合金棒(9);波浪形钢板层(6)可与波浪形橡胶层(7)通过拼接完全叠合;中部和四周具有圆形孔洞,安装记忆合金棒(9)和记忆合金弹簧(8);波浪形橡胶层可与波浪形钢板层(6)通过拼接完全叠合;中部和四周具有圆形孔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得璋张昊宇陈洪富李思汉何先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