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摩擦摆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197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46
一种球形摩擦摆隔震支座,包括上台板、下台板和带中心孔的止动器板,其中,止动器板上通过加压螺栓固定有若干保持器,保持器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槽,槽中有凹形结构,凹形结构中有滚动球,凹形结构的尺寸使得滚动球在其中只能滚动不能移动,滚动球的尺寸使得其伸出所述槽的上下底面,上台板的下底面和/或下台板的上底面设置有与滚动球对应的凹形曲面,上台板的下底面还设置有与止动器板的中心孔对应的限位杆,限位杆插入中心孔实现上台板与止动器板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适用于自重较轻的物体的隔震,比如博物馆的文物、展柜等,这决定了支座的尺寸不会太大,而且支座上部的重量全部由四个滚动球承担,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良好的隔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形摩擦摆隔震支座
本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球形摩擦摆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自1990年Zays提出一种摩擦摆的隔振支座装置(FPS),对于摩擦摆的研究就一直在进行。研究表明在强震发生时FPS能使结构的层间位移大幅减少,国外已有少数建筑采用了这种隔震支座。当处于地震等破坏性环境中时,摩擦摆支座是一种有效的干摩擦滑移减隔震支座,摩擦摆支座隔震消能的主要原理是将支座承载的结构物体(主要是桥梁、建筑)与地面隔离,利用摩擦摆支座的干摩擦滑动在外力作用下的滑动,来延长所承载结构物的自振周期,从而大幅减少结构物在地震中的动力放大效应。摩擦摆支座干摩擦副在来回滑动的同时通过摩擦生热效应消耗大量地震能量,同时随着滑动摩擦副相对高度的变化,也将一部分地震能量转化为支座及其承载物的势能,这些都有效减少了地震破坏力输入。但FPS必须配合转向装置,这使其构造变得复杂。经过改进专利技术了辊轴摩擦摆隔震支座,将两个或多个这种摩擦摆一起使用,则上盘在运动时不发生转动,只有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平动,这一特点较滑道式FPS摩擦摆相比是一个明显的改进,无需在上盘设置转向装置,保证了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形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台板(1)、下台板(4)和带中心孔的止动器板(8),其中,止动器板(8)上通过加压螺栓(9)固定有若干保持器(7),保持器(7)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槽,槽中有凹形结构,凹形结构中有滚动球(2),凹形结构的尺寸使得滚动球(2)在其中只能滚动不能移动,滚动球(2)的尺寸使得其伸出所述槽的上下底面,上台板(1)的下底面和/或下台板(4)的上底面设置有与滚动球(2)对应的凹形曲面(6),上台板(1)的下底面还设置有与止动器板(8)的中心孔对应的限位杆(5),限位杆(5)插入中心孔实现上台板(1)与止动器板(8)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台板(1)、下台板(4)和带中心孔的止动器板(8),其中,止动器板(8)上通过加压螺栓(9)固定有若干保持器(7),保持器(7)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槽,槽中有凹形结构,凹形结构中有滚动球(2),凹形结构的尺寸使得滚动球(2)在其中只能滚动不能移动,滚动球(2)的尺寸使得其伸出所述槽的上下底面,上台板(1)的下底面和/或下台板(4)的上底面设置有与滚动球(2)对应的凹形曲面(6),上台板(1)的下底面还设置有与止动器板(8)的中心孔对应的限位杆(5),限位杆(5)插入中心孔实现上台板(1)与止动器板(8)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球形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7)为长方体块,所述的凹形结构由两个在槽壁上相对的内凹三角形组成,凹形结构厚度为滚动球(2)直径的2/3,内凹的深度是滚动球(2)直径的2/5,槽的长度为滚动球(2)直径的1.5倍。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启芳张雪峰王凡徐敦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