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6112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洗槽;电泳槽热交换机,其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水洗槽连通;脱脂槽加热盘管,其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电泳槽热交换机连通,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水洗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将水从电泳槽热交换机泵给脱脂槽加热盘管的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水洗槽的水为媒介,将电泳槽中产生的废热循环利用到脱脂槽中,即节约了水资源又节约了电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泳槽冷却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先进的汽车涂装技术特别是轿车涂装技术和设备在我国得以快速应用,其中电泳是涂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现有的涂装技术在进行电泳前需对待涂装件进行清理,包括水洗、脱脂、除锈等等,然而,水洗过程、脱脂过程和电泳过程分别有独立的系统完成,那么电泳槽需要的冷却、脱脂槽需要的加热均要通过消耗能源得到,这样就会造成能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水洗槽的水为媒介,将电泳槽中产生的废热循环利用到脱脂槽中的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洗槽;电泳槽热交换机,其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水洗槽连通;脱脂槽加热盘管,其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电泳槽热交换机连通,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水洗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将水从电泳槽热交换机泵给脱脂槽加热盘管的水泵。优选的是,所述水洗槽有至少两个,且每个水洗槽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每个水洗槽的入水口均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优选的是,每个水洗槽的出水口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每个水洗槽的入水口均设置有第二阀门。优选的是,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的外壁截面轮廓为凸凹相间的梅花形,形成多个凸出部和多个凹陷部,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陷部为半径相同的圆弧形,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陷部之间平滑相切连接;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的内壁截面轮廓为圆形,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三条螺旋凸棱,所述螺旋凸棱在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的中心剖面上的投影为正弦曲线,并且相邻两条所述螺旋凸棱在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的中心剖面上投影的正弦曲线的相位角相差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内同轴设置有多个搅拌桨,多个搅拌桨沿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轴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搅拌桨包括中心轴和与所述中心轴转动连接的桨叶,所述中心轴末端连接有三根连杆固定,三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三条所述螺旋凸棱的末端,所述桨叶与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的截面形成锐角夹角。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管道外壁涂覆有保温层。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径大于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的内径。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直接使用水洗槽的水做电泳槽的冷却水,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减少了电泳槽专用冷却设备的能源消耗。2、将冷却电泳槽的水用来升温脱脂槽中的脱脂液,节约了专门给脱脂槽升温需要的能源,减少了经济成本。3、通过对脱脂槽加热盘管外壁形状的改进,增加了脱脂槽加热盘管外壁与脱脂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脱脂槽加热盘管向脱脂液进行热传递的效率,同时通过在脱脂槽加热盘管内壁上设置螺旋凸棱来促使管中流动的热水发生旋转,又因为在管中还设置有搅拌桨,内管中旋转前进的热水进而带动搅拌桨桨叶转动,这样就能使加热盘管中心部分的热水贴近加热盘管管壁,让加热盘管中流动的热水蕴含的热量最大程度的传递给脱脂液。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竖直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水洗槽1;电泳槽热交换机2,其通过第一管道3与所述水洗槽1连通;脱脂槽加热盘管4,其通过第二管道5与所述电泳槽热交换机2连通,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4通过第三管道6与所述水洗槽1连通;其中,所述第二管道5上设置有将水从电泳槽热交换机2泵给脱脂槽加热盘管4的水泵7。上述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水从水洗槽1流出,流经第一管道3后进入电泳槽热交换机2,对电泳槽中的电泳液进行冷却,水温上升到20~30℃,然后水再从电泳槽热交换机2流经第二管道5后由水泵7泵至脱脂槽加热盘管4中,对脱脂槽中的脱脂液进行加热,将脱脂液升温至20~30℃后,水再流经第三通道重新进入水洗槽1,水温此时在10℃以下了。上述整个过程水都在循环利用,无浪费,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减少了电泳槽专用冷却设备的能源消耗,还节约了专门给脱脂槽升温需要的能源。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洗槽1有至少两个,且每个水洗槽1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第一管道3连通,每个水洗槽1的入水口均与所述第三管道6连通,这样有多个水洗槽1就能将清洗零件的水洗槽1和作为循环水水池的水洗槽1分开使用,不耽误零件的清洗过程。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水洗槽1的出水口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每个水洗槽1的入水口均设置有第二阀门,这样能控制每个水洗槽1中的水量,以满足水洗槽1的不同用途。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4的外壁截面轮廓为凸凹相间的梅花形,形成多个凸出部8和多个凹陷部9,所述凸出部8和所述凹陷部9为半径相同的圆弧形,所述凸出部8与所述凹陷部9之间平滑相切连接;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4的内壁截面轮廓为圆形,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4的内壁上设置有三条螺旋凸棱10,所述螺旋凸棱10在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4的中心剖面上的投影为正弦曲线,并且相邻两条所述螺旋凸棱10在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4的中心剖面上投影的正弦曲线的相位角相差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4内同轴设置有多个搅拌桨,多个搅拌桨沿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4轴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搅拌桨包括中心轴11和与所述中心轴11转动连接的桨叶12,所述中心轴11末端连接有三根连杆13固定,三根连杆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三条所述螺旋凸棱10的末端,所述桨叶12与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4的截面形成锐角夹角。上述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脱脂槽加热盘管4外壁形状的改进,增加了脱脂槽加热盘管4外壁与脱脂液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脱脂槽加热盘管4向脱脂液进行热传递的效率,同时通过在脱脂槽加热盘管4内壁上设置螺旋凸棱10来促使管中流动的热水发生旋转,又因为在管中还设置有搅拌桨,内管中旋转前进的热水进而带动搅拌桨桨叶12转动,这样就能使加热盘管中心部分的热水贴近加热盘管管壁,让加热盘管中流动的热水蕴含的热量最大程度的传递给脱脂液。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5外壁涂覆有保温层,这样能够降低从电泳槽热交换机2出来的热水的热量流失,尽量让热水中的热量使用到脱脂槽中。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5的内径大于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4的内径,由于管径的变化促使脱脂槽加热盘管4内水流流速的增加,这样就会让水流带动搅拌桨的转速加快,进而加快了脱脂槽加热盘管4中心部温度较高的热水与脱脂槽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水洗槽;电泳槽热交换机,其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水洗槽连通;脱脂槽加热盘管,其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电泳槽热交换机连通,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水洗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将水从电泳槽热交换机泵给脱脂槽加热盘管的水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水洗槽;电泳槽热交换机,其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水洗槽连通;脱脂槽加热盘管,其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电泳槽热交换机连通,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水洗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将水从电泳槽热交换机泵给脱脂槽加热盘管的水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槽有至少两个,且每个水洗槽的出水口均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每个水洗槽的入水口均与所述第三管道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水洗槽的出水口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每个水洗槽的入水口均设置有第二阀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槽与脱脂槽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脂槽加热盘管的外壁截面轮廓为凸凹相间的梅花形,形成多个凸出部和多个凹陷部,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陷部为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华李传国杨路黄斌陈轩傅群冯伟峰丁晓军唐金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福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