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救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67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救生设备,包括壳体和推进器,壳体的U形两侧内设有容置推进器的动力舱,壳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动力舱连通的进水口,壳体的末端设有与动力舱连通的出水口;推进器设于动力舱内,推进器的吸水口朝向进水口,推进器的喷水口朝向出水口;动力舱内设有用于支撑推进器的支撑装置,推进器的外表面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与支撑装置配合连接,使得推进器能够在动力舱内做翻转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上救生设备,推进器能够多方位吸水并为所述救生设备提供动力,使得所述救生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进行施救,动力性能好,救援效率高,且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功能丰富,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救生设备
本技术涉及救生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水上救生设备。
技术介绍
救生圈是最常见的水上救生设备,也是救生设备中一个主要种类,通常是作为水上救灾及相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必备产品。现在市场上的救生圈结构简单,仅仅能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浮力使其不会下沉,功能单一、使用有限。如今游泳成为一种盛行的运动方式,然而每年有大量因溺水或救落水人员而死亡的人,其中包含很多救助者,因落水者出于求救的本能,会不顾一切的抓住或抱住救援的人,救援的人大多因为体力不支而溺水身亡。现有的救生圈都需要人工或机械抛洒至落水者身边进行救生,如果遇到意外溺水事故,只有落水者离救援的人很近的时候才能保证将救生圈抛至落水者身边,否则很难将救生圈准确地扔到落水者所处的位置;另一方面,即使将救援船开至距离落水者较近的地方抛洒救生圈,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如果现场环境不利于救援船的航行和救生圈的准确抛洒,则极为影响救援工作;且当落水者数量较多时,需要动用大量的救援船和人力,逐个进行救援,不仅救援进程缓慢,严重影响落水者的生命安全,而且该过程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因此现有的救生圈无法做到安全及时的进行施救,难以保障落水者的生命安全。现有技术中也有少数带有推进装置的救生圈,能够通过遥控该救生圈到达落水者所处的位置进行施救,但是该类救生圈大多结构复杂,笨重且动力不足,续航时间短,难以保证救援时间和救援效率,且当救援环境恶劣,例如水面风浪较大时,该救生圈因风浪发生颠簸翻转,在翻转过程中无法持续航行,耗费能量且耽误救援时间。综上所述,亟需一种救生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救生圈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上救生设备,本技术的水上救生设备,推进器能够多方位吸水并为所述救生设备提供动力,使得所述救生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进行施救,动力性能好,救援效率高,且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功能丰富,实用性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上救生设备,所述救生设备至少包括壳体和提供动力的推进器,所述壳体为U形,所述壳体的U形两侧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推进器的动力舱,所述壳体U形两侧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所述动力舱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壳体的U形两侧的末端设有与所述动力舱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推进器设于所述动力舱内,所述推进器的吸水口朝向所述进水口,所述推进器的喷水口朝向所述出水口;所述动力舱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推进器的支撑装置,所述推进器的外表面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支撑装置配合连接,使得所述推进器能够在所述动力舱内做翻转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喷水口处设有柔性管,所述喷水口通过所述柔性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推进器能够随所述柔性管在所述动力舱内做翻转运动。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旋转装置相配合,随所述救生设备的颠簸翻转,所述推进器能够依靠自身重力稳定且按照一定轨迹随所述柔性管做翻转运动,且颠簸反转过程中所述柔性管能够灵活应变不卡滞,所述进水口分布于所述壳体U形两侧的顶面和底面,当救生设备发生翻转时,所述吸水口能够一直朝向水面从所述进水口吸水,即能够双面吸水,所述喷水口喷水产生推力使所述救生设备前进,不受救生设备翻转程度、天气及风浪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推进器的工作效率和所述救生设备的动力性能,使得所述救生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状况进行施救,救援效率更高,所述救生设备可用于救援落水者,以便更加及时、快速的救援,保障落水者的生命安全。且将所述救生设备抛入水中时无需顾虑救生设备的落水状态,提高了救生设备的操作便利性。具体地,所述壳体的U形两侧的末端均设有盖板,所述盖板表面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支撑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装置相对设置于所述动力舱内靠近所述盖板的一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设于所述动力舱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设于所述盖板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开口相对,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一弧形凹槽配合形成限位孔;所述旋转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旋转装置相对设置于所述推进器的外表面,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连接臂和旋转轴,所述连接臂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推进器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推进器的外壁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并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限位孔内,所述旋转轴能够随所述推进器的翻转在所述限位孔内旋转。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表面设有一子凸起,所述子凸起的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二弧形凹槽,所述子凸起伸入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过盈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配合形成所述限位孔。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配合形成限位孔,所述旋转装置的旋转轴伸入所述限位孔内并随所述推进器翻转而旋转,使得所述推进器能够稳定且按照一定轨迹随所述柔性管做翻转运动,并限制所述推进器的翻转方向和角度,避免所述推进器在所述动力舱内剧烈晃动,增强了所述推进器的稳定性,同时阻止所述推进器由于喷水反作用力而向与所述出水口相反的方向运动,造成所述柔性管的拉伸,有效避免所述柔性管因受力过大而破损的情况发生;且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两部分,当所述救生设备在水面上颠簸翻转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共同支撑所述推进器在所述动力舱内翻转,提高了推进器的工作稳定性,两个支撑结构与单个支撑结构相比,有效减小了单个支撑结构的压力和磨损程度,提高了所述救生设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所述救生设备结实耐用,延长了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盖板盖合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配合形成限位孔,固定所述旋转轴的位置,使其在所述限位孔内旋转。在所述救生设备的装配过程中,将所述推进器放入所述动力舱,同时所述旋转轴伸入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内,然后盖合所述盖板至所述壳体的端部,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使得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配合形成固定所述旋转轴位置的限位孔,从而完成装配。操作简单、快捷,有效避免了装配过程中对所述救生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且便于后续检查、维修。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浮力舱,所述浮力舱对称设置于所述动力舱的两侧,所述浮力舱与所述动力舱之间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用于密封所述浮力舱,防止水流入所述浮力舱,减小所述救生设备的重量并增大所述救生设备的浮力;当所述救生设备在水面上颠簸翻转时,所述密封板还能够限制所述推进器的位置,避免所述推进器在所述动力舱内剧烈晃动,保护所述推进器不受损伤,增强了所述推进器的稳定性,并延长了救生设备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所述推进器包括吸水管、螺旋桨和驱动所述螺旋桨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吸水管一端为所述吸水口,所述吸水管的另一端为所述喷水口,所述喷水口处设有柔性管,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吸水管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旋桨连接,所述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设备至少包括壳体(1)和提供动力的推进器,所述壳体(1)为U形,所述壳体(1)的U形两侧内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推进器的动力舱(2),所述壳体(1)U形两侧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所述动力舱(2)连通的进水口(3),所述壳体(1)的U形两侧的末端设有与所述动力舱(2)连通的出水口(4);所述推进器设于所述动力舱(2)内,所述推进器的吸水口(51)朝向所述进水口(3),所述推进器的喷水口(53)朝向所述出水口(4);所述动力舱(2)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推进器的支撑装置,所述推进器的外表面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支撑装置配合连接,使得所述推进器能够在所述动力舱(2)内做翻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设备至少包括壳体(1)和提供动力的推进器,所述壳体(1)为U形,所述壳体(1)的U形两侧内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推进器的动力舱(2),所述壳体(1)U形两侧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与所述动力舱(2)连通的进水口(3),所述壳体(1)的U形两侧的末端设有与所述动力舱(2)连通的出水口(4);所述推进器设于所述动力舱(2)内,所述推进器的吸水口(51)朝向所述进水口(3),所述推进器的喷水口(53)朝向所述出水口(4);所述动力舱(2)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推进器的支撑装置,所述推进器的外表面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支撑装置配合连接,使得所述推进器能够在所述动力舱(2)内做翻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口(53)处设有柔性管(54),所述喷水口(53)通过所述柔性管(54)与所述出水口(4)连接,所述推进器能够随所述柔性管(54)在所述动力舱(2)内做翻转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救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U形两侧的末端均设有盖板(7),所述盖板(7)表面设有所述出水口(4);所述支撑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装置相对设置于所述动力舱(2)内靠近所述盖板(7)的一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限位凸起(81)和第二限位凸起(83),所述第一限位凸起(81)设于所述动力舱(2)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限位凸起(81)上设有第一弧形凹槽(82);所述第二限位凸起(83)设于所述盖板(7)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限位凸起(83)上设有第二弧形凹槽(85),所述第二弧形凹槽(85)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82)的开口相对,所述第二弧形凹槽(85)和所述第一弧形凹槽(82)配合形成限位孔;所述旋转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旋转装置相对设置于所述推进器的外表面,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连接臂(91)和旋转轴(92),所述连接臂(9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推进器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连接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磊包勇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长青沙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