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焊接口应力的小车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7627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使得小车在复杂的大型机械零件上进行吸附运动,同时确保小车能够完成热应力消除工作的消除焊接口应力的小车底盘。该消除焊接口应力的小车底盘,包括小车本体、伸缩支撑杆以及焊接口热处理喷燃系统;所述小车本体的中央位置嵌套有矩阵式磁盘,所述小车本体为矩形,所述小车本体的四个顶角均设置有轮架,所述轮架上设置有车轮;所述矩阵式磁盘设置有磁盘吸附单元;所述磁盘吸附单元包括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磁盘吸附单元在矩阵式磁盘呈十字形分布;所述线圈与控制系统电连接。采用该消除焊接口应力的小车底盘可以实现在复杂加工结构下的吸附移动,从而便于小车移动到相应位置对焊接接口的应力进行消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除焊接口应力的小车底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装备自动化领域,尤其是一种消除焊接口应力的小车底盘。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在机械的生产制造,即涉及大型船舶等建造工作时,往往需要对零件进行热处理。这是因为构件在加工成型时,受到的热温度不均,进而在构件内部产生了残余应力,这种残余应力以集中形式存在,促使构件塑性变形,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构件的失效,使构件强度降低、降低工件疲劳极限、产生应力腐蚀和脆性断裂,由于残余应力的松弛,使构件产生变形,影响尺寸精度等。残余应力的影响在焊接工作上往往会有更严重的后果。而由构件尺寸公差引起的残余应力常常是因为配合问题而产生,例如船体分段对接时必须将对接钢板拉到一起,这些由外拉力拉到一起而组成的结构,在外力去除后,整个系统就出现了残余应力。所以说,消除零件的热应力是十分必要的。在传统的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中,最实用的是热处理法,借助于热处理设施,将工件由室温缓慢、均匀加至600℃左右,并在此温度状态下持续保持4~8小时,之后再缓慢冷却至120℃以下,再出炉冷却至室温。这种热处理方式存在几点不足:1.局限性较大,无法加工一些已经固定好的大型零件,仅能够加工一些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消除焊接口应力的小车底盘,包括小车本体(1)、伸缩支撑杆(3)以及焊接口热处理喷燃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本体(1)的中央位置嵌套有矩阵式磁盘(10),所述小车本体(1)为矩形,所述小车本体(1)的四个顶角均设置有夹紧装置(2);所述夹紧装置(2)一端与小车本体(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关节;所述伸缩支撑杆(3)通过转动关节与夹紧装置(2)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杆(3)下端设置有车轮安装底座(6);所述车轮安装底座(6)上设置有车轮(7);所述车轮安装底座(6)与伸缩支撑杆(3)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连接;所述车轮底座(6)上设置有驱动车轮底座(6)相对于伸缩支撑杆(3)转动的第一驱...

【技术特征摘要】
1.消除焊接口应力的小车底盘,包括小车本体(1)、伸缩支撑杆(3)以及焊接口热处理喷燃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本体(1)的中央位置嵌套有矩阵式磁盘(10),所述小车本体(1)为矩形,所述小车本体(1)的四个顶角均设置有夹紧装置(2);所述夹紧装置(2)一端与小车本体(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关节;所述伸缩支撑杆(3)通过转动关节与夹紧装置(2)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杆(3)下端设置有车轮安装底座(6);所述车轮安装底座(6)上设置有车轮(7);所述车轮安装底座(6)与伸缩支撑杆(3)的下端通过转动关节连接;所述车轮底座(6)上设置有驱动车轮底座(6)相对于伸缩支撑杆(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车轮(7)内设置有内置驱动电机;所述矩阵式磁盘(10)设置有磁盘吸附单元(11);所述磁盘吸附单元(11)包括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上缠绕有线圈(15);所述磁盘吸附单元(11)在矩阵式磁盘(10)呈十字形分布;所述小车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板(300),所述安装板(300)位于矩阵式磁盘(10)上方;所述焊接口热处理喷燃系统(200)安装在焊接口热处理喷燃系统(200);所述焊接口热处理喷燃系统(200)包括喷燃器(201)、多轴机械臂(2030),所述喷燃器(201)安装在多轴机械臂(2030)上;所述多轴机械臂(2030)安装在安装板(300)上;所述喷燃器(201)上方设置有红外测温装置(202);所述喷燃器(201)下方设置有燃气输入口(203)以及助燃气入口(204);所述喷燃器(201)包括保护外壳(2010)以及设置在保护外壳(2010)一端的喷火头外壳(206);所述喷火头外壳(206)内设置有三个喷火腔,依次为升温喷火腔(207)、恒温喷火腔(208)、降温喷火腔(209);且每个喷火腔内均设置有喷枪(2011);所述喷枪(20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点火针(2015)以及感应针(2016);所述喷枪(2011)内设置有小于喷嘴直径的梭子(2022);所述助燃气入口(204)设置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助燃气流量控制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勇张秋锋朱卫强蒙旭张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