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路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65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油路切换阀,包括:阀壳;阀芯;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其中,所述阀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间可切换。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路切换阀,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能简化现有液压系统回路及降低现有液压系统回路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路切换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尤其指一种油路切换阀。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工业液压与行走机械液压回路中,大量使用了多个相同的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并联且顺序动作的回路,现有液压系统中一般是根据执行元件的个数选定几组相同比例控制阀,再由液压阀块把它们连接,去控制执行元件。现有回路中存在的缺点是:1、由于液压阀块的使用,使得液压回路的整体尺寸比较庞大,在行走机械有限的空间中给安装配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2、由于几组控制阀是相同规格的,而执行元件不是同时动作的,使得比例控制阀的利用率不高,由于比例控制阀的价格较高使液压系统整体成本比较高;3、由于比例控制阀为双电磁铁的三位四通的换向阀,在执行元件比较多时,液压回路中电控相当复杂,给每个比例控制阀要配备一个放大器或者控制器,电控元件成本也比较高。如果能用一个比例控制阀去控制多个执行元件,将大大降低液压系统的成本和整体尺寸,要实现用一个比例控制阀去控制多个执行元件的功能,就必须有一种油路切换阀来实现可以选择哪个执行元件工作的功能,而现有的液压方向阀多为执行元件运动方向控制,不具备执行元件的选择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能简化现有液压系统回路及降低现有液压系统回路成本的油路切换阀。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油路切换阀,包括:阀壳,所述阀壳上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阀壳的阀孔,所述阀壳上还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第六油口、第七油口和第八油口,所述阀孔的内周壁上具有沿左右方向互相间隔布置的第一通流槽、第二通流槽、第三通流槽、第四通流槽、第五通流槽、第六通流槽、第七通流槽、第八通流槽、第九通流槽和第十通流槽,其中,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一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第二通流槽连通,所述第四油口与所述第九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五油口与所述第八通流槽连通,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第五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七油口与所述第六通流槽连通,所述第八油口与所述第三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七通流槽通过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四通流槽通过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阀芯,所述阀芯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阀孔内,所述阀芯的外周壁上具有沿左右方向互相间隔布置第一流槽、第二流槽、第三流槽和第四流槽;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设在所述阀壳上以封闭所述阀孔的左端,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阀壳一起在所述阀孔内限定出位于所述第一通流槽左侧的左弹簧腔,所述第一电磁铁的第一推杆向右伸入所述阀孔并与所述阀芯的左端相连;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设在所述阀壳上以封闭所述阀孔的右端,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阀壳一起在所述阀孔内限定出位于所述第十通流槽右侧的右弹簧腔,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第二推杆向左伸入所述阀孔并与所述阀芯的右端相连,其中,所述右弹簧腔与所述左弹簧腔通过第三流道连通;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左弹簧腔内套接在所述第一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抵靠所述第一电磁铁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抵靠所述阀芯的左端;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在所述右弹簧腔内套接在所述第二推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抵靠所述第二电磁铁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抵靠所述阀芯的右端;其中,所述阀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间可切换。有利地,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皆失电,所述阀芯使所述左弹簧腔与所述第一流通槽断开,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一流通槽和所述第二流通槽通过所述第一流槽连通,所述阀芯封闭所述第三流通槽,所述阀芯使所述第四流通槽与所述第二流槽连通,所述阀芯封闭所述第五流通槽和所述第六流通槽,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七流通槽与所述第三流槽连通,所述阀芯封闭所述第八流通槽,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九流通槽与所述第十流通槽通过所述第四流槽连通,所述阀芯使所述第十流通槽与所述右弹簧腔断开。有利地,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电磁铁带电且所述第二电磁铁失电,所述第一电磁铁控制所述第一推杆向右伸出,推动所述阀芯克服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向右移动,所述第二推杆向右缩入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阀芯使所述左弹簧腔与所述第一流通槽断开,所述阀芯封闭所述第一流通槽,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二流通槽与所述第一流槽连通,所述阀芯封闭所述第三流通槽,所述阀芯使所述第四流通槽和所述第五流通槽通过所述第二流槽连通,所述阀芯封闭所述第六流通槽,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七流通槽和所述第八流通槽通过所述第三流槽连通,所述阀芯封闭所述第九流通槽,所述阀芯使所述第十流通槽与所述第四流槽连通,所述阀芯使所述第十流通槽与所述右弹簧腔断开。有利地,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电磁铁失电且所述第二电磁铁得电,所述第二电磁铁控制所述第二推杆向左伸出,推动所述阀芯克服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向左移动,所述第一推杆向左缩入所述第一电磁铁,所述阀芯使所述左弹簧腔与所述第一流通槽断开,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一流通槽与所述第一流槽连通,所述阀芯封闭所述第二流通槽,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三流通槽和所述第四流通槽通过所述第二流槽连通,所述阀芯封闭所述第五流通槽,所述阀芯使所述第六流通槽和所述第七流通槽通过所述第三流槽连通,所述阀芯封闭所述第八流通槽,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九流通槽与所述第四流槽连通,所述阀芯封闭所述第十流通槽,所述阀芯使所述第十流通槽与所述右弹簧腔断开。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油路切换阀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的线K-K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油路切换阀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油路切换阀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油路切换阀的液压原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油路切换阀的一个应用场景的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路切换阀。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油路切换阀,包括:阀壳1,阀芯2,第一电磁铁4a,第二电磁铁4b,第一弹簧3a,第二弹簧3b。具体地说,阀壳1上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阀壳1的阀孔。阀壳1上还具有第一油口A、第二油口B、第三油口C、第四油口D、第五油口E、第六油口F、第七油口G和第八油口H。所述阀孔的内周壁上具有沿左右方向互相间隔布置的第一通流槽101、第二通流槽102、第三通流槽103、第四通流槽104、第五通流槽105、第六通流槽106、第七通流槽107、第八通流槽108、第九通流槽109和第十通流槽110。其中,第一油口A与第一通流槽101连通,第二油口B与第十通流槽110连通,第三油口C与第二通流槽102连通,第四油口D与第九通流槽109连通,第五油口E与第八通流槽108连通,第六油口F与第五通流槽105连通,第七油口G与第六通流槽106连通,第八油口H与第三通流槽103连通,第七通流槽107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所述阀壳上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阀壳的阀孔,所述阀壳上还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第六油口、第七油口和第八油口,所述阀孔的内周壁上具有沿左右方向互相间隔布置的第一通流槽、第二通流槽、第三通流槽、第四通流槽、第五通流槽、第六通流槽、第七通流槽、第八通流槽、第九通流槽和第十通流槽,其中,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一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第二通流槽连通,所述第四油口与所述第九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五油口与所述第八通流槽连通,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第五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七油口与所述第六通流槽连通,所述第八油口与所述第三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七通流槽通过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四通流槽通过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阀芯,所述阀芯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阀孔内,所述阀芯的外周壁上具有沿左右方向互相间隔布置第一流槽、第二流槽、第三流槽和第四流槽;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设在所述阀壳上以封闭所述阀孔的左端,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阀壳一起在所述阀孔内限定出位于所述第一通流槽左侧的左弹簧腔,所述第一电磁铁的第一推杆向右伸入所述阀孔并与所述阀芯的左端相连;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设在所述阀壳上以封闭所述阀孔的右端,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阀壳一起在所述阀孔内限定出位于所述第十通流槽右侧的右弹簧腔,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第二推杆向左伸入所述阀孔并与所述阀芯的右端相连,其中,所述右弹簧腔与所述左弹簧腔通过第三流道连通;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左弹簧腔内套接在所述第一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抵靠所述第一电磁铁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抵靠所述阀芯的左端;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在所述右弹簧腔内套接在所述第二推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抵靠所述第二电磁铁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抵靠所述阀芯的右端;其中,所述阀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间可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所述阀壳上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阀壳的阀孔,所述阀壳上还具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第六油口、第七油口和第八油口,所述阀孔的内周壁上具有沿左右方向互相间隔布置的第一通流槽、第二通流槽、第三通流槽、第四通流槽、第五通流槽、第六通流槽、第七通流槽、第八通流槽、第九通流槽和第十通流槽,其中,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一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十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第二通流槽连通,所述第四油口与所述第九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五油口与所述第八通流槽连通,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第五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七油口与所述第六通流槽连通,所述第八油口与所述第三通流槽连通,所述第七通流槽通过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四通流槽通过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阀芯,所述阀芯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阀孔内,所述阀芯的外周壁上具有沿左右方向互相间隔布置第一流槽、第二流槽、第三流槽和第四流槽;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设在所述阀壳上以封闭所述阀孔的左端,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阀壳一起在所述阀孔内限定出位于所述第一通流槽左侧的左弹簧腔,所述第一电磁铁的第一推杆向右伸入所述阀孔并与所述阀芯的左端相连;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设在所述阀壳上以封闭所述阀孔的右端,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阀壳一起在所述阀孔内限定出位于所述第十通流槽右侧的右弹簧腔,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第二推杆向左伸入所述阀孔并与所述阀芯的右端相连,其中,所述右弹簧腔与所述左弹簧腔通过第三流道连通;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在所述左弹簧腔内套接在所述第一推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抵靠所述第一电磁铁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抵靠所述阀芯的左端;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在所述右弹簧腔内套接在所述第二推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抵靠所述第二电磁铁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抵靠所述阀芯的右端;其中,所述阀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间可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路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荣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信卓派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