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驱动运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465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32
一种双路驱动运行系统,包括球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液压缸、液压泵、蓄能器、油箱;液压泵通过单向阀输出液压油,从液压泵中输出的液压油通过并联的两条通路分别连接到液压缸的两个腔中,所述并联的两条通路中均设有所述球阀,其中一个球阀与液压缸的一个腔之间还串联有单向阀和第一三通阀,另外一个球阀与液压缸的另一个腔之间串联有单向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三三通阀的一端连接,第三三通阀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蓄能器和油箱,蓄能器的输出端通过单向阀连接到液压泵的输出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路驱动运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路驱动运行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缸执行系统是常用的运行系统,其通过液压驱动主路以及液压驱动支路来控制液压缸往复运动,进行驱动。球阀是其中的常用部件。在实际使用中,现有运行系统及其中的球阀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的运行系统,尤其是对液压缸驱动的系统,灵活度不够,不能通过多档位的压力变化灵活的驱动液压缸双向运动。2、现有技术的运行系统,尤其是系统中的液压缸,对能量的回收利用不足,或者虽然具有能量回收装置如蓄能器,但是不系统化,功能单一。3、现有技术的球阀,尤其是大型球阀,关闭时不灵活,笨重,容易造成强烈水击,多次启闭对相关配件使用寿命有影响。4、现有技术的球阀,尤其是大型球阀,难以实现灵活的档位调节,功能单一。5、现有技术的球阀,尤其是大型球阀,包含零件过多,结构不紧凑,对此少量现有技术给出了弹簧阀座的补偿预紧方案,但这种方案导致零部件更多更杂,万一遇到弹簧失效,会导致阀座系统整个失效,造成事故。6、现有技术的球阀使用一体式阀座,功能单一,容错率、包容性差,磨损后即失效。7、现有技术的球阀中少量使用了压环,对阀座进行预紧调节,但由于零部件多,且通过压板压紧压环,压环压紧雅座,压紧环节多稳定性差。8、现有技术的球阀存在水平方向的调节预紧补偿,缺乏竖直方向的调节预紧补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同时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路驱动运行系统,包括球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液压缸、液压泵、蓄能器、油箱;液压泵通过单向阀输出液压油,从液压泵中输出的液压油通过并联的两条通路分别连接到液压缸的两个腔中,所述并联的两条通路中均设有所述球阀,其中一个球阀与液压缸的一个腔之间还串联有单向阀和第一三通阀,另外一个球阀与液压缸的另一个腔之间串联有单向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三三通阀的一端连接,第三三通阀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蓄能器和油箱,蓄能器的输出端通过单向阀连接到液压泵的输出端;所述球阀包括左法兰、预紧件、隔环、左压环、下凸阀座、上阀体、轴套、连接板、右阀座、右压环、压板法兰、下弹簧、左凸出部、下阀体、外阀杆、下阀轴、球体、第一长杆、第一短杆、上连杆、第二长杆、副轴、下连杆、第二短杆、副阀板、内阀杆;左法兰位于所述上、下阀体的左侧,压板法兰位于所述上、下阀体的右侧,轴套通过螺钉固定在上阀体上侧,连接板固定在轴套上侧以连接驱动装置,轴套中设有通孔,外阀杆容纳在通孔中;下阀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下阀体上,外阀杆、下阀轴分别与所述球体上、下方连接;下阀轴与球体之间设有所述下弹簧,下弹簧容纳在下阀轴顶端的槽中,所述上阀体左侧向下一体凸出构成下凸阀座,左压环通过隔环和预紧件压紧在下凸阀座上;所述上阀体右侧下方与所述压板法兰的左凸出部抵接,所述左凸出部左侧通过弹性件与右阀座的第一肩部抵接,所述右阀座的第二肩部位于第一肩部下方,所述第二肩部与第一肩部构成台阶,所述第二肩部右侧与右压环连接,右压环右侧设有隔环与预紧件;所述左法兰和所述压板法兰中设有槽容纳所述预紧件;副阀板闭合时位于球体的通流孔中,所述外阀杆内部设有内阀杆,内阀杆下端设有第一长杆和第一短杆,第一长杆末端连接所述下连杆,第一短杆末端连接所述上连杆,上连杆另一端连接第二长杆的顶端,下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短杆的顶端,上、下连杆位于不同的水平面,彼此运动互不干涉,第二长杆、第二短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副阀板,通过内阀杆转动驱动第一长杆、第一短杆旋转,带动第二长杆、第二短杆旋转,从而带动副阀板启闭,所述副阀板开启时旋入球体中,球体中容纳副阀板的槽由模注形成。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是手轮。优选的,所述弹性件是弹性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弹性件是弹簧。优选的,所述外阀杆与轴套之间设有填料。优选的,所述内阀杆的直径与所述副轴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内阀杆的直径大于所述副轴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一长杆、第一短杆位于所述内阀杆的外缘,所述第二长杆、第二短杆位于所述副轴的外缘。优选的,所述副阀板设置在所述副轴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针对
技术介绍
第1点,使用了多档位调节、临时调节的阀来控制运行系统的两路驱动路径,实现了更灵活、多变的驱动方式。2、针对
技术介绍
第2点,使用了系统化的能量回收再利用系统。3、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3点,使用了双摇杆控制的副阀板,在球阀不方便启闭时,启闭副阀板形成临时启闭,方便灵活。4、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4点,通过副阀板的设计,与主球阀的流路配合使用,构成多档位调节,且使用了注塑成型技术,保证了副阀板与主阀的连接成型。5、针对
技术介绍
第5、6点,采用了半稳态半动态的阀座支撑方式,在保证了动态可调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的稳定,以及减少了零部件,节约了成本。6、针对
技术介绍
第7点,采用了双压紧预紧结构,预紧件和隔环可以调节间隙调节预紧量,压板法兰与阀座接触,与预紧件一起构成双压紧预紧结构,结构紧凑稳定,预紧性能好。7、针对
技术介绍
第8点,采用了球体与下阀轴之间的弹簧设计,实现竖直方向的预紧调整。注:上述设计不分先后,每一条都使得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区别和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双路驱动运行系统。图2是本专利技术球阀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主副阀传动结构。图4是本专利技术双摇杆结构。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左法兰2、预紧件3、隔环4、左压环5、下凸阀座6、上阀体7、轴套8、连接板9、右阀座10、右压环11、压板法兰12、下弹簧13、左凸出部14、下阀体15、外阀杆16、下阀轴17、球体18、第一长杆19、第一短杆20、上连杆21、第二长杆22、副轴23、下连杆24、第二短杆25、副阀板26、内阀杆27、第一三通阀28、液压缸29、第二三通阀30、第三三通阀31、液压泵32、蓄能器33、油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双路驱动运行系统,包括球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液压缸、液压泵、蓄能器、油箱;液压泵通过单向阀输出液压油,从液压泵中输出的液压油通过并联的两条通路分别连接到液压缸的两个腔中,所述并联的两条通路中均设有所述球阀,其中一个球阀与液压缸的一个腔之间还串联有单向阀和第一三通阀,另外一个球阀与液压缸的另一个腔之间串联有单向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三三通阀的一端连接,第三三通阀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蓄能器和油箱,蓄能器的输出端通过单向阀连接到液压泵的输出端;如图所示:所述球阀包括左法兰、预紧件、隔环、左压环、下凸阀座、上阀体、轴套、连接板、右阀座、右压环、压板法兰、下弹簧、左凸出部、下阀体、外阀杆、下阀轴、球体、第一长杆、第一短杆、上连杆、第二长杆、副轴、下连杆、第二短杆、副阀板、内阀杆;左法兰位于所述上、下阀体的左侧,压板法兰位于所述上、下阀体的右侧,轴套通过螺钉固定在上阀体上侧,连接板固定在轴套上侧以连接驱动装置,轴套中设有通孔,外阀杆容纳在通孔中;下阀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下阀体上,外阀杆、下阀轴分别与所述球体上、下方连接;下阀轴与球体之间设有所述下弹簧,下弹簧容纳在下阀轴顶端的槽中,所述上阀体左侧向下一体凸出构成下凸阀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路驱动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液压缸、液压泵、蓄能器、油箱;液压泵通过单向阀输出液压油,从液压泵中输出的液压油通过并联的两条通路分别连接到液压缸的两个腔中,所述并联的两条通路中均设有所述球阀,其中一个球阀与液压缸的一个腔之间还串联有单向阀和第一三通阀,另外一个球阀与液压缸的另一个腔之间串联有单向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三三通阀的一端连接,第三三通阀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蓄能器和油箱,蓄能器的输出端通过单向阀连接到液压泵的输出端;所述球阀包括左法兰、预紧件、隔环、左压环、下凸阀座、上阀体、轴套、连接板、右阀座、右压环、压板法兰、下弹簧、左凸出部、下阀体、外阀杆、下阀轴、球体、第一长杆、第一短杆、上连杆、第二长杆、副轴、下连杆、第二短杆、副阀板、内阀杆;左法兰位于所述上、下阀体的左侧,压板法兰位于所述上、下阀体的右侧,轴套通过螺钉固定在上阀体上侧,连接板固定在轴套上侧以连接驱动装置,轴套中设有通孔,外阀杆容纳在通孔中;下阀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下阀体上,外阀杆、下阀轴分别与所述球体上、下方连接;下阀轴与球体之间设有所述下弹簧,下弹簧容纳在下阀轴顶端的槽中,所述上阀体左侧向下一体凸出构成下凸阀座,左压环通过隔环和预紧件压紧在下凸阀座上;所述上阀体右侧下方与所述压板法兰的左凸出部抵接,所述左凸出部左侧通过弹性件与右阀座的第一肩部抵接,所述右阀座的第二肩部位于第一肩部下方,所述第二肩部与第一肩部构成台阶,所述第二肩部右侧与右压环连接,右压环右侧设有隔环与预紧件;所述左法兰和所述压板法兰中设有槽容纳所述预紧件;副阀板闭合时位于球体的通流孔中,所述外阀杆内部设有内阀杆,内阀杆下端设有第一长杆和第一短杆,第一长杆底端连接所述下连杆,第一短杆底端连接所述上连杆,上连杆另一端连接第二长杆的顶端,下连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短杆的顶端,上、下连杆位于不同的水平面,彼此运动互不干涉,第二长杆、第二短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副轴,所述副轴连接所述副阀板,通过内阀杆转动驱动第一长杆、第一短杆旋转,通过上下连杆带动第二长杆、第二短杆旋转,从而带动副轴和副阀板启闭,所述副阀板开启时旋入球体中,球体中容纳副阀板的槽由模注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路驱动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球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液压缸、液压泵、蓄能器、油箱;液压泵通过单向阀输出液压油,从液压泵中输出的液压油通过并联的两条通路分别连接到液压缸的两个腔中,所述并联的两条通路中均设有所述球阀,其中一个球阀与液压缸的一个腔之间还串联有单向阀和第一三通阀,另外一个球阀与液压缸的另一个腔之间串联有单向阀和第二三通阀;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分别与第三三通阀的一端连接,第三三通阀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蓄能器和油箱,蓄能器的输出端通过单向阀连接到液压泵的输出端;所述球阀包括左法兰、预紧件、隔环、左压环、下凸阀座、上阀体、轴套、连接板、右阀座、右压环、压板法兰、下弹簧、左凸出部、下阀体、外阀杆、下阀轴、球体、第一长杆、第一短杆、上连杆、第二长杆、副轴、下连杆、第二短杆、副阀板、内阀杆;左法兰位于所述上、下阀体的左侧,压板法兰位于所述上、下阀体的右侧,轴套通过螺钉固定在上阀体上侧,连接板固定在轴套上侧以连接驱动装置,轴套中设有通孔,外阀杆容纳在通孔中;下阀轴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下阀体上,外阀杆、下阀轴分别与所述球体上、下方连接;下阀轴与球体之间设有所述下弹簧,下弹簧容纳在下阀轴顶端的槽中,所述上阀体左侧向下一体凸出构成下凸阀座,左压环通过隔环和预紧件压紧在下凸阀座上;所述上阀体右侧下方与所述压板法兰的左凸出部抵接,所述左凸出部左侧通过弹性件与右阀座的第一肩部抵接,所述右阀座的第二肩部位于第一肩部下方,所述第二肩部与第一肩部构成台阶,所述第二肩部右侧与右压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微许栋梁李聪陈荐何建军邱玮任延杰李传常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