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49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它解决了现有立体车库的升降机移动时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包括若干停车位门柱体、两个停车位支撑立柱、输送空间、若干停车位总成、停车位顶棚横架、若干停车位顶棚纵梁、上导轨、下导轨、外框本体、上轨道轮总成和下轨道轮总成,外框本体内具有竖直设置的滑动通道,滑动通道内滑动设置有升降平台体,升降平台体上沿升降平台体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若干平台输送总成,升降平台体连接有能驱动升降平台体在滑动通道内上下滑动的升降驱动结构。优点在于:外框本体稳定性强,结构牢固,平台升降过程中两侧升降幅度一致性高,不易出现倾斜现象,同时升降过程中稳定性强,不易容易出现晃动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车库
本专利技术属于停车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在显著增加,停车难成为有车一族面临的头等难题,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也越来越紧张,黄金地段寸土寸金,由此导致城市停车位空前紧张,于是立体车库就应运而生。立体车库主要包括在一个立体空间内阵列布置的多个停车位,车辆入库后先停放在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将车辆逐个转移到各停车位中,从而达到节省占地空间的目的。现有的立体车库为了存放更多的车辆会采用多层结构,这就使得立体车库的安装拆卸较为不便,同时现有立体车路往往存在占地面积大,布局不够合理,升降架移动过程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立体车库及其安装方法[申请号:201710332996.X],该立体车库包括至少一个立体车库的钢结构,每个塔式立体车库的钢结构包括若干层停车层,立体车库的钢结构包括立柱、平面框架模块、导轨模块和附属结构模块,所述立柱上套设有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若干依次设置的停车位门柱体(7),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停车位门柱体(7)均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对应设置的停车位支撑立柱(71),所述的停车位支撑立柱(71)之间形成输送空间,所述的停车位支撑立柱(71)上自上向下依次设有若干停车位总成(8)且两个停车位支撑立柱(71)上的停车位总成(8)分别相互一一对应设置,每一个停车位门柱体(7)中的两个停车位支撑立柱(71)上端之间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停车位顶棚横架(9),相邻两个停车位门柱体(7)上方的停车位顶棚横架(9)之间通过若干停车位顶棚纵梁(91)相连,且所述的停车位门柱体(7)上端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和停车位顶棚横架(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包括若干依次设置的停车位门柱体(7),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停车位门柱体(7)均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对应设置的停车位支撑立柱(71),所述的停车位支撑立柱(71)之间形成输送空间,所述的停车位支撑立柱(71)上自上向下依次设有若干停车位总成(8)且两个停车位支撑立柱(71)上的停车位总成(8)分别相互一一对应设置,每一个停车位门柱体(7)中的两个停车位支撑立柱(71)上端之间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停车位顶棚横架(9),相邻两个停车位门柱体(7)上方的停车位顶棚横架(9)之间通过若干停车位顶棚纵梁(91)相连,且所述的停车位门柱体(7)上端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和停车位顶棚横架(9)相连的上导轨(92),所述的停车位门柱体(7)下端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导轨(93),所述的输送空间内设有外框本体(1),所述的外框本体(1)上端设有若干分别和上导轨(92)一一配合的上轨道轮总成(4),下端依次设有若干分别和下导轨(93)一一配合的下轨道轮总成(5),所述的外框本体(1)内具有竖直设置的滑动通道,所述的滑动通道内滑动设置有升降平台体(2),所述的升降平台体(2)上沿升降平台体(2)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若干平台输送总成(6),所述的升降平台体(2)连接有能驱动升降平台体(2)在滑动通道内上下滑动的升降驱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停车位顶棚横架(9)均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位于最上方的停车位总成(8)相连的停车位顶棚立柱(94),所述的停车位顶棚立柱(94)之间通过停车位顶棚横梁(95)相连,相邻两个停车位顶棚横架(9)中的停车位顶棚立柱(94)两端之间分别通过停车位顶棚纵梁(91)相连,且所述的停车位顶棚纵梁(91)之间设有两个呈交叉设置的停车位顶棚斜拉梁(9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停车位总成(8)自上向下依次等间距设置,且每一个停车位总成(8)分别设置在停车位支撑立柱(71)同一侧;每一个停车位总成(8)均包括停车位支架(81),所述的停车位支架(81)上设有具有停车位输送带(82)的停车位输送总成(83),所述的停车位支架(81)包括呈水平设置的停车位支撑架(811),所述的停车位支撑架(811)下端设有倾斜设置的倾斜加固架(812),所述的停车位支架(81)一端通过若干上连接管(813)和停车位支撑立柱(71)相连,所述的倾斜加固架(812)一端通过若干下连接管(814)和停车位支撑立柱(71)相连,且所述的上连接管(813)和下连接管(814)分别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停车位支撑架(81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架方管(815),两根支撑架方管(815)端部之间通过支撑架横向管(816)相连,在两个支撑架方管(815)之间依次设有若干支撑架支撑管(817),且所述的停车位输送带(82)周向绕设置在支撑架支撑管(817)周向外围,所述的倾斜加固架(812)包括两根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支撑架方管(815)下方的加固架方管(818),所述的加固架方管(818)倾斜均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的加固架方管(818)一端设置在支撑架方管(815)下侧,所述的加固架方管(818)另一端均和设置在支撑架横向管(816)下侧的加固架横向管(819)相连;所述的加固架方管(818)一端具有倾斜设置的倾斜口(8181),且所述的倾斜口(8181)设置在支撑架方管(815)的下侧;所述的上连接管(813)一端分别和支撑架横向管(816)外侧相连,所述的上连接管(813)另一端具有和停车位支撑立柱(71)周向外壁相匹配的第一弧形部(8131);所述的下连接管(814)一端分别和加固架横向管(819)外侧相连,所述的下连接管(814)另一端具有和停车位支撑立柱(71)周向外壁相匹配的第二弧形部(8141);所述的支撑架横向管(816)和加固架横向管(819)上下对应设置,且所述的加固架方管(818)端部和加固架横向管(819)下侧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停车位输送总成(83)包括两个相互对应设置在两个支撑架方管(815)之间的停车位辊筒(831),所述的停车位输送带(82)绕设在两个停车位辊筒(831)之间,且所述的停车位辊筒(831)上同轴穿设有停车位辊筒轴(833),且所述的停车位辊筒轴(833)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支撑架方管(815)内侧,且在加固架横向管(819)内侧设有与任意一个停车位辊筒轴(833)相连的停车输送带电机(832);所述的支撑架支撑管(817)依次等间距设置在两个停车位辊筒轴(833)之间;所述的支撑架方管(815)的竖直方向高度大小、支撑架横向管(816)的竖直方向高度大小以及加固架横向管(819)的竖直方向高度大小均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本体(1)由两个竖直且相对设置的矩形外框架体(11)和两个竖直且相对设置的矩形侧外框架体(12)周向合围而成,所述的升降平台体(2)周向外侧分别和矩形外框架体(11)与矩形侧外框架体(12)内侧接触;每一个矩形外框架体(11)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对应设置的升降机立柱(111),两个升降机立柱(111)上端之间以及两个升降机立柱(111)下端之间分别通过水平设置的升降机纵梁(112)相连,所述的升降机纵梁(112)之间设有若干端部分别和升降机立柱(111)侧部相连的升降机中纵梁(113),每一个矩形侧外框架体(12)均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宝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