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集存旋转散取立体车库
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车库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集存旋转散取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私有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居民小区“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用地规划没有充足预留停车位的小区,多采用小区内剩余空地、路边或地下车库停车,由于其停车时间非常集中,因此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利用有限的小区地面空间建立高效的车辆存储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集存旋转散取立体车库,以解决目前居民小区因用地规划没有充足预留停车位导致的停车难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集存旋转散取立体车库,包括升降机构、集存散取模块、车库和控制系统,升降机构设置在地下,收缩状态时与地面平齐,集存散取模块设置在地面上,位于升降机构的上方,4个车库设置在集存散取模块上,通过连接轴和键与集存散取模块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升降机构、集存散取模块和车库连接,通过集存散取模块驱动车库位移实现车辆的集存散取功能。具体的,升降机构包括下底板、上底板、支撑单元和载车板,四组支撑单元间隔对称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集存旋转散取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1)、集存散取模块(2)、车库(3)和控制系统,升降机构(1)设置在地下,收缩状态时与地面平齐,集存散取模块(2)设置在地面上,位于升降机构(1)的上方,4个车库(3)设置在集存散取模块(2)上,通过连接轴和键与集存散取模块(2)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升降机构(1)、集存散取模块(2)和车库(3)连接,通过集存散取模块(2)驱动车库(3)位移实现车辆的集存散取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集存旋转散取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1)、集存散取模块(2)、车库(3)和控制系统,升降机构(1)设置在地下,收缩状态时与地面平齐,集存散取模块(2)设置在地面上,位于升降机构(1)的上方,4个车库(3)设置在集存散取模块(2)上,通过连接轴和键与集存散取模块(2)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升降机构(1)、集存散取模块(2)和车库(3)连接,通过集存散取模块(2)驱动车库(3)位移实现车辆的集存散取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集存旋转散取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1)包括下底板(101)、上底板(103)、支撑单元和载车板,四组支撑单元间隔对称设置在上底板(103)和下底板(101)的两侧,通过下底板(101)上设置的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支撑单元实现升降,上底板(103)上设置有可旋转的载车板,载车板上设置有传送带,下底板(101)上对称间隔设置有四个弹簧座(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集存旋转散取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支撑单元包括第一上杆件(106)、第二上杆件(107)、第一下杆件(104)、第二下杆件(105)和中间连接板(108),中间连接板(10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109)和第二齿轮(110),第一齿轮(109)通过第一下杆件(104)与下底板(101)连接,第二齿轮(110)通过第一上杆件(106)与上底板(103)连接,第二上杆件(107)的一端与上底板(103)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连接板(108)连接,第二下杆件(105)的一端与下底板(101)连接,另一端与中间连接板(108)连接,电机通过齿轮配合与第一下杆件(104)连接,通过齿轮传动驱动支撑单元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集存旋转散取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上底板(103)上开有滚球槽,滚球槽内设置有滚球,载车板设置在滚球槽上方,带涡轮蜗杆减速器的电机与载车板的中心位置固连,用于带动载车板旋转30°与车库(3)的入口对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集存旋转散取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载车板包括下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霞,高伟斌,王晖,曹壮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