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粒机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192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造粒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粒机润滑系统,应用于有输油孔和回流槽的造粒机上,该造粒机润滑系统包括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油箱,出油口通过第一管道与输油孔连通,回流槽通过第二管道与进油口连通,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油泵和第一截止阀,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油泵和第二截止阀;第一截止阀和输油孔之间的第一管道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二油泵和第二截止阀之间的第二管道连通;第一截止阀和第一油泵之间的第一管道通过第四管道与进油口连通,第四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和过滤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造粒机润滑系统全自动工作,避免人工加油需停机加油的缺陷,可自动清理滑润油中的杂质,有效保护设备正常运转、降低维修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粒机润滑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造粒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造粒机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一般由动力部分和加热部分组成,大多数聚合物在制成最终产品之前,必须配合混炼,然后造粒,成为可销售的原料,造粒机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制药、食品、建材、矿冶、环保、印染、陶瓷、橡胶、塑料、肥料等领域。造粒机有很多种,如用于制造复合肥料的熔融造粒机,其工作原理是,根据物料在一定温度下熔融态时的粘度范围,熔融物料连续进入被恒温控制的布料器内,并将熔融物料经压力均布后沿钢带宽度范围向下转化为断续滴落的液滴,同时滴落在其下方匀速移动的钢带上。在钢带下设有雾化喷淋冷却装置,使滴落在钢带上面的物料经薄钢带传热并在移动、输送的过程中得到强制冷却固化,从而形成规则的半球状颗粒产品。造粒机内的多个部位如减速机、轴承、链条等需要添加润滑油,如造粒机专用减速机内连续稳定的润滑油膜可确保啮合区域具备流体光滑条件。在现有造粒机运行过程中,造粒机内部的润滑均需依靠造粒机内部预存的油润滑,这不仅需要经常向造粒机内加入润滑油,而且还需要停机加油,同时加油量全靠工人经验判断,油量不准和润滑不良现象经常存在,从而影响机器生产。因此,现有造粒机的润滑技术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造粒机润滑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造粒机需停机进行人工加油操作造成滑润不均、加油量不准、加油不及时,以至影响生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造粒机润滑系统,应用于造粒机上,所述造粒机上设置有用于供润滑油输入的输油孔和用于接收所述造粒机内多余的所述润滑油的回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润滑系统包括造粒机和用于储存所述润滑油的油箱;所述造粒机上设置有向所述造粒机内部润滑部位输送所述润滑油的输油孔和用于接收所述造粒机内多余的所述润滑油的回流槽,所述油箱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输油孔相连通以向所述造粒机输送所述润滑油,所述回流槽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沿所述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油泵、和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管道上沿所述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油泵、和第二截止阀;且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输油孔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油泵和所述第二截止阀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同时,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一油泵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上沿所述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第四截止阀和过滤器。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三通阀,且所述三通阀与所述第一油泵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四通阀,且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一油泵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同时,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出油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油泵和第一单向阀并列的第三油泵和第二单向阀。优选地,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输油孔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优选地,所述输油孔数量为3-6个,每个所述输油孔对应所述造粒机内部的一个润滑部位;且所述调节阀的数量与所述输油孔的数量相同,各个所述调节阀并排设置。优选地,所述调节阀与所述输油孔的距离范围为0.5m-2m。优选地,所述润滑油为齿轮油、机油和抗磨液压油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为齿轮油泵、叶片油泵和柱塞油泵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过滤器为自清过滤器、钢网篮式过滤器、钢网滤芯式过滤器和玻纤滤芯式过滤器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造粒机为滚动式造粒机、挤压式造粒机、卧式离心高效造粒机和高塔熔融造粒机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造粒机润滑系统,当造粒机开始正常工作,给造粒机n内的润滑部位输送润滑油时,第一截止阀打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都关闭,第一油泵将油箱中的滑润油泵出,通过第一管道进入造粒机内部需要润滑的润滑部位;当造粒机的机体内滑润油过多流向回流槽时,第二截止阀打开,第二油泵可将造粒机内部多余的润滑油通过第二管道回送到油箱内。而当润滑油内有杂质出现时,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同时关闭,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同时打开,此时造粒机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第二油泵进行内循环,而油箱内的润滑油通过第一油泵流流向第四管道,经第四管道上的过滤器过滤,再流回油箱内,以此将润滑油中的杂质去除,待油箱内的润滑油除杂完成后,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同时打开,而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同时关闭,第一油泵又重新将油箱中的滑润油通过第一管道送入造粒机内部的润滑部位。整个造粒机添加润滑油过程和润滑油除杂过程都可由该系统自动完成,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造粒机加油过程完全不需要停机人工操作,因而本专利技术的造粒机润滑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不影响造粒机的生产;(2)本专利技术的造粒机润滑系统具有自动清理滑润油中杂质的功能,能有效保护设备正常运转、降低设备维修频率;(3)本专利技术的造粒机润滑系统提供一个自动化平台将润滑油送入造粒机的润滑部位,避免了人工加油时加油量不准、加油不及时的情况,因而具有润滑均匀、润滑效果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造粒机润滑系统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造粒机;1-1:回流槽;1-2:输油孔;2:油箱;2-1:进油口;2-2:出油口;3:第一油泵;4:第一截止阀;5:第二油泵;6:第二截止阀;7:第三截止阀;8:第四截止阀;9:三通阀(或四通阀);10:第一单向阀;11:过滤器;12:调节阀;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15:第三管道:16:第四管道;17:第五管道;18:第二单向阀;19:第三油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有”或“设置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造粒机润滑系统,如图1所示。该造粒机润滑系统应用于造粒机1上,造粒机1上设置有用于供润滑油输入的输油孔1-2和用于接收造粒机1内多余的润滑油的回流槽1-1,该造粒机润滑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箱2;油箱2设置有进油口2-1和出油口2-2,出油口2-2通过第一管道13与输油孔1-2相连通以向造粒机1输送润滑油,回流槽1-1通过第二管道14与进油口2-1相连通;第一管道13上沿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油泵3和第一截止阀4,第二管道14上沿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油泵5和第二截止阀6;且第一截止阀4和输油孔1-2之间的第一管道13通过第三管道15与第二油泵5和第二截止阀6之间的第二管道14连通,第三管道15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7;同时,第一截止阀4和第一油泵3之间的第一管道通过第四管道16与进油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粒机润滑系统,应用于造粒机上,所述造粒机上设置有用于供润滑油输入的输油孔和用于接收所述造粒机内多余的所述润滑油的回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润滑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所述润滑油的油箱;所述油箱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输油孔相连通以向所述造粒机输送所述润滑油,所述回流槽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沿所述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油泵和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管道上沿所述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油泵和第二截止阀;且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输油孔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油泵和所述第二截止阀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同时,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一油泵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上沿所述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第四截止阀和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粒机润滑系统,应用于造粒机上,所述造粒机上设置有用于供润滑油输入的输油孔和用于接收所述造粒机内多余的所述润滑油的回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润滑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所述润滑油的油箱;所述油箱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输油孔相连通以向所述造粒机输送所述润滑油,所述回流槽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沿所述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油泵和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管道上沿所述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油泵和第二截止阀;且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输油孔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油泵和所述第二截止阀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同时,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第一油泵之间的所述第一管道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上沿所述润滑油的流向依次设置有第四截止阀和过滤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三通阀,且所述三通阀与所述第一油泵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粒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四通阀,且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一油泵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旭覃曾锋薛丽峰蔡长恒何森泉郝树山傅润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