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93143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0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储油室内的油雾的产生量最优化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发动机(1)的润滑装置(50)包括:曲轴室(3),其由于活塞(11)的上下移动而内部的压力变动;储油室(32),其配置于曲轴室(3)的下方,用于储存润滑用的油;第1分隔壁(33),其用于将曲轴室(3)和储油室(32)分隔开;第1开口部(35),其贯通第1分隔壁(33)而将曲轴室(3)和储油室(32)连通;以及油雾产生量调整部(100),其在曲轴室(3)内为正压时通过使从曲轴室(3)内经由第1开口部(35)喷射到储油室(32)内的气体分散,或通过抑制所述喷射出的气体所碰撞的油的流动,来对储油室(32)内的油雾的产生量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搭载于便携型作业机等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能搭载于割灌机等便携型作业机的发动机能够包括由于活塞的上下移动而内部的压力变动的曲轴室和配置于曲轴室的下方而用于储存润滑用的油的储油室。这样的发动机被专利文献1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曲轴室和储油室经由开口部连通,在储油室内生成的油雾经由所述开口部向曲轴室供给。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934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对于搭载于便携型作业机的发动机,在其每个机种中,标准的转速(运转条件)、储油室的形状等不同。所以,期望根据该机种分别使在储油室内生成的油雾的生成量(产生量)最优化。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实际状况,目的在于使在储油室内的油雾的产生量最优化。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包括:曲轴室,其由于活塞的上下移动而内部的压力变动;储油室,其配置于曲轴室的下方,用于储存润滑用的油;第1分隔壁,其用于将曲轴室和储油室分隔开;第1开口部,其贯通第1分隔壁而将曲轴室和储油室连通;油雾产生量调整部,其通过在曲轴室内为正压时使从曲轴室内经由第1开口部喷射到储油室内的气体分散,或通过对喷射出的所述气体所碰撞的油的流动进行抑制,来对储油室内的油雾的产生量进行调整。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具有油雾产生量调整部,该油雾产生量调整部通过使从曲轴室内喷射到储油室内的气体分散,或通过对该气体所碰撞的油的流动进行抑制,来对储油室内的油雾的产生量进行调整。通过设置该油雾产生量调整部,能够根据所述机种使储油室内的油雾的产生量最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的立体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设于储油室的筒状构件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将曲轴支承成能够旋转的轴承的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的概略说明图。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筒状构件的俯视图以及侧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发动机;2、缸体;3、曲轴室;4、曲轴箱;5、燃烧室;6、缸盖;7、油箱;9、曲轴;10、缸;11、活塞;12、曲轴臂;13、连杆;15、进气口;16、排气口;17、消声器;18、进气门;19、排气门;20、气门室;25、气门机构;26、气门驱动齿轮;27、凸轮齿轮;28、凸轮;30、气门驱动室;32、储油室;32a、底面;33、第1分隔壁;34、中央部;35、第1开口部;35a、下表面;36、筒状部;40、轴承;42、第2分隔壁;43、上侧开口部;44、下侧开口部;45、第2开口部;50、润滑装置;61、循环路径;62、送油通路;64、吸引通路;65、排出通路;67、空气过滤器;68、油分离器;70、回流通路;100、200、300、油雾产生量调整部;101、筒状构件;101a、上表面;101b、下表面;102、缺口部;105、连通孔;201、柱状构件;201a、上表面;301、楔状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以及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发动机的立体图以及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另外,图3表示处于活塞位于上止点附近的状态时的发动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与发动机最长程度地使用的状态(正立状态)下的铅垂上侧大致一致。发动机1是OHV(OverHeadValve)形式的4冲程发动机,是空气冷却式。发动机1包括:缸体2;曲轴箱4,其配置于该缸体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下端侧)而用于形成曲轴室3;以及缸盖6,其配置于缸体2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上端侧)而与缸体2一起形成燃烧室5。在本实施方式中,缸体2、曲轴箱4以及缸盖6分别独立地构成,由螺栓连结。在曲轴箱4的下端连结有用于储存润滑用的油的油箱7。在缸体2的下端设有曲轴箱4,利用这些缸体2和曲轴箱4将曲轴9支承成能够旋转。具体而言,曲轴9的两端部以从形成于曲轴箱4的内部的曲轴室3突出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曲轴9中的从曲轴室3突出的两端部被缸体2以及曲轴箱4夹持而被支承成能够旋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曲轴9的一个端部(靠后述的气门驱动室30侧的端部)被缸体2和曲轴箱4支承成能够借助后述的轴承40旋转。对于其详细内容,使用图5随后论述。在缸体2内设有具有圆柱状的空间的缸10。活塞11以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插入到缸10中。活塞11借助曲轴臂12和连杆13与曲轴室3的曲轴9连接。由此,活塞11的往复移动被变换成曲轴9的旋转运动。另外,由于活塞11的往复移动,曲轴室3内的压力(气压)变动。在缸盖6设有进气口15以及排气口16。进气口15与化油器(未图示)连通。排气口16与消声器17连通。另外,在缸盖6上配设有对进气口15进行开闭的进气门18和对排气口16进行开闭的排气门19。另外,在缸盖6上形成有用于收纳进气门18以及排气门19的气门室20。气门室20由缸盖6和气门室罩21形成。在进气门18以及排气门19上相连地设有用于驱动这些进气门18以及排气门19的气门机构25(参照图6)。气门机构25构成为包括:气门驱动齿轮26,其固着于曲轴9;凸轮齿轮27,其由气门驱动齿轮26驱动;凸轮28,其与凸轮齿轮27的一端部相连地设置;一对凸轮从动件(未图示),其利用该凸轮28进行摆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缸体2;一对推杆(未图示),其支承于设于缸体2的头部的摇臂轴(未图示)而使一端与进气门18以及排气门19的气门头抵接;气门弹簧(未图示),其用于分别将进气门18以及排气门19向关闭气门方向施力。构成气门机构25的各部分中的、气门驱动齿轮26、凸轮齿轮27以及凸轮28收纳于气门驱动室30内。气门驱动室30配置于曲轴室3的侧方。在此,气门驱动室30由缸体2、曲轴箱4以及气门驱动室罩(未图示)形成。构成气门机构25的各部分中的、推杆以及气门弹簧收纳于气门室20内。气门室20配置于燃烧室5的上方。在此,气门机构25与本专利技术的“进气、排气的各气门机构”相对应。另外,气门驱动齿轮26、凸轮齿轮27以及凸轮28与本专利技术的“进气、排气的各气门机构的驱动零件”相对应。油箱7由围绕四方以及下方的壳体形成。通过将油箱7安装于曲轴箱4,由这些箱4、7形成储油室32。在储油室32储存润滑用的油。曲轴箱4中的、用于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纳曲轴9的半圆筒状的部分成为将曲轴室3和储油室32分隔开的第1分隔壁33。如图3所示,曲轴室3和储油室32被第1分隔壁33分隔开。第1分隔壁33呈半筒形状地形成。即,第1分隔壁33在曲轴室3侧起到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纳被收纳到该曲轴室3内的曲轴臂12的作用,与此相伴,形成向储油室32侧突出的曲面部。并且,该曲面部的中央部34向储油室32侧最大程度地突出。在半圆筒形状的第1分隔壁33的中央部34贯通形成有使曲轴室3和储油室32连通的第1开口部35。第1开口部35位于第1分隔壁33上的活塞11的投影面内。即,在从燃烧室5侧观察第1分隔壁33时,在被活塞11遮挡的区域内贯通形成有第1开口部35。优选第1开口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的润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其中,该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包括:曲轴室,其由于活塞的上下移动而内部的压力变动;储油室,其配置于所述曲轴室的下方,用于储存润滑用的油;第1分隔壁,其用于将所述曲轴室和所述储油室分隔开;第1开口部,其贯通所述第1分隔壁而将所述曲轴室和所述储油室连通;以及油雾产生量调整部,其在所述曲轴室内为正压时通过使从所述曲轴室内经由所述第1开口部喷射到所述储油室内的气体分散,或通过抑制喷射出的所述气体所碰撞的油的流动,来对所述储油室内的油雾的产生量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07 JP 2015-1991601.一种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其中,该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包括:曲轴室,其由于活塞的上下移动而内部的压力变动;储油室,其配置于所述曲轴室的下方,用于储存润滑用的油;第1分隔壁,其用于将所述曲轴室和所述储油室分隔开;第1开口部,其贯通所述第1分隔壁而将所述曲轴室和所述储油室连通;以及油雾产生量调整部,其在所述曲轴室内为正压时通过使从所述曲轴室内经由所述第1开口部喷射到所述储油室内的气体分散,或通过抑制喷射出的所述气体所碰撞的油的流动,来对所述储油室内的油雾的产生量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油雾产生量调整部设于所述储油室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油雾产生量调整部是从所述储油室的底面竖立设置的凸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凸部由上表面开口的筒状构件构成,所述筒状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1开口部的下表面相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其中,在所述筒状构件上形成有将所述筒状构件的内外连通而容许油的通过的油流路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沓名知之杉山博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