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脚蹬翻板及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8968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层脚蹬翻板,所述双层脚蹬翻板包括翻板、旁板、底板、踏板、后板、饰板和角铁;所述双层脚蹬翻板还包括腹板,所述旁板的侧壁、所述后板的后壁和所述踏板的底壁上均设置有所述腹板;所述腹板与所述旁板、后板和踏板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出了包括上述所述双层脚蹬翻板的车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脚蹬翻板结构采用双层结构,通过填充保温材料提高了通过台区域的隔热隔声性能,进而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Double deck pedal turnover board and carriage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a double-layer pedal turnover plate is provided, which comprises a turnover plate, a side plate, a bottom plate, a pedal, a rear plate, a trim plate and angle iron; the double-layer pedal turnover plate also comprises a web plat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side plate, the back wall of the rear plate and the bottom wall of the pedal are provided with the web plate. The webs are filled with insulation materials between the side panels, the rear plates and the pedals.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carriage comprising the double pedal pedals. The pedal turning plat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double-layer structure, which improves the heat and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platform area by filling the insulation material, thereby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脚蹬翻板及车厢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层脚蹬翻板及车厢。
技术介绍
25T型客车是现有铁路客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车型,设计时速160公里/时,为保证整车密封性,侧门采用塞拉门。为适应现有铁路不同高度的通过台,25T型车配备脚蹬翻板结构,适应我国现有300mm、500mm、1250mm的站台高度。高站台是翻板1关闭,旅客直接上下车;低站台时翻板1打开,旅客通过脚蹬翻板实现上下车。现有国内2015年之前的普通25T型车脚蹬翻板结构采用三级固定脚蹬加一级翻转脚蹬的形式,最下级为翻转脚蹬。此脚蹬翻板结构用于采用塞拉门的25T型车,可适用于国内300mm、500mm、1250mm等不同高度的站台。脚蹬翻板整体采用不锈钢制作,主要由翻板1、旁板2、底板3、踏板4、后板5、饰板6、角铁7等组成。旁板2、踏板4、后板5共同焊接于底板3上,构成一个半封闭的腔型结构。饰板6焊接于旁板2上,为翻板1安装后于脚蹬之间缝隙提供装饰,角铁7焊接在脚蹬周围,用于与车体安装,其主要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翻板为不锈钢制作箱型结构。内侧有骨架梁和钢管,起到加强翻板承载能力的作用以及为翻板支撑结构提供安装接口;翻板一端焊有转轴,用于与脚蹬组装后翻转;另一端上面板突出,用于与脚蹬旁板搭接,如图3和图4所示。翻板上面板设有防滑槽,起到防滑作用,如图5和图6所示。旁板采用不锈钢板折弯而成,分为左旁板和右旁板。左旁板上焊有补强板为翻板折页和支撑机构提供安装接口;右旁板焊有箱型挡板,为塞拉门结构提供安装空间。如图7和图8所示。如图9和图10所示,踏板位于左右两个旁板之间,用于供旅客上下车,为折弯结构,在正面加工有防滑槽,防止旅客上下车时滑倒。底板位于脚蹬下部,其上焊接有型钢、圆柱和钢管,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承载脚蹬结构,用于连接脚蹬与车体,提高安装强度;二是为塞拉门安装提供安装接口,包括下部型钢、圆柱和钢管,如图11所示。脚蹬翻板与车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搭接和焊接两种方式。脚蹬三面角铁搭接在车体底架缓冲梁、通过台短梁和端梁围成的三面型腔中,搭接后焊接固定;脚蹬旁板与门框柱焊接固定;脚蹬底板与车体底架和门框柱焊接固定;脚蹬补强板与底架端梁焊接,如图12至图14所示。翻板的关闭与开启:翻板关闭时翻板面板搭接在脚蹬旁板上,通过翻板开闭器固定保证翻板无法打开,翻板开闭器为可旋转的机械结构,旋转时带动下部开关转动到翻板面板上部,从而卡住翻板面板,使其锁闭;翻板开启时重复旋转翻板开闭器,带动开关旋转离开翻板上部,翻板上部失去力的卡滞,在翻板支撑机构气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弹起,实现翻板开启,如图15和图16所示。以上方案构成了完整的脚蹬踏板的结构,但是翻转脚蹬容易出现故障造成无法翻转的状况,给旅客上下车带来不便。同时,翻转脚蹬在冬天北方地区遇冷凝水或雨雪天气时容易结冰,结冰后可导致翻转结构冻结无法翻转,同时,踏板上的防滑槽内积水成冰,失去原有的防化功能,旅客上下车时存在隐患。另外,翻板开闭机构在旅客上下车时比较明显,影响美观,而且打开时容易划伤乘客或划破旅客行李。与此同时,脚蹬为单层结构,车内与车外只有一层钢板相隔,导致整个通过台区域隔热隔声性能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双层脚蹬翻板及车厢,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双层脚蹬翻板,所述双层脚蹬翻板包括翻板、旁板、底板、踏板、后板、饰板和角铁;所述双层脚蹬翻板还包括腹板,所述旁板的侧壁、所述后板的后壁和所述踏板的底壁上均设置有所述腹板;所述腹板与所述旁板、后板和踏板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旁板,多个所述踏板通过角铁呈阶梯状固定在所述两个旁板之间,且所述多个踏板均不可翻转,所述最顶端的踏板通过后板固定在车厢底架上,两个旁板固定在车厢端墙上。优选地,所述踏板的个数为三个。优选地,所述翻板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其中一侧旁板上,所述翻板通过所述转轴进行竖直状态和水平状态之间的转动;所述翻板位于竖直状态时与所述其中一侧旁板平行,所述翻板位于水平状态时覆盖在所述踏板上,且所述翻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旁板搭接。优选地,所述翻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防滑槽11。优选地,所述防滑槽内嵌入有防滑贴。优选地,所述翻板上开设有翻板开闭锁接口用圆孔,翻板开闭锁通过所述圆孔固定在远离转轴一侧的翻板下表面,所述翻板开闭锁的锁芯位于所述圆孔中,且开锁面朝上,与所述翻板搭接的旁板上开设有锁舌接口,用于嵌入固定所述翻板开闭锁的锁舌。优选地,所述翻板开闭锁包括防尘挡板和复位弹簧,所述锁芯穿过所述防尘挡板设置在所述圆孔中,所述防尘挡板覆盖在所述翻板开闭锁的内部顶端,所述防尘挡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复位弹簧,用于在防尘挡板无压力状态下恢复防尘挡板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双层脚蹬翻板还包括气压杆,所述气压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翻板的下表面,所述气压杆的另一端设置在与转轴固定的旁板上,用于在所述锁芯脱离所述锁舌接口时使所述翻板恢复至竖直状态。优选地,所述气压杆包括固定部、第一转动部、第二转动部和推送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在旁板上,固定部的另一端通过转动部与所述推送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推送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部设置在翻板的下表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厢,所述车厢包括上述所述的双层脚蹬翻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提出的脚蹬翻板结构采用双层结构,通过填充保温材料提高了通过台区域的隔热隔声性能,进而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最下级脚踏为固定脚踏,安全系数高,可避免翻转脚蹬高寒地区冻结后无法翻转的问题发生。踏板防滑槽设计为刨槽后黏贴防滑贴的形式,美化外观的同时可防止脚蹬踏面防滑槽内积水从而在冬季结冰是去防滑功能。翻板开闭锁的应用,解放了外观丑陋的翻转轴,将锁隐藏在翻板下部,减少了占用通过台的空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脚蹬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现有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现有防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B向剖视图;图7为现有左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现有右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现有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C-C向剖视图;图11为现有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现有踏板与车体底架的固定示意图;图13为现有踏板与车体端墙的固定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D-D向剖视图;图15为现有翻板关闭的状态示意图;图16为现有翻板打开的状态示意图;图17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双层脚蹬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的左视图;图19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在旁板上设置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在后板和踏板上设置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防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21的E-E向剖视图;图23为本实施例所述的翻板关闭的状态示意图;图24为本实施例所述的翻板打开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号:1、翻板,2、旁板,3、底板,4、踏板,5、后板,6、饰板,7、角铁,8、腹板,9、保温材料,10、转轴,11、防滑槽,12、防滑贴,13、圆孔,14、翻板开闭锁,15、锁芯,16、锁舌,17、锁舌接口,18、气压杆,19、固定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脚蹬翻板,所述双层脚蹬翻板包括翻板、旁板、底板、踏板、后板、饰板和角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脚蹬翻板还包括腹板,所述旁板的侧壁、所述后板的后壁和所述踏板的底壁上均设置有所述腹板;所述腹板与所述旁板、后板和踏板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脚蹬翻板,所述双层脚蹬翻板包括翻板、旁板、底板、踏板、后板、饰板和角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脚蹬翻板还包括腹板,所述旁板的侧壁、所述后板的后壁和所述踏板的底壁上均设置有所述腹板;所述腹板与所述旁板、后板和踏板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脚蹬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旁板,多个所述踏板通过角铁呈阶梯状固定在所述两个旁板之间,且所述多个踏板均不可翻转,所述最顶端的踏板通过后板固定在车厢底架上,两个旁板固定在车厢端墙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脚蹬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的个数为三个。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层脚蹬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其中一侧旁板上,所述翻板通过所述转轴进行竖直状态和水平状态之间的转动;所述翻板位于竖直状态时与所述其中一侧旁板平行,所述翻板位于水平状态时覆盖在所述踏板上,且所述翻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旁板搭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脚蹬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防滑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脚蹬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槽内嵌入有防滑贴。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脚蹬翻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长禄李俐张朝辉侯亚辉孔繁冰侯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