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轮罩总成、轮罩加强件、车身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22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轮罩总成、轮罩加强件、车身总成及汽车。其中,后轮罩总成包括:后轮罩主体,所述后轮罩主体限定与后轮匹配的轮廓;附接至所述后轮罩主体第一侧的第一加强件;以及附接至所述后轮罩主体第二侧的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由压铸件构成;其中,所述后轮罩主体,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上具有位置对应的多个开孔,多个螺母附接至所述第二加强件上所述多个开孔位置处以提供减震器安装点。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轮罩总成提供稳定的减震器安装点,并且具有轻量化等特点。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后轮罩总成采用纯机械连接,避免产生热影响区以及相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轮罩总成、轮罩加强件、车身总成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白车身领域,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后轮罩总成、轮罩加强件以及具有该类后轮罩总成的车身总成和汽车。
技术介绍
以往,后轮罩主体采用钢制冲压件制成,并在后轮罩主体的减震器安装点附近提供冲压件制成的加强件以强化所述安装点。在所述减震器安装点处,多个螺母通过凸焊等热连接方式连接至后轮罩主体或加强板上。随车身轻量化要求,铝合金车身逐渐替代传统钢制车身。对于铝合金后轮罩而言,同样需提供稳固的减震器安装点。但对于铝合金材料的后轮罩进行焊接等热加工将留下热影响区,在热影响区处可能发生各种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部分特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稳固的减震器安装点的后轮罩总成;根据部分特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纯机械连接而不包括热连接的后轮罩主体与加强板;根据部分特征,本技术提供易于组装的后轮罩总成。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轮罩总成,其包括:后轮罩主体,所述后轮罩主体限定与后轮匹配的轮廓;附接至所述后轮罩主体靠外的第一侧的第一加强件;以及附接至所述后轮罩主体靠车身的第二侧的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由压铸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轮罩总成,其包括:后轮罩主体,所述后轮罩主体限定与后轮匹配的轮廓;附接至所述后轮罩主体的靠外的第一侧的第一加强件;以及附接至所述后轮罩主体的靠车身的第二侧的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由压铸件构成;其中,所述后轮罩主体,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上具有位置对应的多个开孔,多个螺母附接至所述第二加强件上所述多个开孔位置处以提供减震器安装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轮罩总成,其包括:后轮罩主体,所述后轮罩主体限定与后轮匹配的轮廓;附接至所述后轮罩主体的靠外的第一侧的第一加强件;以及附接至所述后轮罩主体的靠车身的第二侧的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由压铸件构成;其中,所述后轮罩主体,所述第一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加强件上具有位置对应的多个开孔,多个螺母附接至所述第二加强件上所述多个开孔位置处以提供减震器安装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螺母压铆连接至所述第二加强件第二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主体和所述第一加强板由冲压件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通过自冲铆接连接至所述后轮罩主体,和/或所述第二加强件通过自冲铆接连接至所述后轮罩主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后轮罩主体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加强件与所述后轮罩主体之间以50-80mm的间距布置自冲铆钉。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罩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后轮罩主体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加强件与所述后轮罩主体之间还通过高强度结构胶加固。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学开程铭杨传义李硕靖海涛郑望秦乐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