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192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包括隔热板和支架,隔热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隔热板上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用于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弧形开口和第二弧形开口;支架包括长条形板和竖直板,长条形板的延伸方向与隔热板的延伸方向相同;长条形板与隔热板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长条形板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的长条形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竖直板,竖直板与隔热板固定连接,竖直板与长条形板交叉且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具有较好地防热风回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零部件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
技术介绍
冷却系统是现在乘用车以及商用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热平衡是冷却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冷却系统的热平衡的因素有很多,发动机舱的热风回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保证车辆的散热性能良好,就需要尽量避免发动机舱的热风回流。现有车辆上避免热风回流主要是采用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将发动机舱的热风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的前端隔离开来。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包括钢板11、橡胶板12,其中钢板11固定于驾驶室地板上,钢板11与橡胶板12的上侧边缘相连,散热器挡风板结构位于驾驶室地板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13之间。由于钢板11是位于橡胶板12的上侧,与驾驶室底板相连,而橡胶板12没有得到较好地固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前端风速较高,这使得没有得到较好固定的橡胶板12容易发生变形,导致窜风回流,从而使得其防热风回流的效果较差;同时,其散热器中冷器总成13的上端左右两侧与驾驶室地板之间的空间没有得到有效的阻挡,这使得仍旧有部分热风回流,从而导致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防热风回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防热风回流效果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包括隔热板和支架,所述隔热板上用于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隔热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用于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所述第一开口能够容纳中冷器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所述第二开口能够容纳所述中冷器上的出气口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弧形开口和第二弧形开口,所述第一弧形开口能够容纳散热器上的进水接口,所述第二弧形开口能够容纳所述散热器上的出水接口;所述支架包括长条形板和竖直板,所述长条形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热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长条形板与所述隔热板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长条形板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所述进气口安装凸台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出气口安装凸台相连;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所述长条形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与所述隔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与所述长条形板交叉且垂直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为与所述长条形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垂直相连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长条形板、所述竖直板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一体式结构。优选地,所述竖直板的个数为五个,各所述竖直板均布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所述长条形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为U型开口。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为U型开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支架通过长条形板与隔热板的中部位置相连,且通过与长条形板交叉且垂直设置的竖直板与隔热板相连,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隔热板的强度,使得隔热板在受风速影响时不易发生变形,进而使得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防热风回流效果较好;同时,其通过隔热板的第一弧形开口和第二弧形开口分别将散热器上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容纳其中,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将中冷器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和出气口安装凸台容纳其中,并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侧壁对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的上端左右两侧与驾驶室地板之间的空间进行阻挡,从而使得散热器中冷器总成与驾驶室地板之间的空间均得到了有效地阻挡,大大地降低了发生热风回流的可能性,从而使得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具有较好地防热风回流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在使用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在使用时的另一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1、钢板12、橡胶板13、散热器中冷器总成21、隔热板22、隔热板上和驾驶室地板相贴合的一侧23、第一开口24、第二开口25、第一弧形开口26、第二弧形开口27、隔热板上和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相配合的一侧31、长条形板32、竖直板33、第一安装部34、第二安装部41、散热器42、中冷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如图3至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包括隔热板21和支架,隔热板21上用于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隔热板21上远离第一开口23的一侧用于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第一开口23能够容纳中冷器42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第二开口24能够容纳中冷器42上的出气口安装凸台;第一开口23与第二开口24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弧形开口25和第二弧形开口26,第一弧形开口25能够容纳散热器41上的进水接口,第二弧形开口26能够容纳散热器41上的出水接口;支架包括长条形板31和竖直板32,长条形板31的延伸方向与隔热板21的延伸方向相同;长条形板31与隔热板21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长条形板31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安装部33和第二安装部34,第一安装部33用于与进气口安装凸台相连,第二安装部34用于与出气口安装凸台相连;第一安装部33与第二安装部34之间的长条形板31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竖直板32,竖直板32与隔热板21固定连接,竖直板32与长条形板31交叉且垂直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隔热板上和驾驶室地板相贴合的一侧22与隔热板上和散热器中冷器相配合的一侧27为相反侧;如图6所示,散热器中冷器总成包括散热器41和中冷器42;第一安装部33和第二安装部34分别位于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的正上方;支架包括长条形板31以及与长条形板31交叉且垂直设置的竖直板32,该种形式的支架与隔热板21相连,能够有效地加强强度,较好地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风量过大而导致的隔热板21变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支架通过长条形板31与隔热板21的中部位置相连,且通过与长条形板31交叉且垂直设置的竖直板32与隔热板21相连,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隔热板21的强度,使得隔热板21在受风速影响时不易发生变形,进而使得该散热器挡风板结构的防热风回流效果较好;同时,其通过隔热板21的第一弧形开口25和第二弧形开口26分别将散热器41上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容纳其中,通过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将中冷器42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和出气口安装凸台容纳其中,并通过第一开口23和第二开口24的侧壁对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的上端左右两侧与驾驶室地板之间的空间进行阻挡,如图7所示,从而使得散热器中冷器总成与驾驶室地板之间的空间均得到了有效地阻挡,大大地降低了发生热风回流的可能性,从而使得该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隔热板和支架,所述隔热板上用于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隔热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用于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所述第一开口能够容纳中冷器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所述第二开口能够容纳所述中冷器上的出气口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弧形开口和第二弧形开口,所述第一弧形开口能够容纳散热器上的进水接口,所述第二弧形开口能够容纳所述散热器上的出水接口;所述支架包括长条形板和竖直板,所述长条形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热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长条形板与所述隔热板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长条形板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所述进气口安装凸台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出气口安装凸台相连;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所述长条形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与所述隔热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板与所述长条形板交叉且垂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挡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隔热板和支架,所述隔热板上用于与散热器中冷器总成相配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隔热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用于与驾驶室地板相贴合;所述第一开口能够容纳中冷器上的进气口安装凸台,所述第二开口能够容纳所述中冷器上的出气口安装凸台;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弧形开口和第二弧形开口,所述第一弧形开口能够容纳散热器上的进水接口,所述第二弧形开口能够容纳所述散热器上的出水接口;所述支架包括长条形板和竖直板,所述长条形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热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长条形板与所述隔热板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长条形板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所述进气口安装凸台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与所述出气口安装凸台相连;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焕刘鸿志杨春丽杨贤君张会冰黄海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