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598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包括线边切换工位器具、线边固定工位器具、流转工位器具、工作台以及散热器托盘。线边切换工位器具上设置第一导轨、第一连杆装置、踏板及底座总成,踏板及底座总成用于踩踏触发第一连杆装置,第一连杆装置用于触发及解除限位;线边固定工位器上设置第二阻挡块、第二导轨、第二连杆装置、第二转轴及固定板,第二转轴设置于固定板上;流转工位器具左右侧分别设置第三阻挡块和吊环、上部及中部设置有第三导轨、中部设置第三连杆装置、下部设置第三转轴,底端设置脚轮。工作台上设置有气缸、第四导轨、第四连杆装置及第四转轴。本申请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效率,消除散热器预装及流转过程中潜在质量及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轻型车散热器采用线边工作台预装,受散热器自重、体积及预装工件数量(水管、护风圈)因素制约,工作台仅可承载1件散热器。散热器预装后由人力搬运到流转小车并推送、搬放至作业器具,进行散热器与车架合装。散热器预装流转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完全依靠人力搬放、推运,制约现场作业效率,且存在散热器磕碰、水管折弯等质量风险。

2、因现有技术方案人工强度高,作业耗时较长,存在散热器磕碰以及水管折弯质量风险,且工件在搬运及流转过程中有工件掉落或划伤等潜在安全风险。鉴于此,急需设计一款能够满足需要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解决现有方案劳动强度大、作业耗时长、搬运及流转途中潜在质量及安全风险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包括线边切换工位器具、线边固定工位器具、流转工位器具、工作台以及散热器托盘;

4、线边切换工位器具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部设置有第一导轨、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杆装置、底部设置有踏板及底座总成,所述踏板及底座总成用于踩踏触发所述第一连杆装置,所述第一连杆装置用于触发及解除限位;

5、线边固定工位器具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左侧设置有第二阻挡块,所述框架上部及中部均设置有第二导轨、中部还设置有第二连杆装置、下部设置有第二转轴及固定板,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连杆装置与所述第二转轴协同用于触发及解除限位作用;

6、流转工位器具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左侧设置有具有限位作用的第三阻挡块、右侧下端设置有吊环,所述框架上部及中部均设置有第三导轨、中部还设置有第三连杆装置、下部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框架的底端设置有脚轮,所述连杆装置与所述第三转轴协同用于触发及解除限位作用;

7、工作台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举升轨道的气缸,所述框架上部及中部均设置有第四导轨、中部设置有第四连杆装置、下部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连杆装置与所述第四转轴协同用于触发及解除限位作用。

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托盘包括挡圈、转动连接块、连接件、封板固定条、海绵,所述挡圈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块上方,所述连接件用于所述封板固定条间连接,所述海绵位于所述封板固定条内侧。

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线边切换工位器具还包括支架和垫块,所述垫块设置于所述支架下方,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框架。

1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吊环与agv小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吊环与所述agv小车连接后通过所述脚轮实现滑行流转。

11、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以及所述第四导轨均用于承载、滑移散热器托盘。

12、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工作台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用于加强支撑所述框架结构。

13、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托盘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散热器托盘能沿所述第四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三导轨,再沿所述第三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二导轨,最后散热器托盘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至所述第一导轨进行散热器合装。

14、一种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s1、散热器托盘置于工作台上,由操作工按下工作台的气缸开关绿键举升至预装需求高度后完成五件预装等待流转器具对接;

16、s2、操作工将流转工位器具上吊环与总装车间agv小车连接,agv小车流转至工作台区域对应的停靠点,流转工位器具与工作台间连杆装置相互接触解除工作台限位,散热器托盘沿工作台的第四导轨滑动至流转工位器具的第三导轨;

17、s3、agv小车继续拖拽流转工位器具至线边固定工位器具区域对应的停靠点,流转工位器具与线边固定工位器具间连杆装置相互接触解除流转工位器具限位,散热器托盘沿流转工位器具的第三导轨滑动至线边固定工位器具的第二导轨;

18、s4、散热器合装操作工踩踏踏板举升导轨高度并与线边固定工位器具间连杆装置接触解除线边固定工位器具限位,散热器托盘沿线边固定工位器具的第二导轨滑动至线边切换工位器具的第一导轨进行散热器合装;

19、s4、散热器托盘到位后,启动agv小车拉走流转工位器具,相关限位块复位。

2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器托盘内设置有散热器。

21、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方案劳动强度大、作业耗时长、搬运及流转途中潜在质量及安全风险的问题。实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同时消除散热器预装及流转过程中潜在质量及安全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边切换工位器具(1)、线边固定工位器具(2)、流转工位器具(3)、工作台(4)以及散热器托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托盘(5)包括挡圈(51)、转动连接块(52)、连接件(53)、封板固定条(54)、海绵(55),所述挡圈(51)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块(52)上方,所述连接件(53)用于所述封板固定条(54)间连接,所述海绵(55)位于所述封板固定条(54)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边切换工位器具(1)还包括支架(11)和垫块(12),所述垫块(12)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下方,所述支架(11)用于支撑所述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34)与AGV小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吊环(34)与所述AGV小车连接后通过所述脚轮(36)实现滑行流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15)、所述第二导轨(24)、所述第三导轨(35)以及所述第四导轨(44)均用于承载、滑移散热器托盘(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还包括加强板(41),所述加强板(41)用于加强支撑所述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托盘(5)设置于工作台(4)上,所述散热器托盘(5)能沿所述第四导轨(44)滑动至所述第三导轨(35),再沿所述第三导轨(35)滑动至所述第二导轨(24),最后散热器托盘(5)沿所述第二导轨(24)滑动至所述第一导轨(15)进行散热器合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托盘(5)内设置有散热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边切换工位器具(1)、线边固定工位器具(2)、流转工位器具(3)、工作台(4)以及散热器托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托盘(5)包括挡圈(51)、转动连接块(52)、连接件(53)、封板固定条(54)、海绵(55),所述挡圈(51)设置于所述转动连接块(52)上方,所述连接件(53)用于所述封板固定条(54)间连接,所述海绵(55)位于所述封板固定条(54)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边切换工位器具(1)还包括支架(11)和垫块(12),所述垫块(12)设置于所述支架(11)下方,所述支架(11)用于支撑所述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34)与agv小车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吊环(34)与所述agv小车连接后通过所述脚轮(36)实现滑行流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张杰修红芳李金东吕永莉华天宇王伟王涛王鸿虎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