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器以及前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85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工器以及前端电路,能够在提升布线的配置的自由度的同时提高多个滤波器间的隔离特性。双工器具备:第1滤波器电路,在第1端子与共用端子之间使第1频带的信号通过,且具有第1谐振器,该第1谐振器的一端与设置在第1端子和共用端子之间的线路连接以使得从线路分支;第2滤波器电路,在第2端子与共用端子之间使与第1频带不同的第2频带的信号通过;第1布线,一端与共用端子连接,另一端被开路;和第2布线,一端与第1谐振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被接地,第1布线和第2布线电磁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工器以及前端电路
本技术涉及双工器以及前端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便携式电话等通信设备中,经由一个天线来进行信号的发送以及接收的情况下,利用了分配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双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发送信号的频带通过的发送滤波器和使接收信号的频带通过的接收滤波器由梯型滤波器构成的双工器。在这种双工器中,由于信号有可能从发送滤波器漏出至接收滤波器,因此要求提高发送滤波器与接收滤波器间的隔离特性。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双工器中,通过使连接在天线端子和接地之间的第1布线、和连接在梯型滤波器具备的谐振器和接地之间的第2布线进行电磁耦合,由此来提高隔离特性。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102560号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双工器中,需要将各个布线配置为流经平行配置的第1布线和第2布线的电流的朝向成为相反方向,因此会产生布线在配置上的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技术正是鉴于该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提升布线的配置的自由度的同时提高多个滤波器间的隔离特性的双工器以及前端电路。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双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滤波器电路,在第1端子与共用端子之间使第1频带的信号通过,且具有第1谐振器,所述第1谐振器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共用端子之间的线路连接以使得从所述线路分支;第2滤波器电路,在第2端子与所述共用端子之间使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的第2频带的信号通过;第1布线,一端与所述共用端子连接,另一端被开路;和第2布线,一端与所述第1谐振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被接地,所述第1布线和所述第2布线电磁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31 JP 2017-148334;2017.10.17 JP 2017-200741.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滤波器电路,在第1端子与共用端子之间使第1频带的信号通过,且具有第1谐振器,所述第1谐振器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共用端子之间的线路连接以使得从所述线路分支;第2滤波器电路,在第2端子与所述共用端子之间使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的第2频带的信号通过;第1布线,一端与所述共用端子连接,另一端被开路;和第2布线,一端与所述第1谐振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被接地,所述第1布线和所述第2布线电磁耦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频带为给定的频带中的接收频带,所述第2频带为该给定的频带中的发送频带。3.一种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滤波器电路,使第1频带的信号从第1端子向共用端子通过,且具有第1谐振器,所述第1谐振器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共用端子之间的线路连接以使得从所述线路分支;第2滤波器电路,使与所述第1频带不同的第2频带的信号从所述共用端子向第2端子通过;第1布线,一端与所述共用端子连接,另一端被开路;和第2布线,一端与所述第1谐振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被接地,所述第1布线和所述第2布线电磁耦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滤波器电路还具有第2谐振器,所述第2谐振器的一端与所述线路连接以使得从所述线路分支,所述双工器还具备第3布线,所述第3布线的一端与所述第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本祐司横山仁荒俣智英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