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书学专利>正文

一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293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属于中草药猪苓领域,该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具体步骤为选择合适的菌材并进行培育,选择适宜的场地准备苓种种植,精选菌柴确定覆盖面积,挖窖确定种植深度以及种植位置,相间隔放铺设菌段种植苓种和管理种植后的苓种干旱时洒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成熟,种植方法简单,产量较高和方便管理,并且取土使用方便,可以根据不同猪苓的种植花期随时调整猪苓之间的间距,保证猪苓的成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方法适合于各个地区种植,控制好地温,即可保证种植成活率,种植方法不影响种植后产量。

An ecological planting method for Polyporu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cological planting method of Polyporus umbellatu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olyporus umbellatus. The specific steps of the ecological planting method of Polyporus umbellatus are to select suitable fungi and cultivate them, select suitable sites to prepare for Polyporus umbellatus planting, select fungi wood to determine the coverage area, dig cellars to determine the planting depth and planting location, and release them at intervals. Laying the fungus section and planting the species and managing the seeds after planting. The invention has mature technology, simple planting method, high yield and convenient management, and is easy to take soil and use. The spacing between Polyporus umbellatus can be adjusted at any time according to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different Polyporus umbellatus planting, so as to ensure the survival rate of Polyporus umbellatus. The method of using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various regions, and can ensure the survival of planting by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well. The planting method did not affect the yield after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猪苓
,尤其涉及一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猪苓,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属药用真菌。子实体大或很大,肉质、有柄、多分枝、末端生圆形白色至浅褐色菌盖,一丛直径可达35cm。菌盖圆形,中部下凹近漏斗形,边缘内卷,被深色细鳞片,宽1-4cm。菌肉白色,孔面白色,干后草黄色。孔口圆形或破裂呈不规则齿状,延生,平均每毫米2-4个。孢子无色,光滑,圆筒形,一端圆形,一端有歪尖,7-10μm×3-4.2μm。经济价值: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其地下菌核黑色、形状多样,是著名中药,有利尿治水肿之功效。含猪苓多糖(glucan),试验抗癌。猪苓具喜冷凉、阴郁、湿润,怕干旱的特性。在地温5-25℃条件下均生长。西北产区地温在17-19℃时生长良好,10℃时萌发,22℃时子实体开放;华北产区平均地温达9.5℃时萌发,12℃左右时新苓生长膨大,14℃左右时新苓萌发多,个体增长快。土壤含水量在30-50%,PH值5-7腐殖质土、砂壤土为宜。猪苓的生活史分担孢子、菌丝体、菌核、子实体四个阶段。担孢子是子实体产生的有性孢子(长卵状椭圆形,一端有尖,无色,平滑,7-10×3-4毫米),萌发后形成初生菌丝体,初生菌丝体质配后产生双核的次生菌丝,诸多次生菌丝紧密缠结成菌核。菌核主要是储存养分,耐高、低温和干旱。在不适宜的条件下,能够长时间保持休眠状态,遇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即可在菌丝体的任何部分萌发产生新的菌丝。一般在3月下旬,表土层5厘米处温度达到8-9℃时,菌核开始生长,菌核体上萌发出许多白色毛点,随着气温的升高,毛点不断长大变厚,形成肥嫩有光泽的白色菌核,逐渐向地表生长。8、9月地温达12-20℃时,菌核生长进入旺盛期,体积、重量迅速增加。菌核色泽从基部到中间由白变黄。此时如遇连阴雨天,空气湿度增高,部分菌核生长出子实体,开放散出孢子。随着地温下降,子实体很快枯烂。10月以后,当地温降至8-9℃时,猪苓停止生长,进入冬眠。翌年春又萌发分生新的菌核。如此年得继生,群体合聚形成一窝。土壤肥沃,营养丰富,菌核大而多,分叉少,俗称“猪屎苓”;土质瘠薄,养料不足,结苓小,分叉多,俗称“鸡屎苓”。在外界环境条件极端不利时,猪苓将停止生长,菌核老化,色泽变为深黑色,核体出现大小孔眼,直至腐烂。猪苓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菌丝特化形成菌核。菌核呈长形块状或不规则球形,稍扁,有分枝干姜状,表面灰黑或白色至淡褐色,凹凸不平,有皱纹或瘤状突丰收,干燥后坚而不实,断面呈白色至淡褐色,半木质化。子实体从理于地下的菌核内生出。菌柄往往于基都相连或大量分枝,形成一丛菌盖,总直径达15厘米以上。菌盖肉质,干燥后坚硬而脆,圆形,中央为脐状,表面近白至淡褐色,边缘薄而锐,常常内卷。菌肉薄,白色。菌管与菌肉同色,与菌柄呈延生;管口圆形至多角形,每毫米3~4个。猪苓喜肥沃湿润、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萌坡熟地。猪苓在地面下5厘米温度8~9℃时开始生长,15~20℃时生长最适,25~30℃菌丝停止生长,进入短期休眠,或者长出子实体,度过不良环境,以孢子繁衍生息。秋末冬初,地面下5厘米,温度低于8℃又进入冬季休眠期。一年中4~6月和9~10月为猪苓菌丝的活跃生长期。现有技术专利公告号CN103120096A公开了一种猪苓的人工种植方法,涉及猪苓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养蜜环菌菌枝;栽培苓种;栽后管理;采收。但是,现有的猪苓种植方法存在着种植方法复杂,产量较低和不方便管理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猪苓种植方法存在着种植方法复杂,产量较低和不方便管理的问题,一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合适的菌材并进行培育:选择合适的树种作菌材,在树种生新叶前采集树枝或者木段,将采集的树枝或者木段在合理范围内砍成鱼鳞口;然后准备密环菌种,再将备好的树枝或者木段与采集的菌材于3月份至4月份期间按3∶1的比例相间摆放整齐,然后将切成碎块的密环菌种撒在上面,用腐殖土填空隙覆盖,完全覆盖树枝或者木段,上面再盖一层树叶;按此要求堆积,并在四周盖土,上边再盖上透气枝即可;天气干旱时应洒水保持湿度;培育好菌材,备用即可;步骤二:选择适宜的场地准备苓种种植:选择的场地为次生林半阳半阴的山地,坡度设置在30度至40度,合理范围内的腐植含量、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的蔽阴地;步骤三:精选菌柴确定覆盖面积:菌柴要选用麻栎类的青冈树段,选择椴木树种、桦树木树种或者枫相木树种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覆盖面积在100平方厘米至150平方厘米之间;步骤四:挖窖确定种植深度以及种植位置:高山浅坑,窖深应在合理范围之间;低山深坑,窖深应设置为50厘米至55厘米;种植区阴蔽的地方要浅,种植区阳光常照的地方要深;步骤五:相间隔放铺设菌段种植苓种:将砍过鱼鳞口的树枝或者木段和密环菌种在窖内相间隔放,用腐植质土壤填充砍过鱼鳞口的树枝或者木段和密环菌种之间形成的空隙中直至形成蜜环菌棒,苓种放在蜜环菌棒与菌柴之间的鱼鳞口处;每窖用合理范围内的苓种,种植后形成菌核;放好后覆盖腐植质土于菌核之上,然后再放一层菌柴和新柴;如此相间隔放,即菌核2层至3层,菌柴3层至4层;坑窖上面覆土成弓背形;步骤六:管理种植后的苓种干旱时洒水:管理刚下种后的窖坑不宜脚踏畜踩,蜜环菌棒也不宜扒土翻动;夏秋季节要进行一次检查,从窖坑中小心取出上中层新菌柴,看蜜环菌棒是否生长健旺;如干旱应当洒水保湿,若渍水要及时开沟排除。优选地,在步骤一中,所述的树种采用红青冈树、水青冈树、椴树或臭椿树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优选地,在步骤一中,所述的树枝或者木段的采集直径设置为8厘米至10厘米;所述的树枝或者木段采集多枝或者多段。优选地,在步骤一中,所述的鱼鳞口之间的间距设置为3厘米至5厘米。优选地,在步骤一中,所述的密环菌种主要从次生林中采集着生棕红色的菌索作菌种。优选地,在步骤一中,所述的堆积高度设置为1米至1.5米。优选地,在步骤一中,所述的盖土厚度设置为10厘米至15厘米。优选地,在步骤一中,所述的透气枝采用树枝、蒿草或树叶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优选地,在步骤二中,所述的腐植含量设置为60%至80%。优选地,在步骤四中,所述的高山浅坑中的窖深设置为30厘米至40厘米。优选地,在步骤五中,所述的苓种数量设置为10个至15个,重量设置为250克至300克。优选地,在步骤六中,所述的中层新菌柴取出数量设置为1层至2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广泛应用于中草药猪苓
本专利技术工艺成熟,种植方法简单,产量较高和方便管理,并且取土使用方便,可以根据不同猪苓的种植花期随时调整猪苓之间的间距,保证猪苓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使用方法适合于各个地区种植,控制好地温,即可保证种植成活率,种植方法不影响种植后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中:如附图1所示一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选择合适的菌材并进行培育:选择合适的树种作菌材,在树种生新叶前采集树枝或者木段,将采集的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合适的菌材并进行培育:选择合适的树种作菌材,在树种生新叶前采集树枝或者木段,将采集的树枝或者木段在合理范围内砍成鱼鳞口;然后准备密环菌种,再将备好的树枝或者木段与采集的菌材于3月份至4月份期间按3∶1的比例相间摆放整齐,然后将切成碎块的密环菌种撒在上面,用腐殖土填空隙覆盖,完全覆盖树枝或者木段,上面再盖一层树叶;按此要求堆积,并在四周盖土,上边再盖上透气枝即可;天气干旱时应洒水保持湿度;培育好菌材,备用即可;步骤二:选择适宜的场地准备苓种种植:选择的场地为次生林半阳半阴的山地,坡度设置在30度至40度,合理范围内的腐植含量、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的蔽阴地;步骤三:精选菌柴确定覆盖面积:菌柴要选用麻栎类的青冈树段,选择椴木树种、桦树木树种或者枫相木树种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覆盖面积在100平方厘米至150平方厘米之间;步骤四:挖窖确定种植深度以及种植位置:高山浅坑,窖深应在合理范围之间;低山深坑,窖深应设置为50厘米至55厘米;种植区阴蔽的地方要浅,种植区阳光常照的地方要深;步骤五:相间隔放铺设菌段种植苓种:将砍过鱼鳞口的树枝或者木段和密环菌种在窖内相间隔放,用腐植质土壤填充砍过鱼鳞口的树枝或者木段和密环菌种之间形成的空隙中直至形成蜜环菌棒,苓种放在蜜环菌棒与菌柴之间的鱼鳞口处;每窖用合理范围内的苓种,种植后形成菌核;放好后覆盖腐植质土于菌核之上,然后再放一层菌柴和新柴;如此相间隔放,即菌核2层至3层,菌柴3层至4层;坑窖上面覆土成弓背形;步骤六:管理种植后的苓种干旱时洒水:管理刚下种后的窖坑不宜脚踏畜踩,蜜环菌棒也不宜扒土翻动;夏秋季节要进行一次检查,从窖坑中小心取出上中层新菌柴,看蜜环菌棒是否生长健旺;如干旱应当洒水保湿,若渍水要及时开沟排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猪苓仿生态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合适的菌材并进行培育:选择合适的树种作菌材,在树种生新叶前采集树枝或者木段,将采集的树枝或者木段在合理范围内砍成鱼鳞口;然后准备密环菌种,再将备好的树枝或者木段与采集的菌材于3月份至4月份期间按3∶1的比例相间摆放整齐,然后将切成碎块的密环菌种撒在上面,用腐殖土填空隙覆盖,完全覆盖树枝或者木段,上面再盖一层树叶;按此要求堆积,并在四周盖土,上边再盖上透气枝即可;天气干旱时应洒水保持湿度;培育好菌材,备用即可;步骤二:选择适宜的场地准备苓种种植:选择的场地为次生林半阳半阴的山地,坡度设置在30度至40度,合理范围内的腐植含量、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的蔽阴地;步骤三:精选菌柴确定覆盖面积:菌柴要选用麻栎类的青冈树段,选择椴木树种、桦树木树种或者枫相木树种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覆盖面积在100平方厘米至150平方厘米之间;步骤四:挖窖确定种植深度以及种植位置:高山浅坑,窖深应在合理范围之间;低山深坑,窖深应设置为50厘米至55厘米;种植区阴蔽的地方要浅,种植区阳光常照的地方要深;步骤五:相间隔放铺设菌段种植苓种:将砍过鱼鳞口的树枝或者木段和密环菌种在窖内相间隔放,用腐植质土壤填充砍过鱼鳞口的树枝或者木段和密环菌种之间形成的空隙中直至形成蜜环菌棒,苓种放在蜜环菌棒与菌柴之间的鱼鳞口处;每窖用合理范围内的苓种,种植后形成菌核;放好后覆盖腐植质土于菌核之上,然后再放一层菌柴和新柴;如此相间隔放,即菌核2层至3层,菌柴3层至4层;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书学吴荣殷沛瑶苏培元
申请(专利权)人:殷书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